回覆列表
-
1 # 象牙塔日記
-
2 # 一蒼耳
林先生一路走好
林清玄先生沒有步入到農曆的2019年,才66歲,真的是很惋惜,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在上大學時,很喜歡看,那時候覺得林先生的文章優美,不同於汪曾祺先生散文的美。
林先生的散文往往是具有一定的說理,每一篇文章要去闡述一個美好的願望或是一個道理。讀過了林先生的散文,會覺得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美好,這些美好需要你的堅韌、奮進、不屈等來成全,就像《百合花開》裡的那株百合,無論環境多惡劣,都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用花開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一朵、兩朵、三朵……直到開滿整個“百合花谷”。
工作以後,發現林先生的多篇散文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裡,《桃花心木》、《百合花開》、《和時間賽跑》等。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沒有人會陪你走到最後,碰到了即便是有緣,即使到了要下車的時候,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別,在心裡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等到多年後想起時依然心存甘味。”
這是2018年三月份寫的一段話,2019年一月份林先生提前下車了,也許是窗外美麗的風景吸引了林先生,他喜愛所有的美好。
高中從課本中第一次讀到林清玄先生的文章。
我不大會賞析,讀到自己覺得好的就覺得是好的。
林先生的文章很雅,但同時又兼顧現實,有對底層人民的同情。
這是課文裡的賞析,而在我看來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季節十二貼》就體現了他寫作的雅,十二個節氣一年又一年人們迎來又送去,從平凡處發現不平凡,讓人記憶猶新。
尤其喜歡那句“我們互相依偎取暖,究竟,冷也冷到頂點,高也高到極限了。”
上次淮南下雪,節氣也應和我就發了一條動態,讓我欣喜的是高中同學都還記得。
這種由林先生的作品維繫的奇妙關係,很好,很微妙。
我希望不只是對林先生,我們不要在這種檔口才想起他們,他們的逝去都是損失。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離不開這些人,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這種力量充斥著時代又影響著人們,世世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