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承躍
-
2 # 卓然堂
國內新玉市場行情及走勢,完全不瞭解。即便是在海外,見到新玉也基本上不上手甚至不過目。所以這方面沒有發言權。
早年剛開始收藏明清玉時,佩件為主,所以這方面藏品頗豐。其中有精品,有普品,或許夾雜一些不到代的民國貨,但絕大多數都是和田玉。以至於現在網上說的青海料、俄料,還有什麼南韓料,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當然更不會辨別。
感覺上現在和田籽料已是天價,加上精工細作,價值上已不是一般工薪族能負擔的起的。如果就買一件,永不離身,咬牙買一件好佩件,戴一輩子,也許可行。但如果收藏,顯然不是一件玉佩可以滿足的。這樣,也許明清玉佩件的價效比更誘人。
有些人喜新玉,可能是忌諱老玉曾入過土。但大多明清玉均為傳世品,免除了這種擔心。以下幾件玉佩,多為明清,都未入過土,佩戴起來,百無禁忌。翎管或帶銙也可佩戴把玩。現在海外小拍,這類玉佩時有所見,應該不會高於新玉件。但其工、料有保證,而其歷史沉澱,尤勝新玉。
-
3 # 見證文明
這要看一個人的欣賞角度。
古玉與現代工藝玉他的文化內涵不一樣。古玉質樸,咵張的藝術風格現代很難仿得出來,更重要的是他代表皇權,這是人們追崇理由。
現代工藝玉器它的工藝更加精湛,器型更加形象,喻意更為深刻,所以年輕人,尤為女性更加喜歡。所以說,喜歡什麼時代的玉器,不好下定論,主要看個人的欣賞角度。
-
4 # 吳抒文
這些愛好需要分流,客戶喜歡玉器分成兩類。
一類:一般入門級或者首飾佩戴更喜歡新玉,新玉價值和價格容易評估,價格只要在預算之內。籽料和設計感,工好的羊脂白玉特一級白都是大家的首選。也有人講究氣場,不考慮古玉。
另一類:客戶喜歡古玉對文化解讀和成本核算有想法的客戶而言會考慮收藏。這些古玉的料大,工好,能夠幫助客戶解讀一部分工藝和文化。同時因為古玉存在培訓客戶和培養客戶需要的時間成本,一定要自己願意付出才行。
有多少人懂得玉中蘊含的中國數千年傳承的文化?現在很多人要麼是附庸風雅,要麼是投機,再就是跟風。所以這種現象不奇怪,都是浮躁的社會風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