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兒推拿大課堂
-
2 # 漫談家庭育兒心得
要想讀懂孩子首先得做到從小到大的陪伴,不要偷懶逃避責任。這樣才能更瞭解孩子。其次就是當孩子哭鬧時大人千萬不要意氣用事而要有耐心和孩子溝通。孩子哭鬧就是他遇到困難了而自己還小不知道怎麼解決,所以哭就是表現形勢,用來釋放心情尋求幫助。如果這時大人訓斥孩子不但什麼事沒解決反而使哭鬧加劇,如果強制孩子不哭勢必嚇壞孩子造成心裡陰影。那麼怎麼辦呢?我的做法很有效果。兒子小時候哭了我就把他抱在懷裡輕輕扶摸他,這樣更能讓孩子得到安全感,然後問他是不是不高興了,為什麼不高興,如果他說不出我就幫他分析各種原因問他是不是,讓他選擇,兒子一般都會選一種,然後我說出解決辦法讓他選擇,這樣兒子得到了情感的慰籍一般都會停止哭鬧去解決或高興的去玩了
-
3 # 葫蘆爸爸談育兒
關於你提的這個問題,作為兩個娃的爹地、作為一個從事教育相關工作近二十年的“不是老師的老師”,作為一位專職的家長教育指導師,我來回答一下。
1⃣要想讀懂孩子,首先要真正的用心。有很多年輕爸爸媽媽把生孩子當成一種結婚的附帶物來看,用玩的心態來帶孩子,這樣恐怕連基本的照顧都做不好,更別妄談真正的讀懂孩子了。
2⃣其次,要認真學習。要抱著強烈的責任感,主動去做一個稱職的爸爸媽媽。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可能是這一生唯一的一次做父母,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我們就要認真的學習。
多向專家學習,向他們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育兒知識。
多向書本學習,買一些知名育兒專家(如尹建莉、孫雲曉)、心理諮詢師(李子勳、畢淑敏)的專注原版進行認真閱讀。
多向自己父母學習,雖然我們的父母他(她)們的育兒理論未必十分正確,養育觀念也早已跟不上當今時代的潮流。但是他(她)們照顧孩子的經驗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3⃣再其次,要真真切切的投入精力,不單是媽媽投入精力,孩子的爸也要多投入時間和精力,養育好一個娃應該是父母兩個人共同的投入。充分投入時間、精力陪伴孩子,進行更多的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多接觸孩子、多瞭解孩子,才能更多一點的讀懂孩子,走進孩子內心。
4⃣當然,也可以多和同齡孩子的父母溝通交流,瞭解一下同齡孩子的情況,在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別的孩子出現的情況,我們要引以為戒,引起重視,提前預防。
5⃣然後,要勇於嘗試和探索,無論如何學習,我們學習的大多是幼兒的一般發展規律,但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一般發展規律的情況下的理論和經驗未必符合個別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就要求我們細心、耐心、加小心的去摸索和嘗試。
6⃣另外還要多觀察,用心的去觀察孩子的行為,做到心中有數就行了。但是,切記:不要過多的關注、過分的盤問、過多的干預,更不要為孩子一點小小的問題就產業太多的焦慮,這種焦慮會傳遞給孩子,造成孩子內心緊張,沒有安全感。
最後,就是父母不要過多的嘮叨,尤其大多數的媽媽。
如果父母能用心的做到以上這些中的半數以上,我想你們一定讀懂了自己的孩子。
-
4 # 三尋談育兒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小天使,但當小天使鬧脾氣生氣的時候,也會出現小惡魔的樣子。有的孩子生氣時會大哭大鬧,也有的孩子會悶聲不響呆在原地,那我們如何讀懂孩子呢?要明白孩子究竟心裡在想些什麼呢?
讀懂孩子,也就是要了解孩子,瞭解孩子的性格脾氣和他的生活習慣。
1、換位思考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孩子自己會怎麼樣,然後在學著去理解孩子。
當孩子在學校受挫,回到家裡又捱罵,孩子會是怎樣的心理呢?就好像家長在公司裡工作了一天受盡領導批評,回到家裡又被自己的母親責罵一通這種情境是不是一樣的呢?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想,是不是會更加體諒孩子呢。
2、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3、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在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反應。當孩子生氣的時候要跟孩子溝通,為什麼會生氣呢?你希望爸爸媽媽怎麼做呢?當孩子高興的時候要和他一起分享他快樂的情緒。當孩子害怕的時候要做他的後盾,告訴孩子,你永遠在他的後面。每天和孩子分享生活中的故事,也和他解決他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一句話,多和孩子溝通總是沒有壞處的。
-
5 # 嘻嘻啊啊
如何讀懂孩子的心
人們總愛用"天真無邪"來形容孩子,認為孩子沒有什麼心理活動。其實不然,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具有複雜的心理活動,而且由於心理抵抗力差,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父母要細心觀察,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並引導其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不要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父母絕不能因疼愛孩子而不斷無原則地滿足他,不管合不合理。比如,孩子挑剔食物,不妨就讓他餓一餓,絕不額外給食物,幾次之後,他就會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得不到父母支援的。
教孩子學會與人合作。比如在家通過食物分享、角色遊戲等各種方式,讓孩子瞭解到自己只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而不是核心。
樹立起父母的權威。當發現孩子開始有"支配狂"的行為苗頭時,應當明確告訴孩子"不行就是不行",讓孩子能夠看到並領教父母的權威。
當然,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這種心理障礙,糾正起來就絕非一日之功了,建議儘早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有的時候孩子表現喜怒哀樂的方式並不十分直接,家長會難以理解。一個合格的家長必須要懂得觀察孩子心理狀態的訊號。
1、拒絕吃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厭食現象,就說明孩子的情緒出現了問題,父母應認真對待。要是對此忽視,就會導致孩子的飲食節律紊亂,而父母在此時也不能強迫孩子吃飯,而是要改變平常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愛吃的飯菜。如果他在飲食方面的不良傾向持續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應及時看醫生。
2、說謊和欺騙
5、6歲的學齡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後果,再大一點的孩子在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是因為他們受到的壓力太大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作為,如果你的孩子聽到你吹噓自己停車沒付費,或撒謊以避開工作會議,你要小心自己在樹立壞榜樣。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後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去看心理醫生了。
如果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需要耐心引導,也應給予時間讓其慢慢說出內心的感受,這個時候父母的關心和支援很重要。
3、過度憂慮
4、攻擊性行為
就算是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脾氣,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減壓方式,那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孩子會有這樣行為,很可能是源於心情壓抑,這就是說,做父母的應儘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麼以及如何做,否則只會增加他的壓力,因為孩子需要無憂無慮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5、不安的睡眠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失眠,那一定是有什麼事情在困擾著他。專家建議在睡前和你的孩子聊天,讓他能有一個機會說出心理話,減少內心的困擾。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基本上是很多家長所顧慮的,一般來說和孩子做朋友,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我們是需要陪著孩子長大,在他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做朋友,而且可以通過我們對這個社會的認知來進行指導和輔助就可以,不要干涉太多,畢竟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和孩子也需要這樣。個人觀點^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