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臨老師
-
2 # 一辰育兒經
母乳性黃疸,顧名思義就是因為母乳餵養所引起的黃疸。嬰兒出現母乳性黃疸,多表現為剛出生的時候面板紅潤,但母乳餵養不久後面板卻變黃。因為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洩,濃度增加時,出現新生兒面板和鞏膜的黃染現象。
母乳性黃疸氛圍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黃疸的特徵1、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顏色逐漸加深,到底4-6天達到高峰,7-10天會明顯減輕。
2、足月出生的嬰兒出現黃疸症狀後,一般在2周左右消退,但是早產的嬰兒卻需要3周才能消退,大都不會超過3周。
3、黃疸發黃的部位在寶寶的臉部、眼睛和前胸比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且寶寶提問正常,食慾正常,大小便顏色正常(大便呈現黃色或黑綠色的胎便,小便呈現淡黃色)。家長可先觀察,多喂寶寶喝水,促進排便,加快膽紅素的排出。
4、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l,早產寶寶不超過15mg/dl。
病理性黃疸的特徵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並與生理性黃疸容易混淆,某些情況下不易發現。
1、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且2-3周持久不退,而且出現黃疸現象加重或反覆發作的情況。
2、黃疸發黃的部位除了眼睛、臉部發黃,寶寶的身體其他部位也很黃,且面板粘膜明顯發黃。
3、出現黃疸時寶寶頻繁哭鬧,或精神狀態很差,食慾差。
4、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因為寶寶體質不同,出現黃疸是的反應不同,容易造成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混淆,只能排除性判斷,寶爸寶媽如果能透過一些特徵確定判斷還好,如果不能,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諮詢醫生,及時治療。
母乳餵養的嬰兒在出生後4~7天會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一般寶寶精神狀況良好,吃奶正常,體重有增加,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這個就是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一般持續3~4周後就會逐漸消退,及少數寶寶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餵母乳3~4天,黃疸就會明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