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鐵的世界
-
2 # 笨笨的活著2
其實制約拍照的是ccd尺寸,哪怕用潛望式,光通量也很低。說白了就是尺寸限制問題。很多雙攝像技術都是基於增加光通量的。
-
3 # 標點符號10113001
前置升降是個不錯的選擇,前置本來就不常用有幾個一天自拍幾十次的,影片聊天時升上來就行也不至於幾十次,先不說官方吹牛逼可以升降幾十萬次沒問題,反正我感覺手機會先壞攝像頭絕對無壓力。我是受不了螢幕上有一個點或劉海,還不如選擇常規螢幕,額頭下巴也沒在螢幕裡。
在潛望式鏡頭出現之前,手機要得到放大/縮小的畫面,要麼跑前跑後,用人腿變焦,要麼使勁增加攝像頭數目,廣角+長焦,或者超廣角+廣角+長焦。前一種人受罪,後一種手機受罪。
就巴掌大的面積,3個攝像頭可以設計成浴霸形(加上一顆閃光燈)或者一字橫眉。
4個攝像頭勉強設計成單排扣,但橫不起來了。
5個攝像頭湊合設計成眾星捧月(閃光燈),密恐患者已經表示難受。
可以看出,手機要獲得大範圍變焦能力,堆攝像頭數量不靠譜,增加設計難度(手機變醜)不說,演算法設計的難度係數也提高了,協調數量眾多的攝像頭無縫協作,不出現卡頓、掉鏈子,SOC晶片負荷必須增加,然後發熱又怎麼壓住?弄不好,拍得正嗨,手機突然就變成暖手寶。
這樣,傳統的光學變焦就成為唯一的選擇,但難點是把細長的變焦系統塞到手機裡又不增加手機的厚度,畢竟沒人喜歡拿塊磚頭拍照,那樣的話卡片機不如直接起死回生算了。
而潛望式鏡頭透過躺倒的形式(相當於變焦系統從立姿換成臥姿),完美解決變焦和手機厚度的矛盾,設計出的手機也簡潔好看,不會觸發密恐症。
它輕巧優雅地獲得大倍率光學變焦效果,當然是智慧手機未來攝像頭髮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