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俗人張先生
-
2 # 國粹傳人
有。我們這個地方傳統稱為“十月朝,掛墳標”。就是後人們要親自去祖先墓前祭奠,點香、敬茶、敬酒、掛墳標(用白綿紙做的一串紙,把它掛在墳頭上)、潑水飯(就是把飯菜放在一起,加點清水,撒在墓碑前或左右)。
-
3 # 西樊邨人
十月初一寒衣節,“鬼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你一定要知道!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
4 # 直來直去光明
我們衡水地區陰曆十月初一,給逝去的長輩上墳燒紙錢,必須有衣服樣子的紙,小時母親自己用剪子剪成衣服妝。現在有賣的衣服圖案的紙,都買現成的,不剪了,其意義就是馬上冷了給長輩送衣服,表示惦記長輩,孝敬的意思。也有叫寒十一的,或十月一。
我河北保定有這個習俗。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相傳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活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
天氣從九月開始逐漸要冷了,而寒衣節標誌著嚴冬的到來,人們在添衣禦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關懷與牽掛。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寒衣節祭奠先人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