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邯鄲阿南

    我認為,犯了原則性問題的孩子可以打,非原則性問題的孩子不可以打,而原則性問題重複犯的孩子必需打。

    下面拿我個人案例來佐證以上觀點。

    一、原則性錯誤的孩子可以打

    小時候父親打過我3次,我記憶終生,也受益終身。

    1.撒謊問題

    小學的時候成績差了總是要簽字,而因為害怕挨訓,放學回家路上我一路忐忑。

    終於,我技上心頭,偷偷把試卷一點點,一點點的往書包外邊蹭。

    終於把試卷蹭掉了,長舒一口氣,想著明天對老師說試卷丟了。

    好巧不巧,父親來接我,父親看到了我,我奔向了父親。

    更好巧不巧,後邊有個同學追我,邊跑邊喊“同學同學,同學,你的試卷掉了。”

    我惶恐了接過來,看著他那一臉的“我幫你大忙了,不用謝”。我心裡XXX。

    父親似乎識破了我的計謀,幾句聊天下來我便破綻百出,但是仍然不按壓口供。

    父親打了我,對我說“欺騙只能欺騙一時,不可能欺騙一世。你這次過去了下次考試呢?下下下次考試呢?覺得丟人就要好好學習,搞這些更丟人”

    好像疼痛給了我力量,我從那時候的十八線縣城小學50名左右,到現在211碩士畢業。

    現在在事業單位工作了,父親的教誨讓我形成了習慣,有什麼問題不要去想著隱瞞,要努力去解決。

    在小學的時候,總喜歡和那些壞壞的人在一塊玩,慢慢沾染了說髒話的壞習慣,開口閉口TMD,WC。一次在家裡吃飯,嘴瓢了,隨口而出了一句“TMD,我還沒吃完呢”。

    父親打了我一個耳光,從此以後我懂了要懂禮貌,髒話不能隨便說,尤其是對長輩。

    現在在社會大染缸裡,有著各種各樣的不文明現象,但是父親的教誨讓我可以保持獨善其身。

    很小的時候,隨父親出差在山西。

    住在一個大院子,院子門口就是火車軌,偶爾有呼嘯而過的火車。

    還是孩子的我對火車充滿著好奇,我總是想數清楚火車到底有多少節車廂。

    一天,父親在忙工作,我一個人在院子裡玩耍。

    看著大門外的火車軌,好像旋渦一樣把我吸了過去。

    我站在離車軌很近的地方,想用自己剛學會數數的腦子數清楚火車有多少節。

    忘記了是不是危險,只記得父親因為這個問題打了我。

    時至今日,年近三十,我仍然記得父親的教誨,無論去到哪裡,總會記得跟父親打個電話“爸,放心吧,我挺好的”

    以上個人經歷說明了犯原則性錯誤的孩子可以打,因為他們會記憶終生並受益終生。

    二、非原則性問題的孩子不可以打

    說完我的父親,來說一下我母親對我的教育。

    母親是高中老師,對學生很好,但對我很急躁。

    捱過母親的打大抵都是以下原因:

    1.因為寫作業慢捱打

    2.因為吃飯慢捱打

    3.因為見人沒問好捱打

    4.因為不好好幹活捱打

    5.因為成績差了捱打

    6.因為拖地沒拖乾淨捱打

    7.因為沒寫日記捱打

    從中,孩子得到了什麼呢?我覺得什麼也沒有,不過是家長髮洩了不知道何處而來的邪氣罷了。

    如果不是父親給我的關愛,這些小事捱打的經歷可能讓我崩潰。

    綜上,我們可以瞭解到經常因為這些小事打孩子是不可取的。

    、原則性重複犯的孩子必須打

    這些孩子已經是危險的邊緣了,必須及時糾正。

    打是形式,如果有其他加深印象的方式法法,那就更好不過了。

    綜上分析,回答題主的問題:我認為犯了原則性問題的孩子可以打,非原則性問題的孩子不可以打,而原則性問題重複犯的孩子必需打。

  • 2 # 如意媽媽在育兒

    孩子沒有該捱打的型別,只有該捱打的場景

    比如孩子喜歡在家玩火,屢教不改,或者在商場喜歡爬上自動扶梯的扶手帶等等危險的狀態,該不該打?

    尤其說比較頑皮又膽大的孩子,說了不聽,或者說了好了一會兒又去玩了

    這些危及生命的情況,我還是贊成打的,而且重重的打到他印象深刻,讓他下次看見這些危險的場景就條件反射到“要捱打,我不敢”

    如果這些情況再沒有重的懲罰,我真害怕危險的後果是做家長的承受不起的傷痛

    其實我一直不贊成打孩子,但“打”還是該保留的一種教育手段,完全廢除也不行,尤其對幼年時的孩子沒有震懾力

    打完後不能什麼都不說,“打”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打完後再講道理,比如“拿火燒傷的圖片給他看,告訴他扶手梯掉下去會摔成什麼樣子”,不要簡單粗暴的說,不能玩火!不許爬扶梯!孩子沒有一個感想的認知,自然不會執行,這樣,打也白打了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孩子成人、成才

    言傳身教是必不可少的,但突發情況和危險場景,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打”可以作為深刻教育的輔助手段,掌握好場景,掌握好輕重就好

  • 3 # 晏晏的超級奶爸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

    但現在是文明社會,不提倡打孩子,但是全中國能做到不打孩子的又能多少?

    但是也有的小孩子就是不怕捱打,更怕的反而是看不到電視,玩不到遊戲,那麼我們就用這種方式對他進行懲罰就完全可以了。

    還有就是什麼樣的孩子必須打

    我個人觀點是:犯了原則性錯誤,並且屢教不改的。

    舉個例子:我們家是農村的,附近村莊有個孩子,年齡大概在十五六歲左右,父親去世,母親改嫁遠方沒再回來,家裡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奶奶,這孩子或許是家庭原因,養成了偷東西的習慣,從一開始偷瓜偷果,到後來的溜門撬鎖入室盜竊,被派出所抓走了很多回,但是因為年齡太小,二十四小時之內放出來了,對於這種事情,家裡的奶奶不僅不阻攔,反而非常支援,這才導致這孩子三番五次盜竊,並且已成慣偷,這種孩子的未來會怎麼樣,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當然這只是一個比方,這個小孩或許正是因為沒有親生父母的約束,才導致了他變成這幅模樣吧!但是話說回來,假如自己的孩子犯這種原則性的錯誤,你不打他,不狠狠揍他一頓,難道還慣著他過年給你要壓歲錢嗎?

  • 4 # 大板牙淘淘媽

    心情不好的時候的孩子可以打嗎?肯定不能欺負小朋友了!打孩子可以啊,用對方法就行比如:反覆強調的問題還是不斷重複小錯,這個打就是懲戒,其實懲罰可以打也可以不打,打的目的是為了讓他長記性。

    不能打的孩子,首先學習和生活中的失誤不是故意的,孩子膽小缺乏自信的,不能打。

    必須打的孩子只有幾種:故意傷害別人,偷東西,做危險的事情觸犯底線,必須狠狠的打!讓他知道有些事情是一次都不能做錯的!這個錯犯了付出的代價會很大太大了!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的成才和父母的言傳身教有直接的關係!打完還要和孩子溝通心結,千別讓孩子心中有恨意 不然適得其反了

  • 5 # 真牛46

    什麼樣的孩子也不能打,打孩子就是侵犯人權。手癢癢想打人者就打自己的耳光吧。你隨便怎麼打,你把自己打死我們都不管,因為那是你的自主權。但你打別人就是侵犯了別人的自主權,那就是犯法,你就應當受到法律的懲罰。

  • 6 # 手機使用者59766698065

    好像大多數中中國人都會,為啥打孩子?主要是為了掩蓋自己過去的錯誤。孩子和誰學的?首先是和父母學。例如:父母誇別人家的孩子厲害,孩子不懂父母的虛偽,可能會認為厲害好。

  • 7 # 果媽話育兒

    對於打不打孩子的問題,果媽認為無論孩子出現什麼問題,打孩子都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

    正面管教體系中將教養方式分為三種:嚴厲型、嬌縱型、正面管教。正面管教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和善而堅定。

    對於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首先我們要確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逐漸恢復平靜。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和孩子都無法控制情緒,我們可以使用正面管教的另外一個工具:積極的暫停。等情緒修復了,我們再與孩子聊天,溝通。

    我是果媽,育兒路上與您一起精進。

  • 8 # 家有倆寶之教育生活

    你好,有幸看到這個問題,可以談談我的經驗。

    ‘打’這是我們從我們的父母傳承下來的一些育兒經驗。因為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也是被打,被罵。並且我們也過的好好的。這是我們原生家庭留給我們的不好的影響。

    那麼,現在為什麼不提倡打孩子了呢?

    一個因為,打他,僅僅讓她在那個瞬間不去做這件事情,或者可能懼怕你,不敢再做這件事情,但是你沒有去了解孩子的這個行為背後的心裡原因,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二是因為,如果你用打來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學的的也是這樣,以後遇到問題也是用打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解決問題方式遲早是會出問題的。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學習,能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而不是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 9 # 小揚揚家媽媽

    此刻我只想問,你有這樣的想法呢?換句話說別人打你了,你有什麼想法?肯定是委屈、不服氣的。除了屈服,絕對不是心服口服,只能說服。對於孩子也是一樣,是不能用打賭的。你要給他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多多教他如何做。給他指出來哪些行為習慣不正確。慢慢陪他一起改正。可以告訴他,你若是能減少壞習慣或者改掉壞習慣,我就給你個獎勵,滿足你一個什麼小小的願望。不然你,直接上手的話,他只會怕你,只會屈服。同時也沒有理解真正的錯誤,只會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也不利於他的成長。對於,教育孩子不僅是要有愛,更多的你是要擁有耐心,不像成年人一樣,你只要說一遍兩遍就能記得,要不斷的加強加深他的記憶,慢慢就養成了好的行為習慣。加油,願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 10 # 有意思的生活FUN

    不打。大孩子是父母無能的表現,因為父母拿孩子實在沒辦法採會去打孩子。試著理解和尊重,如果孩子大了非常不聽話,那隻能說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對孩子關注引導太少,責任都在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猛漲期,會有什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