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鄉逸夫
-
2 # 啊張永青
直接回答:火車頭拉的。
擴充套件一下:火車軲輪是把兩個車輪與車軸過盈配合,使輪轂緊緊固定在車軸上,形成“整體"稱為輪對。能轉動的部位是軸承,也是過盈配合固定在兩端軸頭上。車體重力透過能水平轉動的(轉向)心盤-搖枕-枕簧-側架-軸承傳遞到車輪上。車輪與鋼軌接觸的表面稱踏面,由於輪對的兩個車輪是固定的,旋轉時角速度相同,不象汽車兩輪能形成差速,所以把火車車輪踏面做成錐形,內側直徑大,外側直徑小,當透過曲線時,踏面與鋼軌接觸面發生偏移,此時兩側車輪雖角速度相同但線速度不同,從而平滑透過曲線。 實際執行過程中輪對在鋼軌上是做蛇形運動的。踏面內側有一圈突起叫輪緣,輪緣的作用是在車輪蛇形運動時把車輪卡在鋼軌中不讓車輪偏移出軌面,保證車輪不出軌。
在實際執行中並不是理想狀態。一是兩側車輪踏面線速度差與兩側鋼軌曲線差不一致,此時一側車輪會產生打滑現象。二是車輪偏移量太大擠壓輪緣形成爬軌打滑現象。這兩種現象會產生刺耳的"嗞嗞嗞"響聲,並且會損壞車輪。因此車輪必須定期或不定期放到車床上重新車削整形。
以往的綠皮車全是依賴於車頭髮動機產生的動力,驅動車輪轉動帶動列車前進……。早期的車頭全是燒煤的蒸汽機車頭,進入八十年代後逐步全換成了燃油的內燃機車頭。而如今的高鐵動車全是電力機車頭,不同的是高鐵動車不僅車頭產生驅動,同時各節車廂本身也產生動力,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風馳電掣般的驚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