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善若氺112233

    哪吒的悲劇並不具體在於某個人和某件事情,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哪吒缺失的是責任和擔當以及總以匹配上自身條件(混天綾和乾坤圈)的自我認知能力,身為一個小孩子調皮搗蛋在所難免,但他所做出的對龍族的傷害是不容忽視的,泥人尚有三分血性,一而再再而三的硬鋼。

    母親優柔寡斷,父親公正嚴明(奈何熊孩子不聽管教,其實他也挺苦逼的,孩子不聽管教,父之過,孩子犯下大錯,父之過,間接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父之過,孩子剔肉削骨,父之痛,最後父子反目,雖然我感覺只是哪吒單方面的)。

    楊戩同樣遭遇了不公平的命運,擔山趕日,劈山救母,聽調不聽宣,比哪吒要有意義的多。楊戩一家子都是反抗精神,他媽媽追求愛情,不顧權貴與貧窮,楊戩又是不畏強權暴政,跟著姜子牙反抗紂王,還有治水斬妖龍,擔山趕日,斧劈華山,意義非凡。也許看問題角度不一樣吧。但我始終不能把哪吒鬧事兒和反抗聯絡在一起,倒是楊戩的不服體制來得更好。

    從孩子到成年人,彷彿經歷了歲月的蹉跎,被歲月磨平了稜角,其實不然,每個人都是慢慢長大的過程,所謂的血性,不是相隔遙遠的過去,血性一直都在。只是從最初的衝動慢慢變得更加深層次的東西,我們從未改變,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我們都是那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慢慢的轉變的,仍然是自己的,沒有長不大的小朋友,原始的獸性到人類的理性,這是漫長的演變的過程,也包含在每個人類的一生中。每個人都會犯錯,有些小錯,改正就好了,不改也沒什麼事情,但有些錯誤是隨著歲月的逝去也無法原諒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的父母喜歡聽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