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麼麼噠木子

    這個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一種表現。

    這個時期的孩子愛做的事情就是重複,透過重複獲得內在的秩序感。

    我的小女兒2歲半的時候,每天晚上睡覺前做的三件事情就是:聽《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講《吃掉黑暗的怪獸》和看貓咪的影片,大概持續了3個禮拜。而且不能打亂順序和不能講繪本的時候偷工減料,她自己都已經可以背繪本了,還是要讓我一遍一遍的讀,她倒是很開心,可是我覺得很無聊。

    重複是生命賦予孩子的本能,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需要靠重複獲得內在的秩序感。雖然我們大人覺得很無聊,但對孩子來說,這並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他自己內在秩序感的建立。他當成是一種遊戲,當他了解遊戲規則,知道自己能從中獲得樂趣時,就會願意反反覆覆的玩下去,這是他為自己設定的秩序。

    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如果有著良好的秩序習慣,在他6歲後就會在人際交往中比較自如。所以,對孩子的這一行為,不要太擔心同時做到支援和理解:

    1、瞭解孩子“重複”中的樂趣。當孩子重複某種行為時,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很無聊,而是應該多陪他玩在他看來很“有趣”的事情,如果父母不和他玩的時候,他心中產生疑惑內在的秩序感就被打亂了。

    2、利用“重複”讓孩子汲取好的知識。提前準備好一些好的繪本或者歌曲,比如我女兒在聽《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時候就教她順便認識了其他國家的國旗,讀繪本也知道了晚上並不可怕。也許某個故事會讓孩子懂得一個做人的道理,當然也許這個道理他一時不懂,但一遍一遍的重複中,故事中的良性規則就會成為另一種秩序深入在孩子心中。

    3、“重複”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環節。重複只是孩子成長中一個短期的現象,我的小女兒持續了三個禮拜,她自己就要求換其他音樂聽,其他繪本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ados真的掉電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