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無法看清你自己
-
2 # 唬說爸道
在剖腹產拔除尿管後,護士就催著寶媽們趕緊下床溜達,這是為了防止產後尿瀦留,從而影響子宮收縮和引發產後出血增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防止腸粘連,所以產後儘快下床活動,是產後恢復的一項重要環節,這也是產後第一次大幅度地活動。
剖腹產後第一次下床,這3個“時間”最好別選,可能不利產後恢復。
1、首先是老公不在的時間。
自己身邊可能力氣最大又比較年輕的男性,也就只有自己的老公了,所以自己老公不在的時候,還是不要進行走路練習了。
2、然後就是人比較多的時間。
有好多媽媽們其實在自己狀態比較囧的時候還是很放不開的,所以練習走路最好也不要在人多的時間練習,不然的話,動作放不開,練習也不會到位的,效果自然就很不好了,這也不利產後恢復。
3、最後一個就是憋尿的時間。
只要你想上廁所,那最好是先解決了,不然走路練習會耗費比較大的時間,要是憋不住了,可就很麻煩了,不利產後恢復。
產後第一次下床,講究緩慢,可不能操之過急,下床活動和上廁所不見得一次性必須完成,也不要有心理負擔,很多人第一次上廁所都是不成功,後來又插上了尿管,保持放鬆的心態,開啟水龍頭,或者做一下會陰熱敷,都能順利排尿的。
-
3 # 小布兜之旅
剖腹產可以說是非常傷元氣的一個大手術,相比順產,恢復進度也會更慢。
做過剖腹產的都知道,最痛苦的並不是手術過程,而是手術過後,特別是第一次下床的時候,痛不欲生的感覺。
尿管拔了,再也不能只躺在床上動動胳膊動動雙腿就行了,而是需要全身“大挪移”。
不想動?尿急的時候你就不得不動了,而及早下床活動對於身體恢復是有很大幫助的也能促進排氣,防止腹腔黏連。
那麼,剖腹產後第一次下床,最好別在哪個“時間”?1、尿很急的時候
剖腹產真的動一下就疼遍全身,有些產婦就想還是算了,再等等,有時候等到尿急了不得不起身,才開始嘗試下床。
因為沒有提前“預熱”,本來躺了兩三天身子就僵硬,加上疼痛,又憋著尿,那“酸爽”,簡直不要太好,還有可能因為憋不住,尿褲子了,那就尷尬了。
2、只有一個人的時候
第一次下床,千萬千萬不要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下床,一般第一次下床沒有人幫忙是起不來的。
就算起得來,沒有人幫扶著,還有可能會摔倒,畢竟生完孩子真的體力沒那麼快恢復的。
我記得當時隔壁病房有個產婦,老公去開啟水了,婆婆抱著孩子去洗澡,想起來上廁所,結果整了人從病床上滾了下去,導致大出血,真的得不償失。
3、早上剛睡的時候
剛睡醒腦袋還沒有完全清醒,常人是如此,剛剖腹產後的產婦更是如此。
早上剛睡醒,可以喝一杯溫開水,或者讓老公幫忙按摩一下大腿等身體部位,等大腦完全清醒過來,再嘗試下床也不遲。
剖腹產怎麼下床比較安全?一般在剖腹產後兩三天,醫生吩咐拔掉尿管便可下床。
下床活動之前,可以讓老公扶起來,或者把床搖高,儘量不要拉扯到傷口。
慢慢把雙腿移到床邊後,可以靜坐5到10分鐘,以免長時間躺著突然起立出現頭暈,然後可以扶著床沿慢慢移動。
切記太過著急,移動的步子小一點,而且一次性活動量不宜過大,特別是第一次,防止體力透支。
-
4 #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順產一般是分娩前疼,主要是子宮收縮疼,如果需要手剝胎盤的話那就是疼上加疼,但只要胎盤一落地,縫合好傷口之後,這些疼痛感就會消失,側切的那麼一點傷口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剖腹產是產後疼,產後壓肚子,產後掛縮宮素,產後翻身,產後第一次下床,產後第一次上廁所,可以疼得讓你懷疑人生。
剖腹產手術之後,產婦一般被要求在產後24個小時內下床走動,為的是讓產婦儘快恢復,儘早下床活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防止腸黏連,產後尿瀦留,加快排氣,排惡露等,可是新媽媽第一次下床是需要非常注意的,儘量不要選擇這幾個時間。1.寶爸不在的時候。新媽媽第一次下床的時候一定要有人扶,並且這個人要夠強壯,確保能夠扶得住新媽媽。
①新媽媽手術之後一直在床上躺著,起來的時候很容易頭暈。如果孕媽媽頭暈了,需要一個比較強壯的人扶住,寶爸當然是最理想的人選。
②而且由於子宮還沒有完全恢復,新媽媽在起來的時候會感覺到身體的內臟會一直往下流,重力壓在腹部那裡,新媽媽很容易站不住。
④很多新媽媽這個時候還沒有排氣,也就還沒能吃東西,不能及時補充體力。剖腹產失血量比順產多,新媽媽還沒恢復體力呢!
所以新媽媽第一次下床的時候最好寶爸能在身邊幫忙扶一下,如果陪房的人不夠強壯,新媽媽千萬不要輕易嘗試,萬一站起來的時候站不住兩個人都摔倒了那就糟糕了。所以如果是剖腹產的話,產後寶爸最好儘量都守在新媽媽身邊,以便能隨時獻殷勤。
2.不要等到很尿急的時候才下床。新媽媽在手術之前都會用上導尿管,在用尿管的時候是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排尿的,有些人甚至在拔了尿管之後會暫時失去憋尿的功能,因為根本感覺不到有尿意。所以產後第二天一般都會拔掉尿管,讓新媽媽嘗試一下憋尿,然後進行第一次排尿,防止尿瀦留。產後第二天就下床傷口確實很痛,所以新媽媽不願意經常下床也是很正常的,可以等到稍微有點尿急的時候再下床,下床了就順便上廁所。不過千萬不要等到尿很急的時候才下床,要知道,雖然床和廁所很近,但是走過去要花很長時間,如果尿太急了才下床上廁所,新媽媽有可能在途中就忍不住了,又或者為了能夠儘快走到衛生間而令自己身體難受。
3.儘量不要選擇有人來探望的時候。小寶寶出生是一件喜事,自己比較親近的人一般都會來探視,而產後第一次下床是比較辛苦的,而且比較痛,對於產婦來說這是很破壞形象的事,如果中途再有一點小插曲,那就更尷尬了,雖然說都是自己的熟人(不熟的人也不會來探望),但是大家都會希望最美的一面才展示出來,那些不可知的因素肯定就要儘量避免了。
不管怎麼痛怎麼怕,第一次下床也是避免不了的,既然避免不了,那隻能想辦法讓自己沒那麼辛苦:1.慢動作。新媽媽在第一次下床的時候動作一定要緩慢,不要著急,可以先在床上翻身,改為側臥的姿勢,然後再慢慢坐起來,再慢慢站起來,整個動作不需要連貫,中途可以休息,讓自己有一個適應的過程。2.找幫手。起來的時候可以自己扶住床邊,最好寶爸可以在旁邊幫忙拉一下,這樣就能省得新媽媽需要用力,站起來之後就先在原地站立,不著急走路,等狀態好一點,不頭暈或沒有不適的時候再走。走路的時候寶爸也需要在旁邊扶著,新媽媽第一次上廁所的時候寶爸也最好在旁邊守著,以免突然出現什麼狀況。
3.行動的時候扶住傷口。新媽媽再起床,下床和走動的時候,可以用手稍微扶一下傷口,儘量不要讓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拉扯到傷口,不然的話就會非常疼,而且不利於恢復。
有些媽媽對麻藥比較敏感,剖腹產使用止痛泵的時候就沒感覺有多疼,這些媽媽是比較幸運的,不過雖然不疼,行動上還是需要小心的,畢竟前一天才經歷了一次剖腹產手術。沒有使用任何止痛藥物的媽媽只能更加小心翼翼了。
-
5 # 林媽悠媽
兩個寶寶都是剖腹產、老大那會已經忘了、二寶是剛經歷過、二胎比一胎要疼很多、在拔掉尿管後、就可以下地、現在回想當時的感覺是生不如死、刀口疼的厲害、宮縮厲害、老公在後面架著我、走一步、就和有針扎一樣疼、直到手術後第五天我才自己算能下地、太疼了。
-
6 # 依然25027
在剖腹產拔掉尿管後,一般護士會建議寶媽下床活動一下,我是三天後才開始試著下床的,好不容易從床上慢慢起來,兩個人攙扶著都抬不起腿來,感覺腿不是自己的沒辦法硬撐著挪了兩三步,已經疼得滿頭大汗,真的非常痛苦非常煎熬。剖腹產第一次下床,儘量避開三個時間段,產婦少遭罪。
1、身邊沒人的時候,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產後身體的恢復能力也不一樣,產後第一次下床走路若身邊沒有人的話,反覆摔倒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儘量避免在身邊沒人的時候第一次下床走路。
2、尿急的時候,剛生完孩子的女人很有可能出現排尿失禁的現象,所以儘量在自己尿急的時候第一次下床走路,若出現排尿時進現象的話,讓產婦遭罪的同時,還有損面子。
3、身邊人多的時候,一般家中有人懷孕生子,都會迎來親朋好友的道賀,如果選擇在這時第一次下床的話,出現的情況可能有很多種,面對親朋好友,可能會為了維護形象而讓自己遭罪,所以儘量避免在人特別多的時候第一次下床。
產婦第一次下床的過程可能會非常緩慢,家人們也需要耐心去幫助產婦。
-
7 # 月伴灣母嬰
你好,剖腹產後第一次下床最好別在這個時間
一、老公外出的時候剖腹產的孕媽第一次下床,基本上是要靠旁人支撐完成的。若是選擇老公外出時下床,則需其他人協助完成。若是讓女性幫忙,應該非常困難,萬一沒有支撐住,摔著孕媽就麻煩了,這樣是很遭罪的。若是讓男性幫忙,確實有些尷尬。
二、憋尿的時候因為術後疼痛,孕媽從病床挪到廁所通常需要十幾分鍾。若是憋尿後再下床,膀胱負擔會加重,疼痛感會更強烈,這是很遭罪的。再說了,萬一行走時沒憋住,那就尷尬了。
三、人多的時候孕媽卸貨後,親戚朋友肯定會來探望,要是來的人比較多,孕媽最好躺在床上。一來人多擁擠,萬一哪個親戚帶來的熊孩子跑鬧,撞上正在練習走路的孕媽就不好了,這樣會很遭罪的。二來人多的時候,孕媽難免放不開,影響練習的效果。 -
8 # 小脈孕寶
一般產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扶著床,或者家屬扶著走動了。這樣有利於子宮復舊,幫助腸蠕動,防止腸黏連,緩解腹脹,預防血管栓塞等等。如果無法忍受,可以用託腹帶支託傷口,從而減輕傷口的疼痛。
❤️第一次下床的技巧:
第一步:下床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在家人的幫助下先換成側臥的姿勢。
第二步:再用手臂慢慢的撐起上身,使身體變成坐姿。
第三步:然後慢慢把腿垂在床側,讓腳踏在地板上,再在家人的扶持下及自己用手掌撐著床邊站起來。
這樣下床可以減輕產婦傷口的疼痛,非常適合產後剖腹產第一次下床。
-
9 # 許大妞的媽媽
我二胎是下午三點多剖腹產,第二天下午拔尿管,然後就讓下床了,剛開始就是下床走了兩步,到晚上就是自己起床上洗手間了,坐在馬桶上的時候收腹帶都崩開了,心裡挺害怕的。等到第三天就自己下床走來走去了,慢慢活動唄,第五天出院的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個正常人,除了肚子有個傷口,沒什麼不適,隔壁床一家說我是女漢子 (′~`;),沒辦法,兩個孩子了,都得自己管,在醫院是我媽伺候的,出院就靠我自己了。第一胎也是剖的,出院我媽沒跟來,我自己把孩子抱回家的,12天就開始自己做飯了。
剖腹產前幾個小時是不給枕頭的,後面醫生和護士會不斷的查房,有什麼不懂的問醫生,聽醫生的就好,醫生會提醒什麼時候能下床了,早下床對身體好,醫生到時間就會來催。
-
10 # 月嫂邱阿姨
剖腹產的寶媽從手木室出來6~8小時不能進食不能枕枕頭,6~8小時過後可以喝溫開水或吃點米湯小米粥之類流食,通氣打屁後才能吃飯,剖腹產寶媽刀口麻藥沒過之前,家人或者請的專業人士幫忙腿部按摩,和按醫生給的建議幫寶媽翻身,幫寶媽腿按摩可以幫助恢復知覺比較快點,按時幫寶媽翻身防止寶寶媽腸粘黏。
剖腹產的寶媽因打點滴還插尿管,有的寶媽還需要插心電圖之類的儀器。醫生一般是建議24小時後撥完尿管,在家屬或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先讓寶媽坐起來緩緩適應一下,寶媽自己感覺頭不暈的情況下才能下床。
回覆列表
下午四點刨的,第二天晚上九點多下床上廁所,到第三天早上一共下床六次,第三天晚上大概六七點就可以自己下床不要人幫忙了,這樣咬牙堅持我覺得恢復的很快,真的是一天一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