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公文姓公

    近年來,國內一些商家為追求廣告效應,博人眼球,玩起了文字遊戲,利用漢字的諧音改編成語俚語俗語等常用語製作成廣告語,給一些成語改頭換面,如“默默無蚊”、“咳不容緩”、“百衣百順”、“與食俱進”、“食全食美”。不可否認,利用諧音可以增加廣告的幽默感、認知度,很容易被消費者記住,過目不忘,從而達到廣而告之的目的,所以商家才樂此不疲,但是這些所謂的廣告創意對公眾尤其是對辨別能力較差的未成年人形成誤導、混淆視聽,也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相違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褻瀆。

    早在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發出相關通知,要求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嚴格按照規範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字、詞、短語、成語,不得隨意更換文字、變動結構或曲解內涵,不得在成語中隨意插入網路語言或外國語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路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如“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

    對於廣告業來說,第一個用諧音篡改成語的或許是創意,如果經年累月大量地“複製”創意,那麼被津津樂道的創意也沒啥技術含量了。況且很多不用諧音的廣告不一樣膾炙人口、路人皆知麼?如李寧的“一切皆有可能”,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尋常路”,統一潤滑油的“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佳能的“讓感動常在”,海瀾之家的“男人的衣櫃”,等等,這些才是真正的創意。廣告業要持續良好地發展,不應該繼續把篡改成語當創意,而應該在自身產品和使用者體驗上下功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咪多大能喝羊奶粉?羊奶粉一天喂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