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碗碟

    張愛玲這句話應該是有切身體會的。

    她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出身優渥,是李鴻章的曾外孫女。但父母不睦,父親是滿清遺少,自暴自棄,母親是新潮少婦,出國遊學,繼母與父親是煙友,一起抽大煙、罵前妻。在這樣灰暗的環境裡,張愛玲的性格變得彆扭而敏感,對外界又是牴觸的。

    壓抑的家庭使得張愛玲精神世界格外豐富,封閉的環境又造成她的人生閱歷不足。她才情出眾,而無人生經驗,只有講述身邊人的故事。而身邊又有幾多亮色?所以,她的文章多是蒼涼蕭瑟,文字精緻而冷酷。

    她喜歡的小表姐去世了,她惋惜不已,寫下了《花凋》,文末表姐墓碑上“無限的依依,無限的愛”寄託多少不捨。可因為一句“他是泡在酒缸裡的孩屍”使得本來高興看書的舅舅惱羞成怒,與她斷絕關係。

    《創世紀》中略略描述了李鴻章幾件不為人知的事情。

    《色戒》是寫一個日偽特務人員的冷酷愛情,她的首任丈夫胡蘭成就是汪系文人。

    讀者看到書中自己的影子甚至找上作者嚎啕痛哭(《十八春》)。

    她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用冷靜的語氣揭開脈脈溫情下的殘酷面紗,自然觸動了人心,不論自己還是別人。因為涉及隱私,許多人寧願蒙著眼過日子,也無法接受有人把自己喚醒,與之交惡。

    故而,張愛玲言道此語,亦屬無可奈何。

  • 2 # 左左1980

    一部優秀的作品來自於生活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自於對人生的感悟。無論哪個型別的作品裡都或多或少的有它的人物原型。這個原型或許是自己,或許是藏在柔弱心底深處放不下的某一個人,或許是路邊擦肩而過但又印象深刻的路人,更或許是因某件事而鬧僵從此分道揚鑣的昔日好友。總之,只要你想,都可以拿出來,加以文學性的修飾,用特有的特性刻畫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來。

    人是擁有七情六慾的,人生百態酸甜苦辣。人的一生總會有那麼幾件事,纏繞在心頭記憶深處揮之不去。午夜夢迴時,獨自坐在昏暗燈光的書桌前,面對面前的鋼筆或稿紙,面對冷冰冰的電腦螢幕與鍵盤,總是會那麼感慨萬千!

    遠方的朋友啊,你是否安好?心中放不下的那個他或她,你是否過的幸福?曾心懷壯志凌雲的自己啊,你是否不忘初心?即使經過殘酷現實洗禮之後,仍然毫無質疑的堅持自己的信念?兩發已白髮蒼蒼心卻是青春永駐?!

    提起了筆或者將手指放在鍵盤上,心情是亢奮的!那一個個疑問,一個個祝福,一個個遠隔時空的思念。都會在我們筆下勾畫出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擁有獨特性格的人物來!在這裡似乎給了自己內心滿意的答案。

    當我們完成了作品時,我們的臉上是洋溢著滿意的笑容的,但轉而又可能轉變成聲淚俱下。人們常說十個寫手九個瘋,那是因為不懂我們心中的苦與痛!

    所謂出賣別人 ,出賣自己。就是在向他人傾述真實的靈魂!那些在人生旅途中如過客一閃而過的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啊,你是否還安好?是否早已將我忘懷?如果勿忘?會怎麼評價我?是熱淚滿框?還是嗤之以鼻的冷漠一笑?

  • 3 # 娛樂郵遞員

    任何作家一部優秀的作品都來源與生活中的點滴,而作家在創作的過程中 ,為了使人物形象更貼切,可能會過於形象化,有些可能是或許是藏在柔弱心底深處放不下的某一個人,或許是路邊擦肩而過但又印象深刻的路人,更或許是因某件事而鬧僵從此分道揚鑣的昔日好友。總之,只要你想,都可以拿出來,加以文學性的修飾,用特有的特性刻畫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來。

  • 4 # 儼其容

    這個道理有那麼複雜理解嗎?舉個例子,在張早期的小說之中,她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父母和後母描寫成了什麼樣子,到後來她又有著怎樣的懊惱,所有一切心路歷程我們都太熟悉了。

    從理論高度來說,張愛玲說出來的是創作的源泉和基礎。“出賣”不過是一種自嘲罷了。用弗氏的態度來說,對自己的精神分析寫在紙上,就是一種隱私的暴露。文學作品也是一樣。小說這種敘事性的文學作品,本身就意味著你需要從自己的生活和別人的生活之中尋找你所認知的場景進行細節刻畫。沒有這個,小說的題材是不成立的。加之張寫的根本不是完全可以架空歷史與時空之上科幻小說 ,當然增加了人們從她所寫下的故事之中尋找作者本來面目的現實基礎。

    再舉一個例子,不是她的,是冰心所寫的《太太的客廳》,一個小說,上升到從此中找到攻擊林徽因的證據,按圖索驥查原型,是個搞文論的人都能無可奈何地笑出來。但是,難保林真的是冰心小說的原型,但是,依據原型創作就等於出賣自己對於“此類”事件的觀點,出賣自己對於此類人的客觀定性,這也難說不是對的。但我覺得太太的客廳所寫目的還真不單純是種女人之間的相妒。遠了。

    回到本題,還記得張愛玲之後怎樣死的嗎?她後來的文學作品為什麼得不到西方文藝界的認可?算是個思考題吧!

  • 5 # 洛洛文化

    這話確實犀利,直中要害,扒出不加掩飾的實質。作家大多有能窺伺洞察人世動靜的能力,解析監控著自己和"別人",隨時呈於紙上。

    說到"自我出賣",字裡行間修辭or角色的一呼一吸、一眉一目大都有作者本人的內心戲。寫作多是情緒長期累積的結果,抒發真實自己是寫作的最初初衷。所以自己的故事or情感,便是最信手拈來的素材,也方便把握構思,建立自己個性的風格。或隱含作者假設自己N多面的真實寫照。裡面到處充斥著作者本人的所歷所感所想的"私生活"的影子,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是所謂"出賣自己"。

    不論何種體裁,為了使文章情感更豐滿充實,往往會加入平日積累的身邊素材,來自於八卦口口相傳來自於耳聞目染。渠道可以是典籍傳記可以是閨蜜親眷亦或牢騷的陌生人,一不小心,偶爾街邊陌路人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有心人紙上大作裡的一個"符號縮影"。所以,作者不僅善於表達自己的生活也善於揣摩別人的生活,他們的眼看耳聽心悟,彷彿能洞穿"別人",潛伏在繁華萬千的世界與人潮裡找靈感,把"別人"加以潤筆著色,躍然紙上,倒似做著"出賣別人"的行當。他們善於發現你的故事,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僅憑空捏造是不會有共鳴的,也善於把它編撰成自己的故事,讓你似曾相識,是變相出賣麼……

    總之,杜撰的故事和人架構起來費時費力,且不如現成真實的事件和人那般水到渠成,所以作者自然不會錯過這樣骨架分明,只等自己添筋搭脈,使之骨肉豐滿的機會。譬如張愛玲自我演繹色彩的《小團圓》及根據真實案例改編成本的《雙面膠》、但丁的《神曲》威廉的《當你老了》,無一例外就是"出賣"挖掘自己及身邊人或"別人"來寫作,是"嬉笑怒罵"情感內容的源泉所在。紅樓夢裡的寶黛姨娘丫鬟小廝們的生活細節隱私,也都是曹翁體察入微的結果,然後借筆建構出他們的性、情、意、志,使之曝光於眾。話說"沒吃過豬肉見過豬跑",作者沒有體驗眾生的特權,身居"市井"卻也得來全不費工夫。

    上帝給了他(她)們一雙慧眼和妙手,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寫得明明白白,確不是誰都有資質"出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車上賽特福德,多美達,特魯馬,這三個品牌各自的優勢產品是什麼?請教各位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