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京劇總是古裝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京劇並不是沒有現代戲,只是相對於古裝戲而言,現代戲演得太少,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京劇,大多數都是古裝戲。京劇的現代戲大多數是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的現代京劇,那個時候的現代戲大多數以工農兵為素材,將工農兵的故事搬上舞臺。然而因為特定的歷史因素,這些樣板戲在紅極一時之後迅速凋零,一度成為不可提起的禁忌字眼,並且當年出演樣板戲的那些京劇演員,也大多數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雖然現在再提起樣板戲也沒什麼了,但當年的演員們能將樣板戲教給後人的卻不多。
樣板戲當年留給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太深了,而且它拍攝成了影片,永遠的儲存著,人們只要想重溫樣板戲,隨時可以觀看,而且大多數都是隻此一家,別無他處。這和大部分的傳統戲不同,傳統戲可以因為流派的區別,來演出不同的特色。
歷史上京劇也有過時裝戲,但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在1904年到1919年之間,那時候出現了很多新編劇目,然而在表演上大力吸收西洋戲劇的特色,導致不管演老戲還是新戲,總是看起來不倫不類的。
很少有人知道,京劇還演過外國戲,比如在1904年的時候,汪笑儂編演了一出《瓜種蘭因》,這是取材於外國的一齣戲,講述的是波蘭與土耳其開戰,最後兵敗求和的故事。這樣的戲出來之後,儘管有一定的政治意義,但從京劇的角度上來說,的確也是不倫不類。從1904年汪笑儂的《瓜種蘭因》到1919年五四運動,京劇中的時裝戲已經有了三四百部,一開始演起來還算新奇,但時間一久就覺得索然無味了,終於在1949年梅蘭芳為京劇改革時,說出了這麼一句名言:“京劇可以‘移步’但不能‘換形’。”
或許正是曾經有過失敗的嘗試,再加上每次京劇演時裝戲,都有那麼些政治因素在裡面,所以大家索性就專演傳統戲了,反正傳統戲那麼多,又何必去觸弄那新戲呢?
為什麼京劇總是古裝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樣板戲”很少演出的原因京劇並不是沒有現代戲,只是相對於古裝戲而言,現代戲演得太少,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京劇,大多數都是古裝戲。京劇的現代戲大多數是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的現代京劇,那個時候的現代戲大多數以工農兵為素材,將工農兵的故事搬上舞臺。然而因為特定的歷史因素,這些樣板戲在紅極一時之後迅速凋零,一度成為不可提起的禁忌字眼,並且當年出演樣板戲的那些京劇演員,也大多數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雖然現在再提起樣板戲也沒什麼了,但當年的演員們能將樣板戲教給後人的卻不多。
樣板戲當年留給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太深了,而且它拍攝成了影片,永遠的儲存著,人們只要想重溫樣板戲,隨時可以觀看,而且大多數都是隻此一家,別無他處。這和大部分的傳統戲不同,傳統戲可以因為流派的區別,來演出不同的特色。
二、京劇也有過“時裝戲”的歷史歷史上京劇也有過時裝戲,但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在1904年到1919年之間,那時候出現了很多新編劇目,然而在表演上大力吸收西洋戲劇的特色,導致不管演老戲還是新戲,總是看起來不倫不類的。
很少有人知道,京劇還演過外國戲,比如在1904年的時候,汪笑儂編演了一出《瓜種蘭因》,這是取材於外國的一齣戲,講述的是波蘭與土耳其開戰,最後兵敗求和的故事。這樣的戲出來之後,儘管有一定的政治意義,但從京劇的角度上來說,的確也是不倫不類。從1904年汪笑儂的《瓜種蘭因》到1919年五四運動,京劇中的時裝戲已經有了三四百部,一開始演起來還算新奇,但時間一久就覺得索然無味了,終於在1949年梅蘭芳為京劇改革時,說出了這麼一句名言:“京劇可以‘移步’但不能‘換形’。”
或許正是曾經有過失敗的嘗試,再加上每次京劇演時裝戲,都有那麼些政治因素在裡面,所以大家索性就專演傳統戲了,反正傳統戲那麼多,又何必去觸弄那新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