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6089248049
-
2 # 幸運星270790111
未出茅廬就為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然後聯吳抗曹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並且幫助劉備平定了蜀中,制定了一系列經濟發展政策,平定孟獲叛亂,然後六出祁山多次伐魏,一直到最後病逝於岐山五丈原大營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未出茅廬就為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然後聯吳抗曹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並且幫助劉備平定了蜀中,制定了一系列經濟發展政策,平定孟獲叛亂,然後六出祁山多次伐魏,一直到最後病逝於岐山五丈原大營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六出祁山。東和孫權,北距曹魏 ,火燒博望坡,七擒孟獲,火燒新野,等等。 初出茅廬 諸葛亮看到天下戰亂不息,百姓苦難深重,答應出山,就和劉備同回新野。此時,曹操派大軍攻陷了劉表次子駐守的荊州,又來攻打劉備。劉備兵單將寡,形勢危急,諸葛亮設計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軍慘敗。當時人們以詩讚頌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後稱初次出來做事為初出茅廬,或用以比喻剛步入社會,在工作和處事方面欠缺經驗。
舌戰群雄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準備併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才有後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錦囊妙計 孫權用公瑾之計,引劉備入東吳招親,要挾劉備交還荊州。諸葛亮在他臨行前交給趙雲三個用錦做成的袋子,吩咐說:“內封三條神妙計策,到時依次開啟行事。”趙雲和劉備、孫乾率五百軍士到南許,依錦囊妙計破了公瑾計策,娶了孫權之妹孫尚香逃回荊州。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成語是比喻及時解救危急的好辦法。
羽扇綸巾 諸葛亮積勞成疾,臨終與眾將訣別,並安排了軍國大事。他死後雖秘不發喪,但司馬懿見蜀兵後 退已知真相,故催軍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響旗飄,諸葛亮端坐四輪車出現,,他羽扇綸巾。魏軍見諸葛亮尚在,棄甲逃命,潰不成軍。兩日後,司馬懿方知車上是木人。此成語形容諸葛亮的裝束,也形容謀士鎮定自若的瀟灑風度。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戰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鬥爭,最後卻“權歸司馬”結束了三國紛爭局面。所以,《三國演義》的結尾兩句是:“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