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梧桐夜雨180991706
-
2 # 淅爸育兒記
請不要讓孩子自己去道歉,無論孩子多大。帶上孩子一起,畢竟損壞了人家的財物,如果對方比較蠻橫的話,孩子就會受到驚嚇了。
錯了必須要道歉,這是必須要做的,但“道歉有用,還要警察來幹嘛”也是真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自家的窗戶被無故踢壞了,自己最先擔心什麼?財物和人身安全!
所以道歉後第一件事情,是想辦法把窗戶的漏洞給補上,例如用木板加幾根釘子進行遮掩(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解決),務必讓對方看到我們的誠意,以及解決對方的後顧之憂,把影響減到最低;
其次,是賠償,是賠錢了事還是需要我們進行復原,但同樣不能讓對方獅子大開口,若果實在不行,那就報警走法律途徑。
最後才是教育孩子,其實透過上述的過程,已經很好給孩子做了一個示範:有錯要認,知錯要改,以及用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3 # 靜待花開122293612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的態度是未來孩子的樣子。
兒子小學時,特調皮,站在後陽臺拿著瓶子往下灑水,大人沒注意。有一天,一樓鄰居上來說看看陽臺怎麼回事,老是往下滴水。大人才明白過來兒子的玩耍已經給別人帶來了麻煩。等孩子回來,領著孩子去樓下道歉。鄰居說,沒事,孩子小,玩就玩。
又一次,兒子站陽臺打火燒,把鄰居紗窗燒了。我們第一時間帶著孩子去說明情況,並要給人家換紗窗。鄰居說,不用換。
住了十五年了,樓上樓下各層鄰居一直和和氣氣,很愉悅。孩子也成大小夥子了,有禮貌,有擔當。
所以,一定要帶孩子道歉,主動賠償。給孩子做好榜樣,做合格的父母。
-
4 # 一枚新葉
不小心損壞別人的東西,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撫孩子的情緒,和孩子溝通好然後去給人家道歉,最後是賠償。
為什麼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
因為孩子做錯事肯定會很害怕,所以父母不要一上來就著急斥責和批評孩子:“你怎麼真麼笨!”或者其他有損孩子尊嚴的話語,因為我們需要針對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他本人。
斥責和批評對於事情的解決無濟於事,還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安撫好孩子之後,要引導孩子考慮接下來的解決辦法,道歉和賠償。
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那麼做錯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引導孩子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會孩子承擔自己做錯事的後果。
帶著孩子去人家真誠地道歉,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賠償。
那麼孩子會從整件事情中學到很多東西,學會誠實和擔當。
回覆列表
孩子不小心踢壞了別人的窗戶,孩子如果很大,可以讓孩子先去道歉。如果孩子小,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道歉。然後跟窗戶的主人商量這件事情該怎麼辦?如果要賠償的話,你得讓孩子自己承擔。
給你講個故事吧!一個少年和他的小夥伴們在院子裡暢快地踢著球。大家在Sunny下姿意地笑著,這些少年左一個傳球,右一個射門,他們的世界裡沒有任何煩惱,街道上充滿了他們的笑聲。
少年和夥伴們忘我地踢球,球在他們中間跑來跑去,就好像逗著這幫小夥子玩一樣,怎麼也不往球門裡進。於是這場球賽更加激烈了!也不知道是誰用力踢了一腳,足球像好像流星一樣,畫了一道曲線後衝向街對面。飛速旋轉的足球筆直地越過柵欄,只聽哐的一聲,少年和夥伴們面面相覷。他們都知道闖禍了,大家像一隻只驚慌失措的兔子一樣,來到對面鄰居那裡。
發現鄰居家的玻璃碎了,那個和他們一起闖禍的足球則靜靜地躺在鄰居屋裡,這些半大的孩子們顯然慌了神。其他夥伴拉住少年說:這球不要了,咱們別進去了,就當沒發生過。
少年很執拗,他勸說同伴們先回家,準備自己獨自承擔過失。不僅僅是因為兩家是鄰居,更因為少年覺得這是自己不能逃避的責任。其實他心裡是發怵的,這個鄰居是出了名的爆脾氣和不講理,他絕不會輕易放過自己,自己將為下午這場比賽付出昂貴的代價。果不其然,剛回到家的鄰居看見自家破碎的心玻璃和那個無措的少年,立刻不由分說地大吼一頓,且要求賠償。
賠償金是70塊錢,對於年僅12歲的少年來說更是一筆鉅款。少年咋的記忙找父親幫忙。
父親對他說:我並不準備替你還錢。你作為一個男子漢,現在的第一要務是登門道歉,然後去喝他談如何賠償玻璃的問題。
少年表示自己並不想逃避責任,但真的沒有 那麼多錢,父親卻說:我可以借錢給你,但一年之後,你必須還我。
少年有點蒙了,但他沒有其他人選擇,隨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少年在課餘時間不停地打零工,送報紙,送牛奶,給別人家修剪草坪,有時還做點小生意。少年抓住每次機會,拼命去賺錢。出乎意料的,半年後,當初的鉅款,居然被他賺夠了。少年一臉驕傲的地將錢還給了父親。他憑藉自己的雙手和勤勞,彌補了他的過失。從而明白了什麼叫責任。承擔責任的結果是一定要付出代價。這代價可能是金錢,是時間。
勇敢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才是對他人和自己最大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