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符165229060

    現在的“龍”是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書寫方便進行的簡化而來。原來的“龍”字才是象形字的成功進化而來。其右半部正是傳說中翹首懸爪甩尾的“龍型”,而左半部又是立於天地之間釋意龍即伏於水又騰於空。月字既可代表天空,按古字意也有“肉”的表示。全字可以理解為有血性之軀,翹首騰行於天地之間,能呼風喚雨,神秘而隆重之物。(本人胡亂啄磨,讓您見笑了。)

  • 2 # 路途故事

    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龍的概念為全世界熟知。

    古人看到威猛有力的巨蟒,對它擁有的力量十分鎮驚,對它的祟拜也是於日倶增。於是就人為地賦予它海陸空的優勢,獅頭、虎舌、鹿角、蛇身、鷹爪、魚鱗魚鰭,可以說是威武完美,無可匹敵,這樣一來就逐漸演變為先民的圖騰。

    在河南濮陽縣,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45號墓中,發現了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形圖案,此圖案身長1.78米,高0.67米。專家用碳14測定,距今有6600多年,遂譽稱蚌龍為“華夏第一龍”,當時的“龍”形態和蟒還比較接近,身體細長,無足無爪。

    到了西漢,“龍”形一般都有足有爪,有鱗有甲,頭有長角,口部有須,各種圖案紋飾的龍形也都大同小異,文化內涵已基本統一。

    至於“龍”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其為獸首蛇身之狀,頭頂著一個刀狀的符號。

    金文、篆體、繁體“龍”字雖多有異形體,但演化都有一條明顯的規律,主體像獸頭,有彎曲之身,巨口有牙,頭上有辛狀利器,各種文字雖然都有藝術性處理,但主體形態沒什麼實質變化。

    現在人們為了書寫方便,把“龍”字進一步簡化,已經很難看出其文化藝術含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0D不用原裝電池對相機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