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萬人吟詩活動中,現場近百名志願者身穿漢服吟誦《橘頌》
大家都很熟悉“吟詩作賦”這個成語,但往往在解釋它的含義上有些偏頗,將吟詩僅解釋為作詩,其實是不很全面的。古時的文人雅士在相逢時最喜歡的就是飲酒和吟詩作賦了,這在當時是一種很流行的風尚,很有點像今人請客吃飯後會去K歌一樣吧。
事實上,詩寫出來是為了讓人欣賞的,而吟詩更是欣賞詩的一個重要階段。吟與詩是緊密相聯的。《辭海》解釋“吟”為:“吟詠”。《孔穎達疏》又對“吟”作了明確解釋:“動聲曰吟,長言曰詠,做詩必歌,故言吟詠情性也。”
由上可見,吟詩的過程也就是品詩的過程,吟詩就是對誦詩的深化——要“誦”出詩的情性,即吟出其情其感來。
浙江工商大學的學生身著古裝,以吟詩、作歌等方式,宣傳歷史文化
筆者認為,古人寫詩,大都不是寫出來的,而是邊想邊大聲吟誦出來的(即使寫,也少不了吟誦這個環節),在吟誦過程中,更能感受抑揚頓挫,往復迴環的美感。而這種效果得以體現,就非詩詞中講究格律和平仄押韻莫屬了。古詩中聲音美主要是透過有規律的平仄交替和押韻來實現的。比如五言絕句的型別之一: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韻)。況屬高秋晚,山中黃葉飛(韻)。
北京法源寺丁香詩會,曹燦藝術學校的同學們朗誦詩歌
“四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這是苦吟詩人賈島的著名詩句。可見,詩詞透過吟誦,達到“吟詠情性”的作用。其方式或搖頭晃腦、或唸唸有詞、或凝神遐思、或神遊四海,進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細嚼慢嚥的品味其詩詞,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
總之,提問者的問題“古詩聲音美究竟是什麼東西?”,一言以蔽之,這聲音之美,就是古詩中有規律的平仄交替和押韻,透過吟誦得以體現。
宜昌市萬人吟詩活動中,現場近百名志願者身穿漢服吟誦《橘頌》
大家都很熟悉“吟詩作賦”這個成語,但往往在解釋它的含義上有些偏頗,將吟詩僅解釋為作詩,其實是不很全面的。古時的文人雅士在相逢時最喜歡的就是飲酒和吟詩作賦了,這在當時是一種很流行的風尚,很有點像今人請客吃飯後會去K歌一樣吧。
事實上,詩寫出來是為了讓人欣賞的,而吟詩更是欣賞詩的一個重要階段。吟與詩是緊密相聯的。《辭海》解釋“吟”為:“吟詠”。《孔穎達疏》又對“吟”作了明確解釋:“動聲曰吟,長言曰詠,做詩必歌,故言吟詠情性也。”
由上可見,吟詩的過程也就是品詩的過程,吟詩就是對誦詩的深化——要“誦”出詩的情性,即吟出其情其感來。
浙江工商大學的學生身著古裝,以吟詩、作歌等方式,宣傳歷史文化
筆者認為,古人寫詩,大都不是寫出來的,而是邊想邊大聲吟誦出來的(即使寫,也少不了吟誦這個環節),在吟誦過程中,更能感受抑揚頓挫,往復迴環的美感。而這種效果得以體現,就非詩詞中講究格律和平仄押韻莫屬了。古詩中聲音美主要是透過有規律的平仄交替和押韻來實現的。比如五言絕句的型別之一: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表示可平可仄例如:山中 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韻)。況屬高秋晚,山中黃葉飛(韻)。
北京法源寺丁香詩會,曹燦藝術學校的同學們朗誦詩歌
“四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這是苦吟詩人賈島的著名詩句。可見,詩詞透過吟誦,達到“吟詠情性”的作用。其方式或搖頭晃腦、或唸唸有詞、或凝神遐思、或神遊四海,進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細嚼慢嚥的品味其詩詞,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
總之,提問者的問題“古詩聲音美究竟是什麼東西?”,一言以蔽之,這聲音之美,就是古詩中有規律的平仄交替和押韻,透過吟誦得以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