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時燒錄
-
2 # 溪水西流
春秋戰國時期《儀禮·既夕禮》有記載:“隸人涅廁。”意思就是:“想上廁所時,讓奴隸給挖個坑。“倒是很接單直接。
到了周朝,人們已經會將木板子搭在一個大坑上。這就和近代的簡易廁所差不多了。
再之後就有夜壺;一般有錢人的夜壺都是用金的或銀的製作,差勁一點的就是銅的,普通人沒有錢,只能用陶的。
清朝時期,所有人如廁都是用便盆、馬桶解決。不過皇帝和嬪妃們用的馬桶稱為“官房”,做工和裝飾更加考究。
-
3 # 手機使用者dmy達達達
中國歷史悠久,古代人如何上廁所不得而知,但是從文字記載中可以瞭解些微,上廁所又被稱之為“解手”、“方便”、“如廁”、“出恭”、“蹲廁”,場所被稱之為”茅坑”、工具被稱之為“便桶”“夜壺”再到世人所見到過的“馬桶”“痰盂”,在上一世紀毛主席年代的上海還可見穿梭於大街小巷,清晨推著糞車,搖著鈴,精神煥發的倒糞工,一般是夫妻檔的較多,一個推車,一個揮舞雙臂飛快的把糞倒入糞車內,還大聲喊著:“馬桶拎出來嘍,倒馬桶嘍”!然後便是響徹弄堂的嘩嘩的倒糞聲和此起彼伏的一陣陣刷洗馬桶的聲音,隨著時代的發展,倒馬桶一去不復返了,到處可見的是光亮清潔的廁所,再沒有如何“屙屎”、“撒尿”的煩惱。
人類上廁所發展史
正所謂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無論何時都有他當時上廁所的方法,上廁所也如同其他的生活方式一樣,隨著社會的進步,也逐漸的在變得文明。早在先秦時期,人們上廁所其實很簡單,在外面隨便找個沒人的地方就能夠上,而當時固定的廁所也大都是挖一個大坑,很大很大的那種,然後人蹲在旁邊進行拉撒,這個是人很有可能會掉進去的,沒有一點防護,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景公就是掉進茅坑裡淹死的,至於上完廁所如何處理也很簡單,一般的情況就是用一節小棍子刮,大家不要笑在當時沒有還沒有所謂的紙,所以這是很正常的一種方式,還有就是用一些樹葉,或者是在河邊上用水洗了。
再往後發展一段時間出現了相對較小的茅房,也是人們挖一個坑,然後在這個坑上建造一個類似小茅草屋的建築作為遮掩,也就是初步的茅房。待上滿了糞便之後,在將其挖走可以當作田地的養分使用,這個時候的廁所就相對文明一些了,比較私密。但是上完廁所一般還是用棍刮,因為在古時紙張畢竟還是稀有物品,一般的平民也用不起他來上廁所。
達官貴人的上廁所方式以上說的一般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家庭的上廁所方式,而一些達官貴人或者說的皇帝自然會更高階一些。在古時一些達官貴人,或者說是有條件的,一般會使用馬桶,這個馬桶一般是用竹子或者木材做的一個大桶,在馬桶的上面放一個有一個眼的凳子,人就坐在凳子上面上廁所,這和今天的沖水馬桶已經非常類似了。而這個馬桶一般是可以拿出去的,將裡面的糞便倒出去,在由專門的人進行清理沖洗。至於上完廁所剛開始也是用竹子刮,或者用水沖洗,再後來出現了紙,有條件的人就可以用廁紙了。
古人有古人的智慧,但是如果實在是沒有那種條件,也只能一切重簡了,就比如,在當時沒有紙,你也不能強求他用紙開屁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