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臨川跡

    魚鱗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

    戰術

    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對敵陣中央發起猛攻,己方優勢時使用,陣形的弱點在於尾側。中國使用這種隊形作戰的時間遠遠早於羅馬。《左傳》魯桓公五年(西元前707年)「原繁、高梁彌以中軍奉(鄭莊)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

  • 2 # 施家小哥哥

    自50年代以來,關於中國羅馬城的問題,引起了國內外許多學者的興趣,進行了深入探討,但至今仍眾說紛壇,莫衷一是。

    問題是由《漢書·陳湯傳》引起的。《漢書·陳湯傳》中記載,在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率領的4萬漢朝軍隊,分兵兩路,在康居與匈奴郅支單于率領的軍隊短兵相接。書中寫道:“望見年於城上立五彩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這“魚鱗陣”三個字,引起了史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因為在中國的歷史典籍中,關於“魚鱗陣”的記載只此一處。學者們分析,要想把軍隊排列成“魚鱗陣”,需要高度的組織訓練並有相應的陣列條規來指導。這對於任何遊牧部落或其他未開化的民族來說,都是難以做到的。尤其像匈奴這樣的遊牧部落,打仗只是靠勇敢的精神,從未經過什麼嚴格訓練。而這支訓練有素、陣列周密的部隊到底是哪裡來的呢?有人分析它很可能是一支羅馬軍隊。

    1955年,英國牛津大學歷史學家德伯斯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提出,華人在康居城見到計程車兵列於城門兩側的陣列,是典型的羅馬陣列——龜甲形攻城陣,這種陣列世界其他軍隊中都不曾有過。士兵使用的是長方形盾牌,盾牌的正面呈現圓凸狀,手持盾牌計程車兵並肩站在一起,這種景象若用一個典型的中國平面繪畫者的眼光來看,跟魚鱗很相似。後來他又以《古代中國的一座羅馬古城》為題,撰文寫道,當年甘延壽、陳湯在這次戰爭中斬郅支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共1500人,生擒145人,降虜千餘人,並把這些人分配給了周圍參戰的15個小國。他說,生擒的145人就是佈陣的“百餘人”,他們見到郅支人兵敗後,就停止了抵抗。他們被安置在一個特設的邊境城鎮中。這座中國境內的羅馬城,直到公元746年之前一直存在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校園愛情為何最終以分開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