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楊乘在《吳中書事》一詩中寫到: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
唐·魚玄機在《浣紗廟》中寫道: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范蠡功成身隱遁,伍胥諫死國消磨。只今諸暨長江畔,空有青山號苧蘿。
唐代溫庭筠《利洲南渡》寫詩如下: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唐代王績《贈梁公》寫詩如下:范蠡何智哉,單舟戒輕裝。疏廣豈不懷,策杖還故鄉。
宋代王安石《世上》全詩如下:范蠡五湖收遠跡,管寧滄海寄餘生。
唐代劉兼《春宵》寫詩如下: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蘇秦道不同。
唐代溫庭筠《和友人題壁》寫詩如下:三臺位缺嚴陵臥,百戰功高范蠡歸。
宋代蘇軾《失題》寫詩如下:曾學扁舟范蠡,五湖深處鳴榔。
唐代恆超《辭郡守李公恩命》寫詩如下:他時隨范蠡,一棹五湖清。
唐代汪尊《五湖》寫詩如下: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揚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范蠡不是忠臣,他見機行事,巧妙脫身,這在統治者看來,不夠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氣似乎比不上諸葛亮、岳飛。當然,說范蠡是謀略家不能算錯,這從他出山,幫助勾踐興越滅吳的曲折艱辛過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謀。後來務農、經商也離不開謀略和智慧,但這不是范蠡的全部。
范蠡是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商人,被稱為一代商聖。范蠡的思想內涵非常豐富,智慧超群,被譽為“治國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對歷史的重要貢獻在於心繫天下,以自己的謀略和智慧幫助越王勾踐滅吳興越。功成名就後,他不留戀功名,激流勇退,轉換角色,棄官務農、經商,體現了儒道互補的人生哲學。在中國古代,由於政治形勢險惡,不少士人厭惡官場,躲避政治,以隱居保全自身。范蠡在從政、打仗、經商活動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這一思想,他處處佔據主動,穩操勝券。范蠡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閃光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弘揚范蠡優秀的思想,有助於提升社會文明,促進社會的進步。
唐代的楊乘在《吳中書事》一詩中寫到: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
唐·魚玄機在《浣紗廟》中寫道: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范蠡功成身隱遁,伍胥諫死國消磨。只今諸暨長江畔,空有青山號苧蘿。
唐代溫庭筠《利洲南渡》寫詩如下: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唐代王績《贈梁公》寫詩如下:范蠡何智哉,單舟戒輕裝。疏廣豈不懷,策杖還故鄉。
宋代王安石《世上》全詩如下:范蠡五湖收遠跡,管寧滄海寄餘生。
唐代劉兼《春宵》寫詩如下: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蘇秦道不同。
唐代溫庭筠《和友人題壁》寫詩如下:三臺位缺嚴陵臥,百戰功高范蠡歸。
宋代蘇軾《失題》寫詩如下:曾學扁舟范蠡,五湖深處鳴榔。
唐代恆超《辭郡守李公恩命》寫詩如下:他時隨范蠡,一棹五湖清。
唐代汪尊《五湖》寫詩如下: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揚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范蠡不是忠臣,他見機行事,巧妙脫身,這在統治者看來,不夠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氣似乎比不上諸葛亮、岳飛。當然,說范蠡是謀略家不能算錯,這從他出山,幫助勾踐興越滅吳的曲折艱辛過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謀。後來務農、經商也離不開謀略和智慧,但這不是范蠡的全部。
范蠡是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商人,被稱為一代商聖。范蠡的思想內涵非常豐富,智慧超群,被譽為“治國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對歷史的重要貢獻在於心繫天下,以自己的謀略和智慧幫助越王勾踐滅吳興越。功成名就後,他不留戀功名,激流勇退,轉換角色,棄官務農、經商,體現了儒道互補的人生哲學。在中國古代,由於政治形勢險惡,不少士人厭惡官場,躲避政治,以隱居保全自身。范蠡在從政、打仗、經商活動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這一思想,他處處佔據主動,穩操勝券。范蠡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閃光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弘揚范蠡優秀的思想,有助於提升社會文明,促進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