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漢武帝時,歷經三代人的削藩成功,諸侯王退出歷史舞臺,漢朝開始實行郡縣制,跟秦始皇的制度一樣。

    譴責分封的人,都認為漢武帝英明神武吧?

    但是呢,權臣霍光架空皇帝,漢昭帝做了十幾年傀儡後,終於不明不白的死了,去世時已經21歲,沒有親政。劉賀想奪權,霍光就廢了劉賀,霍光的老婆毒死了漢宣帝的皇后。。。

    從這點看,霍光跟趙高有什麼區別呢?

    後來漢成帝時代的王鳳,漢哀帝平帝時代的王莽,王莽終於篡位了。

    歸根結底,還是漢武帝削藩,矯枉過正,沒有了諸侯王,誰能拱衛皇權?

    曹丕認為自己的兄妹是最大的威脅,實行郡縣制,結果呢?權臣篡位。

    之後的魏晉南北朝的四百年,基本都是劉邦的“郡國並行制”,沒有誰能逃過。

    一直到唐朝,李淵、李世民都分封諸侯王了。

    所以,我想說的是,劉邦的選擇是非常的高明,後世800年,但凡想作出改變的,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諸侯王雖然威脅皇權,但是同樣也得拱衛皇權,

    代王劉恆和昌邑王劉賀,同樣都是權臣擁立的,結果卻不同,真的是他們能力和道德的差別?

    歸根結底,還是劉恆時代,諸侯王實力很強大,可以拱衛皇權,而劉賀的時代,諸侯王成了大地主,霍光一道聖旨,就能賜死諸侯王。

    所以,無論是誰處在劉邦的位置上,只要腦子正常,都會這樣選擇,

    只是太多的人不懂政治,也看不起劉邦,把歷史當童話故事看了,就認為自己比劉邦高明。

  • 2 # 史海揚帆的每一天

    如果是我,也要學秦始皇,採取中央集權制度,大權在握,中央設三公九卿制度,最後權力集中於皇帝。在加上朱元璋使用的錦衣衛和東廠制度監視百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什麼要活著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