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奕清園盆景

    那麼,對樁胚是如何進行培育的呢?

    一、生樁的培育

    生樁的培育相當重要,操作不對或粗心大意,極易造成樁材的死亡,既浪費了資源,又損失了人力財力,令人遺憾。若要提高生樁培育的成活率,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樁材的處理

    2、栽植

    生樁栽培儘量不要使用有肥力的土壤,因樁材沒有完整的根系,這個時期以保成活為主,應使用透氣透水的素沙土或者河沙加素土,關鍵是要保證使用的土質不板結為好。

    3、栽後管理

    栽植完成後,要對上部枝幹進行保溼處理,枝幹通常用保鮮膜纏裹,或整體套透明袋保溼,來芽後再逐漸開啟。

    二、造型培育

    生樁成活後的第二年,可根據樁材長勢,進行適當的造型處理,對於一些生命力強健的,萌發力強的樹種,可挖出來修整後上盆培育,當然,若要是育枝,還是地栽效果明顯。

    前期樁材的造型以培育一級枝二級枝為主,確定好一級枝後,對無用的枝條直接剪除,根據一級枝與主幹的粗細比例決定如何修剪,若比例懸殊過大,就不要修剪,只對枝條下部需要保留的一小段做造型或拉伸處理,上部不需要的一段枝作為犧牲枝繼續保留,達到合適的粗度後再做修剪。

    總結:樹樁盆景的前期培育相當重要,養護工作一定要用心,前期培育以養護為主,造型為輔,切不可著急造型,只有把樹樁培育的枝繁葉茂了,才可以對其進行造型處理。

  • 2 # 使用者1231390965667

    樹樁盆景如果都從小苗搞起,那就太晚啦!最好是剛剛下山的樁頭,或者自己尋找可造之材,挖掘可以分幾年完成:第一年先在樹左右50釐米左右開溝斷根,第二年在樹的前後50釐米處斷根,第三年挖回來栽植。首先,找一個大一點深一些的花盆,底孔蓋泥陶片,上撒粗砂滲水。再填3——5釐米園土,然後將樁頭按造型放入,慢慢填入園土,千萬不能施肥。壓實後澆足水。然後再把樁頭培土保溼。這叫“養樁”。一至兩年年後生長旺盛才可以上盆景盆,期間,可以蟠扎,扭曲,剪枝,造型,慢慢轉入正常養護。樹幹可以人為的破壞樹幹或是皮,

  • 3 # 宜昌阿偉

    製作盆景缺乏材料,好的樁胚難尋,即使找到採挖的成本也很高。那麼不如自己去培育盆景樹樁,簡單方便可塑性也高。繁殖方法:樹樁盆景的樹樁主要來源有繁殖、山野挖掘這兩種。不管是怎麼獲取都要在影響當地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對於繁殖有有性、無性兩種。其中無性繁殖最為常見,效果也最好。對於播種出來的樹樁,培育時間長,主要用於微型盆景;無性繁殖時間短,能保持母本特性。對於不同的嫁接還能改造樹形。採掘要點: 採掘能大大縮短培養時間,樹樁盆景的形態也十分自然古樸。在採集環境越是艱苦的地方,樹樁造型越好。由於生長環境的限制,樹樁生長慢且顯的十分蒼老。採掘在2、3月進行。將挖出來的樹樁簡單處理掉不必要的根枝,用溼苔包好。運輸中注意防止碰傷根枝。將採掘來的樹樁,放在光照充足、土壤疏鬆肥沃的地方栽種。或是栽入泥盆,放在溫室催芽發青。養坯方法:不論哪種方獲取的樹樁,都要先地植培養一段時間。同時加工造型,符合造型要求即可。根據植物的生理特性進行養坯。主要是澆水、施肥。不同季節用量和次數都不同。同時適當做好修剪、摘芽、鬆土、除草等工作。養坯一般在2年左右,通常情況下至少10年時間,松柏類更長;小盆景這短3-5年即可。樹樁處理:主根適當逐漸修剪短截,修成水平狀。多留側根和鬚根,保證樹樁成活。能讓樹樁完全容納為宜,並且要與盆壁有一定空隙。 自然生長的枝幹,必須初步修剪。“因材處理”使樹樁具有勻稱協調、線條優美。在截斷後樹樁的根部枝條都會有鋸口根據樹種習性不同,進行相應處理。例如:雀梅鋸時稍留一節枝幹,癒合後再截。三角楓、黃楊貼近主幹鋸截。保持截口平整光滑,能夠讓自然癒合。截完後塗上蠟質,防止傷口感染病蟲害。 栽植:上盆前通常先地栽一段時間。深翻土壤,挖好排水溝。 盆栽用泥盆、木箱、籮筐等都可以。大小根據樹樁而定。底部有排水孔,墊層粗砂。上盆的時候,連盆帶樹埋在泥土裡,保持盆土溼潤,促進生根和萌發枝葉。老樁根心枯空,新陳代謝功能差,成活率較低。用套栽法養坯能提高成活。樹樁栽植後用塑料薄膜將枝幹套住,留出頂部芽點,周圍填土。萌發後將套袋逐漸拆除。注意事項:1、剛栽後及時清除周圍壅土。2、根樁的培養,要根據最後培養的形態進行培養。如斜乾式將枝幹傾斜;懸崖式將枝幹下垂。3、新栽樹樁剛成活時,切不可施肥,待生長正常時,逐漸施肥,促進枝葉生長。(4)防凍防曝晒。

  • 4 # 易花得木

    所謂的樁胚,一般來說就是生樁和下山樁,或者說在沒有成為作品前的樹木盆栽都叫樁胚。關於樁胚的培育和養護,這是個非常廣泛的問題,因為每個樹種不同,千差萬別,而且由於各地氣候環境不同,自然採取的培育多不相同。因而回答您的問題也只能泛泛的回答。

    針對下山樁和生樁來講,首先要存活,才能進行下一步,因而如何讓下山樁移栽後順利髮根生葉,極為關鍵。從現在大多數下山樁種類來看,常見的盆景素材雜木類成活率都很高,諸如榆樹、黃荊、金彈子、雀梅、枸杞、楓樹、銀杏、紫薇、九里香、榕樹、白蠟等等,大多都不需要帶毛細根就可以栽培成活。

    而常見松柏類盆景素材,相對成活率就低,諸如五針鬆、黑松、真鬆、錦鬆、黃山鬆、檜柏、翠柏、側柏等等(羅漢松、金錢松例外,成活率較高),此類盆景素材不容易髮根,而且下山樁或生樁都是多年的老樁,生根能力查,因而大多需要技術栽培。

    相比松柏類,還有一類,更不容易成活,那就是高山冷寒品種,尤其是西南省份的一些著名品種,如果不帶土球,即便是在當地,也很難移栽成活,這裡面有雲南的著名的下山死品種,諸如鐵馬鞭、珍珠黃楊、橙黃瑞香、高山柏、高山杜鵑等,還有太行山的崖柏等等,這些樁材,由於自然作用,非常漂亮,如果成活,無須過多改造,就是一盆天然的精品。然而事實上很少有人移栽成活,這些品種固然技術栽培要求過高,另外是自然環境難以模擬也是關鍵因素。

    針對以上三類樁材,提高成活率的最好辦法,就是帶原土球地栽,這比盆栽的成活率要高一倍以上。然而現實中由於運輸或者自然條件影響,大多數生樁沒有土球,怎麼辦?一、地栽。二,如果是盆栽,那麼就採取“高圍”的方式,保護樁胚不脫水,不積水,這樣成活相對要高。

    栽培下山樁或生樁,一般用素沙土“養胚”,素沙土沒有營養,不會對樁胚造成肥害,還疏鬆透氣不積水,便於髮根,缺點是成活後上需要移栽。

    至於成活後,就需要根據樁胚的大致形狀,進行設計,然後採取技術手段,或蟠扎或修剪,經過積年累月的“年功”,這樣才能形成一盆盆景,還不一定是精品,一般需要10年以上。精品盆景第一需要天然的良好素材,第二是需要有文化素養,第三要有技術跟進,因而是鳳毛麟角,需要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學習進步。

  • 5 # 福臨時刻

    樹樁盆景生樁培育,應該先保證成活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上盆,這樣成活率是很高的。

    首先在選擇樹樁時,要掌握好季節,如果是落葉型的樹樁,最好在落葉後移栽,常年不落葉的,以春季或秋季進行移栽。

    在植料方面,以疏鬆、透氣保水力強的腐質土,河沙為好。

    移栽時,先對樹樁進行修剪,剪掉徒長枝、密生枝、病枝,留下一些小枝葉,有利於光合作用,對大根和一些老根進行適當短截,過密根、病根剪掉,多留鬚根,利於吸收水分和營養,確保成活。

    對一些難生根的樹樁,最好用生根劑浸泡2一3小時(有時更長),涼幹後栽種。先用河沙做植料,栽好後保溼,進行素養,不要施肥,等樹樁發芽後開始正式生長時(注意樹樁是否假活的情況),適當加入很少量的液肥、家畜肥,結合澆水時灌根。估計要等1一2年後再換盆移栽。

  • 6 # 深山老林獨行俠

    新移植的樁胚最怕積水爛根,所以,新樁胚在載種前,先剪平不要或腐敗的根莖,再用一定比例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然後再用潔靜的河沙覆蓋培植,每天保持溼潤即可,不要積水。待新根發出後,再裝盆蓋土。

  • 7 # 喧城靜屋園藝館

    樹樁在栽種前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對傷口進行修復,對枝條進行取捨,對栽種植料進行選擇:

    1,受損的根部傷口不平整,會增加傷口修復時的時間,甚至有些和皮層已經脫層的會出現腐爛,栽種前將根部的截口,修整到平滑無毛邊毛口。

    2,根部的修剪會暫時失去水分和養分的能力,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此時枝葉消耗的水分只能從樹體抽取。為什麼避免水分的消耗過大,需要進行枝條的刪減和葉片的梳理。

    3,樹樁盆景要“以小見大”,所以要進行矮化。矮化時選取主幹上能有和主幹大小有過度的側枝位置進行截幹。截幹以後後期將側枝調整角度,成為主枝收頂。

    第二,育樁管理:

    1,剛剛栽種時的管理:

    剛栽種好的樹樁,需要避開強光,高溫。同時還要對環境增溼。溼潤的空氣可以降低水分的增發,並且通過枝條皮層和葉片的吸收,補充水分。依據沙子的乾溼情況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通過對培育樹樁的淺表土大約3到5公分的深度土壤的乾燥,及時的補充水分。澆水時要讓水流通過栽種的育樁容器。每天在樹樁的周圍噴霧,並且打溼主幹和枝葉,一般需要3到5次。

    2,發芽管理:

    大部分的樹木都是先長芽後生根的。新芽長出來以後,不要太早的進行摸芽和枝條的取捨。新芽輔助老枝葉光合作用,可以促進土壤內部根系的生長。摸芽階段建議大約在種植2個月左右在進行。

    第三,成活以後的管理:

    一般的樹樁盆景栽種以後大約半年,無明顯樹勢變弱,出現第二波芽時,基本就是成活了。(松樹需要再第二年以後3次的新芽長出,才可以確定成活)。成活以後就可以小幅度的進行枝條的造型。

    一般樹樁的盆景枝條大多是水平,或者是向下有跌落式的。在枝條生長一段時間以後,可以根據造型枝條的角度進行調整。一般使用鋁線纏繞,然後進行水平打彎,或者是牽拉。

    第四,水肥管理:

    樹樁在育樁的階段,基本是不在使用肥料的。在生樁成活以後,若出現了發芽不到位,發芽以後芽不飽滿,芽弱的情況。可以使用“赤黴酸”兌水800到1200倍左右,進行主幹噴霧,或者是灌根。再沒有發芽但是需要長芽的時候,可以使用毛刷對皮層進行擦拭。

    在第一波芽生長時間達到30天,或者是已經生長到約8到12公分的時候,可以進行第一次施肥。第一次施肥要比日常養護盆景的施肥量,再稀釋一定的倍數。建議使用有機肥水來促進生長。將漚熟的“豆餅肥”水兌水1:5的比例,澆灌在花土上。有機肥水肥效較快。

    大約半個月以後,就可以改用固態“有機肥羊糞球”。固態有基肥肥性溫和,肥效可以更加長久。後期施肥,就可以按照日常養護盆景時的施肥方法了。

    總結:下山樁育樁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只要注意採挖時間,栽種方法,給與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後期及時補充水分和養分。就可以將下山樁的成活率提高到很高的一個層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角梅枝條太長、有花,可不可以盤起來?角梅枝條特別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