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後金的滿族名字都是音譯而來,像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名字聽起來霸氣側漏,但在滿文《玉牒》上翻譯為拉丁文nurgaci,滿語則為“野豬皮”的意思。

    像舒爾哈齊、莽古爾泰、多爾袞這些,都是音譯而來的,同樣的皇太極也是如此。

    “皇太極”的含義

    愛新覺羅.皇太極,原譯為黃臺吉、洪太極、洪太主等,臺吉極可能就是“太子”的音譯,而女真建立的金朝政權都把狼主所生的兒子,統稱為“太子”的。例如大太子,二太子等,相同於漢族政權的大皇子、二皇子的意思。

    後金時期多以滿文意思來取名,到了努爾哈赤時期,因為和漢族的矛盾日益激化,女真族人也開始進入到明朝的視線之內。為了方便識別,所以明人也給女真人將名字音譯過來,就像現在音譯外國友人的名字一樣,只是便於識別而已。

    到了皇太極時期,精通漢文、滿文的皇太極則開始將女真人名漢化,幷包含了漢文意味,像順治帝福臨,康熙帝玄燁,裕親王福全一樣,都是包含著漢語意思在裡面的。皇太極也將自己的名字進行漢化,原本音譯的“黃臺吉”,意思令人難以理解,而由“黃臺吉”改為“皇太極”,則是包含著皇太極本人的野心和希望了。

    作為皇帝至尊、皇宮至高、皇權至上的建築象徵,皇極殿是紫禁城最大,也是最重要,最有權威的一座宮殿,意味非比尋常。皇太極選擇這樣一座宮殿來作為自己的名字,自然是表明他決心入主中原,做紫禁城主人的願望了。

    “皇太極端坐於皇極殿之上,君臨天下”,何等的威武霸氣。可惜的是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皇太極最後猝死於盛京,順治帝福臨接替了他的汗位,並在三年後越過山海關,入主中原。端坐在皇極殿之上的則成了皇太極的兒子——順治帝福臨。

  • 2 # TeaC

    皇太極這個名字是音譯,也不知一開始是誰譯的,故意挑選這三個特殊含義的漢字湊在一起,形成一種很強勢的感覺,其實它是音譯。皇太極的原滿語名字沒有漢語譯名的這種強勢感覺,當然我不會寫,但我在哪裡看到過文字介紹。除了漢語譯名以外,皇太極的名字也有一個北韓語譯名,就不像漢語譯名這麼給人一種超強勢的感覺。另外我還見過它的羅馬注音的名字,好像是(只能說好像是,大概這麼拼,因為此刻找不到出處,所以不能很確定)hongtaji……。

  • 3 # 陶文上古史

    答曰:“皇太極”的意思是『八小子當家』。因暗示“他為努爾哈赤認可的繼承人”,將就著暱稱作大名,並美化包裝了一下漢名。因此上連清室都不知皇太極的真正滿文大名。皇太極不是啥“唐皇朝太極宮”。

    有說皇太極是蒙古語【黃臺吉】。看過明穿小說的都知道,“臺吉”是草原蒙古小部落酋長的稱謂。不是啥尊稱,更不是封號,而是“家中有地位的男子,說話辦事管用”的意思。有圖有真相——

    ▲滿語“貝勒”,意為“家中青少年的”,還沒有繼承家業或分得家產,仍舊依賴父母一家的。

    而蒙語“黃太吉”,意思則不同,含義為“家中(管事的)男人”。“八”音hìr,可能是滿語。傳說,皇太極七歲就掌家,深得努爾哈赤之喜愛,或許從小就被當成繼承人來培養,云云。

    ▲皇太極,姓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出生於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時),出生地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

    1626年,襲承汗位。1636年,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清王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於瀋陽昭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藝人參加綜藝,應該不應認真對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