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rj45有什麼優勢或者有什麼新標準嗎?

62

科技

回覆列表
  • 1 # 賈敬華

      網線介面為何仍舊是RJ45標準,一是因為這個介面目前並沒有什麼短板,二是因為全球的網路裝置都使用這一介面。

      事實上,網線介面之所以仍舊是RJ45標準,是因為這個介面並不落後。從3類網線,到現在的7類網線,網路傳輸速度實現了從10兆到萬兆的飛躍,而RJ45介面完全可以滿足要求。試問,這個介面夠用,為何要換標準呢?

      另外,現在電腦標配千兆網上,而且千兆寬頻還沒普及,RJ45介面完全夠用。更重要的是,RJ45介面並不會影響膝上型電腦的輕薄化趨勢,畢竟一些筆記本已經砍掉了RJ45介面。

  • 2 # 核燃料電池

    普及率高,更換成本高。其實RJ45也在不斷升級,比如POI供電協議就是基於其中,六類或超六在頻寬上提升了1個數量級...

  • 3 # 風科技

    RJ45介面是目前為止網路中使用最長久的介面標準。基本上所有的網路裝置都有RJ45的介面,這是一種乙太網標準的介面。雖然介面可以做到更小型化一些,不過想要時網線在高速率下做的更小顯然是比較難的。

  • 4 # 悟天行

    網線線芯粗細和雙絞線的規範導致RJ45口小不了,越好的網線線芯都是超過0.50mm的,還有線芯纏繞的密度很高,保證其抗干擾性。圓形線路更容易佈線施工,現在建築裡面弱電工程帶來的巨大慣性。

  • 5 # 誠然21

    有其他的啊,用不起而已,,光纖到桌面,現在一套裝置得頂普通人好幾年網費。沒必要換,,不出10年,光纖到桌就就行了,但是45介面依舊流行,太多舊裝置在用

  • 6 # IT小眾

    電腦上通常有各式各樣的介面,RJ45是最為常見的了。而作為網線介面的RJ45出現的時間也要比USB還要更早,事實上你也可能見過許多老式的介面在不斷進化或者是被替代了。然後RJ45一直還是被沿用著。

    實際上RJ45介面對現在的科技產品發展是有一點的阻礙作用的。從超薄筆記本的出現也能很好驗證這一點。出於對輕薄的考慮,超薄本往往在厚度方面就不會超過20mm。而RJ45歷史悠久的緣故,在體積方面就是比較龐大的了。所以對一些追求極致輕薄的電腦或其它產品來說明顯是不合適的了。也因此在現在的電腦產品中也漸漸出現了取消RJ45介面的情況。

    為什麼可以取消RJ45介面,是因為它沒用了麼?當然不是RJ45沒用,而是現在網路發展迅速,大多數網路使用場景都可以通過WiFi來進行了,從而也有所降低了對RJ45的重度依賴情況。

    更何況現在也可以通過USB轉RJ45介面安裝相應的驅動後來實現有線寬頻連線或者是USB無線上網絡卡方案等。不過也要明白的是,通過USB實現無線上網是有侷限性的。USB傳輸距離短和頻寬低都是明顯的,所以在上網方面也比較難媲美。

    然後你可能又會問到,既然RJ45體積大不方便發展,那為何不將體積做成跟USB一樣甚至是更小的形狀呢?

    要明白的是改掉RJ45可不是簡單的在電腦上將介面改了就行,它是牽涉到眾多的用RJ45的廠商,還牽涉到接入到核心的整個網際網路。比如數以億計的網路交換機,核心交換機的線卡。從而也不難想象如此巨大的工程加上昂貴的改造成本這必然也是各類廠商所不願意承受的了。

    其二,技術問題的限制。雙絞線網線具有傳輸效能穩定、承載頻寬高和遮蔽性好的特點,這也是得益於它的線粗問題了。如果刻意將線粗變小自然也會影響到有線傳輸的整體效能了。就目前來說也還沒有更好的技術能去實現。並且它是8根線的,想做成USB大小也並非易事吶。

    第三方面就是前面提及的替代方案的影響了。RJ45對現在來說依賴度也沒有以前那麼高了,所以通常也會有替代方案,如超薄筆記本使用USB無線上網等。能基本滿足上網需求的情況下又保障了輕薄設計,這樣一看RJ45似乎也並非迫切需要改造的了。

  • 7 # Geek視界

        日常生活中,RJ45標準的網口隨處可見,家裡的路由器、電腦、IPTV電視盒子等,都採用了RJ45介面。這麼多年來,為什麼沒有升級,沒有新的介面代替網口呢?下文具體說一說。

        網口RJ45標準

        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網口是RJ45介面,也稱為8P8C,即8個凹槽,8個金屬觸點。每個觸點功能不同,在100M的網路中,用到1,2,3,6四個觸點,在1000M的網路中個,同時通道8個觸點。

        區域網標準

        目前,網路傳輸的介質為雙絞線和光纖,對於雙絞線傳輸介質來說,區域網的標準是100BASE-TX、1000BASE-T兩種標準,規定了物理層的傳輸標準,網口使用RJ45。

    為了可能會普及10GB網路,其中10GBASE-T,規定了使用CAT-6A(超六類線),介面仍然採用了RJ45。現在常用的CAT6(六類線)短距離支援10GBASE-T網路。

        因此,我們常用的百兆、千兆、萬兆區域網標準規定了採用RJ45網口以及傳輸方案,所以各類網路裝置必須遵循該標準。

        總之,RJ45的網口標準仍然能夠滿足網路傳輸的需求,為了能夠與裝置相容,RJ45網口會很長時間存在。隨著網速的提升,達到了雙絞線的傳輸瓶頸,那麼可能需要光纜才能滿足需求。

  • 8 # 嘟嘟聊數碼

    網線使用的rj45介面可謂是電腦中最長壽的介面之一,幾十年來仍然在使用,而且很多人都在建議至少把rj45介面做的再小一些,這樣能佔用更少的空間,但是介面可以變小,高速網線比如6類線以上的寬度可不好降低,為了相容更高標準的網線,網線介面就很難變小。再說對於那些一定需要用RJ45介面的裝置並不在乎這點體積上的差異,比如無線AP或交換機、路由器這些網路裝置,rj45仍然是首選。

    如果業界真的要對rj45進行改造的話,那麼無論是依據什麼標準,業界所有的網路裝置恐怕都要來一遍大換血,這對於行業的影響太大,完全不值得,rj45介面畢竟不是usb標準那麼通用化,而且出現的時間比usb早太多,如果介面更換的話會涉及到從接入到核心的整個網際網路,像核心交換機的線卡,一個幾千上萬甚至幾十萬的價格,改模具的成本太大了,所以只是因為某些原因想要更換rj45介面是不可能的。

    其實可能未來隨著5G乃至6G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的格局就會發生鉅變,傳統rj45網線會逐漸走向邊緣化,更多的裝置直接採用高速的無線連線或者usb網絡卡進行上網,可能許多新款筆記本為了節省空間直接砍掉rj45介面而採用sim卡上網,使用rj45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對於一些專業領域需要絕對的穩定高速傳輸的時候甚至不需要rj45而直接上光纖傳輸,所以像rj45這樣的老介面既不需要繼續折騰了,費錢費力費時間,保持現狀就好。

  • 9 # 夢棋998

    你說換就換啊,換了介面就意味著全球幾億臺網絡交換機都得淘汰換新,這錢誰出?就算核心級交換機都沒有拋棄RJ45介面,接入層交換機更沒有必要更換介面。要換的是將百兆升級為千兆,千兆升級為萬兆即可。

  • 10 # 大東瓜

    一,乙太網出現的早。要重新使用一種介面涉及面太廣,許多產品都要重新設計。標準需要重新定義。太難了。剛瞅了眼usb,好像是用了四芯,可乙太網10/100M是用四芯,千兆萬兆可是有八條線都用的。

    二,壓頭方便啊。沒見過市場上有壓usb頭的鉗子(只是我沒見過),usb要用工具手工壓,usb頭感覺那麼扁那麼小,我覺得很有難度啊。

    三,這都不叫事,普通消費者現在都用無線了,誰還在乎rj-45啊,至於企業商用要求的是穩定還要利舊,應該不存在這個需求。

  • 11 # 我4好人

    RJ(Registered Jack)是一個網路通訊介面的標準,RJ45只是標準之一。除此以外還有RJ11、RJ21、RJ48等等,這些RJ標準均採用卡接的方式,區別只在於芯線數量,其中RJ11就是我們經常接觸的電話線介面型別:

    RJ45主要用於雙絞線(網線)的介面,如RJ45聯結器(水晶頭)以及牆上安裝的RJ45模組:

    對比日常中經常接觸的如USB、VGA、DVI等其它資料介面型別,我們就會知道RJ45介面的好處,RJ標準介面之所以普及主要是因為:

    1、成本低廉,一個水晶頭的成本只有一兩毛錢。

    2、製作簡單,只需一把壓線鉗一分鐘就能做好。

    3、可靠性高,採用卡接的方式不容易脫落或鬆動。

  • 12 # 匯聚魔杖

    為什麼USB不能取代RJ45網路?

    USB是4根線(3.0是5根),傳輸距離是5米,雙絞線(網線)是8根,傳輸距離是100米,這兩者的電氣效能差距是很大的,雙絞線的遮蔽性更好。七類線都能達到10Gbps了,USB3.0才5Gbps,所以USB速度還達不到。

    USB是主機-裝置模式,是非對等結構,主機停機,裝置之間就無法通訊。乙太網是匯流排結構,任何一個節點掛了都不影響整個網路。

    為什麼光纖不能取代RJ45網路?

    光纖的網路傳輸效能要明顯的由於RJ45網路,但光纖的成本和維護成本較高。

    在光纖和銅線長度相同的情況下,光纖的價格一般比銅線的價格略便宜,但是光纖插接裝置(如光纖收發器、光纖耦合器等)和施工等價格高於銅線,故在專案成本上,光纖的價格成本高於銅線的價格成本。

    RJ45介面還是有它無與倫比的優勢,所以它才能夠長久的守住區域網絡的最後100米。它是整個龐大的網際網路中非常重要的毛細分支。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能堅持多久不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