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錢簡文
-
2 # 弘毅國學
根據孔孟思想,認為人性的本質,本來是善良的,不善都是後天學壞了的惡習氣。最有名的《三字經》,第一句話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善。”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看到悲慘可憐的人,心裡為他難過。看到別人有了困難,想去幫助別人,看到別人有了危險,有見義勇為的行為,說明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仁愛、慈悲的心每個人都有,由此可見人心是好的。
相反方面,荀子主張人性天生是惡的。譬如一個母親生了雙胞胎,當其中一個孩子要吃奶的時候,另一個孩子又哭、又鬧,把奶搶過來自己吃,可見人性是惡的。荀子認為人之為善,是後天的教化慢慢塑造而成。
與孟子同意時期的告子,他認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壞。他說人性好比木頭,以圓規一量可做成圓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這種主張:他說人性像白絲布一樣,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紅的就是紅色。人性無所謂善惡,善惡都是後來的染色。這就是我們現代教育說的“可塑性”的觀念。
中國的道家人物代表老子,提倡“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觀點,提倡人要尊道貴德,效法自然。認為道是萬事萬物的根本,當然人性最根本也是符合道的,如果從人性最最根本的本源來解釋,人性本質合於道,道是善的。
中國的佛家,提出人的本性有佛性,佛性是清淨圓滿的,更是至真至善的。
從以上中國傳統文化中各家的觀點來看,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要更多一些,關鍵就看自己怎麼去理解、體悟。
-
3 # 老友手札
1、人類社會存在的觀念;
2、現實世界存在的規律。
為什麼要做這個區分呢,是因為人類社會存在的東西,僅僅適用於人類社會,現實世界只會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而不是按照人類社會存在的觀念去發展。
但是沒了人類文明,現實世界也就不存在善與惡了。
既然善惡是屬於人類文明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就是我們定義的。我們怎麼定義就非常靈活了,就可能存在傷害他人是惡,為了保護他人而帶來的傷害是善,這樣矛盾的狀況。
人類文明裡存在的一些東西是怎麼說都可以的,不像現實世界中“不吃不喝就會死”這樣的規律一般不存在例外。
所以,性本善與性本惡就會來來回回爭論幾個世紀,也還是得不出結果。
這也就是說,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是不具備相對的善惡觀的,所以在沒有善惡觀的時候,他們完全是遵從本能行事。
當我們去到一個新的地方,對當地習俗不怎麼了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有悖當地習俗的事情,我們可能也是故意這麼做、習慣這麼做,但因為在我們的認知裡,這沒有錯,所以,這不能評判為惡。只有在我們瞭解了當地習俗,明知這麼做不對還非得這麼做的時候,才叫做惡。
那麼,人性中本就沒有善惡,也就不存在本性是善還是惡了。
這僅僅代表了,如果把我們放在善與惡存在的世界裡,我們具備行善的可能,也具備為惡的可能,但往哪個方向發展,這不是本性決定的,是後天決定的。
所以,就更不能單一的說,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
4 # 煮史問道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翻譯:“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但是,這並不影響儒家學說認為人性本善這一觀點。
儒家認為人性本善,這並不是一個孤立的觀點,而是說嬰兒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之初,是有著善良的本性的,但是這種善良的本性是需要教育,需要啟發,需要用儒家文化去薰陶才能被激發。這一點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已經有充分論述了。
我們都知道,到了大明王朝時期,儒家又出了一位大儒:王明陽。
王明陽提取了儒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按照自己的領悟推出了心學,在心學中,王明陽闡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知行合一。
千萬不要用當下思維來理解這一則心學核心觀點,知行合一不是:知道,卻做不到;知道,做到;不知道,做不到。
知行合一,是指,“知”和“行”是一體,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絕非大家所認為的知和行是兩碼事。
王明陽所談的“知”是指什麼呢?來自哪裡呢?是自我認知的積累嗎?還是本性的自然流露?
這幾個問題,王明陽自己有高度概括與總結: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兩個關鍵字“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良知,良知來自心,心原本是無善無惡的一個本體,通過格物(教育,引導,薰陶)之後,就知善知惡了,這就是良知。
用今天最直白的語言來講,就是我們活了幾十年之後的所形成的性格。
你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這就是知行合一,正如你知道卻做不到一樣,那也是你的性格,也是你的本性。
用王明陽的話來講就是“致良知”的功夫不足。
為什麼致良知的功夫不足呢?
因為你格物的功夫不足。
為什麼會格物的功夫不足呢?
因為你自己放縱,因為環境促使你放縱,因為你受教育程度可能不足,還因為你可能挑著與能力不相符的重擔……
-
5 # 江南品古
性本善是孔子說的,而性本惡是荀子的意思。
人性就是是本善?還是本惡呢?
性本善,是指人生下來本來沒有善惡之分,而後天學習的東西有善惡之分。
只有極少數人本性天生是善良或邪惡的,而後天對他的行為習慣幾乎沒有影響。
對於絕大多說人來說,他一生學習到的善和惡都取決於他後天生活環境的影響,容易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就是性善論的典型。
性惡論是荀子在戰國末期提出的。源於亂世人命如草芥,所以荀子苦思人性,得出了性惡論。
荀子認為人的本性具有邪惡的道德價值。他強調化性起偽,認為人出生時本性並不怎麼的邪惡,因為後天生長中不加以節制才會邪惡。
性善論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提倡德育。
性惡論以人性有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倡德育。
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
結語:不管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講究後天對人性的影響,都提倡道德教育。
今天我們同樣提倡道德教育,是對兩千多年前的儒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更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在如今這個生活節奏非快的資訊化大社會,我們應該摒棄惡的習慣,發揚善的傳統,努力做好道德教育,發揮人性的光輝。
-
6 # 命理師陳一巨集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本來就是對的。只是沒有正確理解的人,才會誤會說這個道理不合理。
很多人見字生意,認為善,就是善良,或者是好的意思。那是大錯特錯!
善,源於《道德經》,道善,老子也多次提到嬰兒,說嬰兒就如道之善。這個善,也是佛家多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沒有好惡,沒有區分,這便是善的意思,是宇宙之間的大能量,也是佛性,也是道。
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小孩開始吃,那是不在乎酸甜苦辣的,只要到嘴邊就吃,多苦的東西也是吃的津津有味。而且是吃飽了,就不吃了,不會因為好吃而多吃幾口。這就是善。剛出生,也不認生熟,誰抱都可以。沒有親疏厚薄之分,這也是善。
這麼說了,大概已經講清楚了。所以說人之初,性本善,此乃至理名言。
-
7 # 歷史投影
大略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發現大夥都被帶偏了,默認了提問者的假設。
凡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孔子從來沒有說過“性本善”。
性善論是孟子的觀點。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孟子認為性本善,而不善之舉,只是“其勢則然也”,是不得已的舉動。
孟子在儒教被稱為亞聖,他的觀點不就是繼承了孔子嗎?
並非如此。
儒教除了推崇性本善的孟子,還有一位大宗師,即推崇性本惡的荀子。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那麼孔子對性善性惡的看法是什麼呢?
孔子未明言善惡,但是在論語裡提過普通人並沒有“仁”。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所謂的小人,並非後人所謂的品德低賤的人,而是指普通老百姓,是和統治者君子相對應的概念。
-
8 # 道龍易經風水
這是一個討論了幾千年的問題。世界歷史上還有三個古老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那裡你來?我要到哪裡去?”這四個問題幾千來都沒人敢說能講清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家爭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他們是很複雜哲學問題!
可惜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社會行為規範往往很難約束人類自私的無窮慾望,所以統治者就制定了規矩來強制人性。雖然法律是最不人性的產物;但是,規矩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是主張社會公平的,是維護和平向善的。這樣以來,就出現了“公與私”這一對社會主題矛盾,按照傳統陰陽理論和現代理論綜合評價,“公”屬於陽性的、普遍性的、公平性的、向善性的;“私”屬於陰性的,個體性的、差異性的,向惡性的。從這個角度上講,社會的一切管理都是對自私惡欲膨脹制約,用國家暴力機關的職能來遏制私慾膨脹,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所以,社會屬於公平性的不能姓私,否則,社會就會失去基本的公平性,公私矛盾主題就會消失,國家就會消亡,社會將會大亂。講到這我們就明白古人所說的“私慾是萬惡之源”也不無道理,因為惡念來源於自私,自私來源於慾望,慾望來源於本性。
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種社會自然平衡屬性,這種屬性是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社會規律,從原始社會的群居就開始了。雖然人是個體的,有獨立的權力和自由;但是人必須依附於社會才能生存,這就是“叢林法則”。所以人類就出現的組織和國家,同事也出現了朋友和圈子。
2020. 05. 29
-
9 # 侯博說地
是一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嗎?我覺得不是。因為嬰兒剛生下來,他的世界中只有自己,他不可能去照顧別人的感受,他餓了,就是哭,不舒服,也是哭。而他哭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其他人,就是父母的注意來滿足他的需求。
而如果是一個成年人,或者是按照成年人的標準來說,這絕對不是善,而是一種自私的惡,或者說是一種本性的需求與善無關。
那麼孔子所講的人之初,這個“初”到底是什麼時候?
如果從聖經的角度來講,是從上帝創造人的時候開始,那麼上帝創造完之後說了,他看著所造的人非常好。
如果孔子所講的出就是上帝創造人的時候,那麼人性就是善的。
因為荀子看到很多人都是在作惡的,心中其實都是自私的。所以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惡,這樣的觀點。
人性本惡的觀點也與嬰兒出生時自私的行為所一致。
如果從宗教的角度來講,那麼不同的宗教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這個你要看你是不是相信。
-
10 # 峰少情感語錄
人心是怎樣的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講人性本惡,人到底是怎樣一種生物??
(以下觀點僅個人,不接受任何反駁)
1:人是萬惡的,每個人都有慾望,慾望滿身,沒有人願意忠於一種想法,得到的多了,便期盼更多,得到的少了,便開始覬覦他人所得到的,人的慾望會隨著任何一件事情的發展而變化,有錢的人會去想變成世界首富,而不是安穩度日,窮的人會想辦法變有錢並且會厭惡比他們過得好的人,家庭圓滿的人會想去因為尋求刺激而選擇出軌,家庭不圓滿的人會渴望家庭圓滿且看不慣別人的,人會覬覦自己得不到的,每個人多多少少都不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好,不管對方是誰
2:人也是友善的,每個人的心低會有一個類似於天使一般的感覺,基本上每個人在看見老人過不好的時候都會心疼,會替他難過,但是,有些替老人難過的人同時也在虐待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他們做不到推己及人,有同情心固然是好,可是同情心也不可以氾濫成災,人非聖賢,做不到顧及全部,常說兩者相爭,必定是兩敗俱傷,就像母親難產,保孩子或者保大人一樣,必須做出來的是一種選擇,而這種選擇是會犧牲其中一方的,而失去的任何一方都是自己的心頭,但是卻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這個時候任何同情心都是多餘的,這是一種殘酷
3:人也是糾結的,任何人都是糾結,糾結於下一步,糾結明天,糾結未來,因為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不知道明天應該怎麼去面對父母的期望,老師的厚望,不敢面對事實,而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自暴自棄,任其發展,讓本來愛自己的人放棄自己,最後在自己放棄自己,給自己一個理由放棄未來
類似於我,我的思想確實跟別人不一樣,我認為,在現在這樣的社會,男人出軌就像女人買衣服一樣多,沒有多少男人會一輩子只愛一個人,也沒有一個女人一輩子只對一個男人動心,因為愛,喜歡,動心,都只是在一瞬間的事情,我可以在一瞬間愛上你,也可以在一瞬間放棄你,男人婚後出軌,談戀愛是跟別人曖昧,我認為是很正常,如果一個人因為另外一個人放棄你,不要只一味地埋怨別人,那只是你已經沒有什麼吸引他的地方了,你不能阻止他奔向更好的未來,或許是他不能阻止你去變得優秀,我認為一個人只有忠於自己才能活的算是完美,人的生活裡面不需要有太多東西,孩子,婚姻,這些不是必需品的東西我都不需要,只會成為累贅
一個人,忠於自己,其次是父母,孩子與婚姻只是可有可無兒而已,而伴侶,不用多完美,和自己合得來便是最好的了
-
11 # 千秋百合
性本善不是孔子提出的。《孟子·告子上》寫道:“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這就是說,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好象水總是往低處流淌一樣。與之相對立的是荀子,他提出“性惡論”。《荀子·性惡》寫道:“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認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聲、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經過教化,才能去惡從善。還有人提出“性無善無惡論”;也有人提出“性有善有惡論”。
孟子力倡人性善論,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認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義禮智四個善端,這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現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荀子認為,人生來的本性是惡,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於人人都有物質慾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學而自然的,正是這種物質慾望的追求,決定了人性的惡。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確認人在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中的主體地位。在道德修養方面,作為前提與起點的,是荀子主張的性惡論。荀子從天人相分的立場出發,否定而人性中先驗的道德根據。在他看來,所謂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謂“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現為“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其實質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認為人的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荀子這裡的情性觀與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關。然而性自命出以“情”為天的觀念引出的是自然主義、情感主義的生存論調。荀子沒有沿著這一個路向發展,這是因為,他認為天然稟賦的性情是惡的。因而順應他的發展,將引起人與人的爭奪,賊殺,導致社會的混亂,這就是性惡論。
為什麼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惡,人本質到底是什麼?
《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自漢代以來,古代易學家和哲學家對這一命題有不同的解釋。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 解釋 “一陰一陽之謂道”。唐楊士勳《 樑傳疏》引王弼對這一命題的解釋:“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定義概述:迴圈不已乃道也,問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太極否,曰陰陽只是陰陽,一乃是太極,陰陽只是一氣,陰氣流行即為陽。天一坎數,由一生二,陰陽合德,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子一醜二,於天象為日月。
用通俗的話來講,人生來就是多面性的,天道自然。例如天有黑白,手有長短,樹有高低,水有深淺,月有陰晴圓缺,人更有美醜善惡之分。同樣是人為什麼會有孔融讓梨,那你會說,孔融是孔子世孫、天下名士,家世出身,自小受到良好的薰陶。那我會說黃香溫席那,黃香自己家庭很艱苦,卻知道夏天扇枕,冬天暖席。歷史上還有百里負米,董永賣身葬父等等。
人性是充滿七色的,人善良的一面伴隨險惡的一面,很多刑事案件中往往有一個特別善良的人,最後成為殺人犯的不勝列舉。一個小偷偷了醉漢的手機又救了他一命在網上炒的很火。看過《追風箏的人》把人性的多面性揭示的淋漓盡致,人性並非一成變,可以由善變惡,也可以由惡變善。
現在疫情當前,我們看到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白衣天使。他們用清晰的語言、明確的行為,作出了善意的選擇和勇敢地擔當。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部分人唯利是圖,發疫情錢。
不管是孟子主張通過教化,扶植和培養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發揚光大;荀子主張通過教化,限制惡的趨勢,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他們認為善惡都是互相可以轉化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華禮教、禮法來做好美麗的一生。
-
12 # 從筠
善惡皆為人之本源
從古至今,性善論與性惡論引起了多方的論爭,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具體的結果。我認為,善惡皆為人之本源,因為人生來就願意去同情弱小,願意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伸出援手,但是人生來也有惡的一面,生而為人免不了會有貪念,惡念與慾念。在我看來一個人外在表現出的向善還是向惡與其生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與其所受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人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環境會對我們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
每個人出生之時都如同一張白紙,萬事萬物皆有可能。人們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之下開始或主動或被動的接受環境,進行學習。每個人都是一個複雜的動物,擁有複雜的思想,善惡二字並不能概括一個人的所有,更多的人是不善也不惡抑或是既善也惡的。大奸大惡之人也會有善的一面,而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擁有惡的一面。
善惡的評判標準其實也是不盡相同的,很多的事情往往不能夠直接的評判其是非曲直,孰對孰錯誰是誰非各有說法,究其根本也不過是立場不同罷了。因此,絕對的善於與惡其實並不存在,在大是大非前如何把握好度,才是比較重要的。性善論與性惡論都過於絕對了些,人性畢竟是複雜的,沒有人可以說自己能透徹的瞭解人心,自然就不能絕對的評判善惡了。
因此,我覺得一定要將性善還是性惡爭出個是非對錯是很沒有必要的,我們能夠做的不過是把好自己心中的一杆秤,不隨意的釋放自己的心中的惡,不隨意的中傷他人,向善向上,做好自己,這也是我們為數不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性善性惡也是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意願的。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侵刪!
-
13 # 攬遍世界風景
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這是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觀點。孟子認為人性在天生的善,因為人天生就有惻隱之心等四種善端,這四種善端擴而充之的話,就變成仁義禮智四種道德,人就可以為善了。孟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系統提出性善論的思想家,對中國文化和中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影響深遠。
第一,人是可以為善的,至於有人為不善之事,不是他的心本來就壞,而是心壞掉了。因為在孟子看來,人人天生都有一顆善心,不做善事是因為沒有好好體察自己的善心,所以說心的本質不壞,而是在慾望或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壞掉了。
第二,人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等四種“善端”,善端是為善的能力或潛質。這種潛質決定了我們可以向善的方向發展。這四種心對應著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規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仁義禮智,所以孟子一直鼓勵我們“人皆可以為堯舜”。
第三,“善端”不是別人給的,而是人出生的時候就有的,是人的本性和天賦,別人是奪不走的,而自己卻可能丟掉。因為這“四端”就藏在人的心裡,所以,人往往習以為常沒有好好去思索去探求。
第四,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有善有不善的千差萬別,原因是有的人並沒有把自己內心深處的善端發揮出來,白白浪費了我們的天賦。
第五,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則,而人的法則就是追求美好的品德。
這五個方面,構成了孟子“性善論”的基本觀點,理解了孟子的“性善論”,就等於掌握了孟子思想的鑰匙,也就明白了孟子“媽媽”一般的良苦用心——為善不難,因為你心中天生有善;為善很難,難在如何呵護善的萌芽,如何找回丟掉了的善端。
我們再來看看荀子的性惡論。
荀子是先秦時代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他強烈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是惡的。
荀子認為,人類就是個自私自利爭奪資源的動物,人類為了生存的本能,會互相爭鬥,要是順著人的慾望走下去,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要制定禮儀法治來規範人的行為,不讓人的慾望氾濫,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後天的學習教育,人還是可以為善的。
其實,荀子的“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不過是人的正反面而已,他們的區別就在於論證人要向善的不同路徑而已。孟子的“善”來自於內心,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求則得之,舍則失之”。雖然人先天有善性,後天也有可能會失去;荀子的“惡”來自於人的本能,但君子“化性起偽”,“強學而求有之”。也就是說,人先天沒有的善性,經過後天的學習也可以具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孟子的性善論其實是後天變惡論,荀子的性惡論其實是後天變善論,二者都強調後天的學習和道德養成的重要性。
在儒家人生哲學的舞臺上,孔子定下人生舞臺劇的主題是“內聖外王”之道。孔子是導演,孟子是“唱紅臉”的主角,荀子是“唱白臉”的主角。孟子勉勵人們,人心本善人可以為善,但一定要注意後天的養成,千萬不要讓善性丟掉了;荀子告誡人們,人性本惡但也可以向善,關鍵是用禮和理來節制慾望而不至於太放縱,也可以為善。一個主張道德修養要向內求索發明本心;一個主張加強社會的道德教化和禮制約束。他們的社會理想都是一樣的,都是勸人向善之說,都源於他們對拯救人性拯救社會的責任心。不過孟子主張靠自己的自我修行,荀子主張靠外界禮法的約束,一個軟,一個硬,殊途而同歸渾然而天成。所以孟子象溫柔慈善的媽媽,荀子象嚴肅深沉的爸爸,風格不同,但勸人向善的目的相同。所以,孟子的性善論主張“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的性惡論主張“塗之人可以為禹”。一正一反,論證並踐行了儒家哲學勸人向善和道德修養之道。
-
14 # 心理諮詢師魏偉
1、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天生就有善的一面,而不是後天學習得來的。很多時候我們都願意貢獻我們的力量,而改善別人的生活,給其他人帶來幸福。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人需要幫助,我們能幫忙肯定都會幫一下。而我們也會看到一個流浪貓的時候,給它食物。這些都沒有任何的反饋,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心裡都有著愛和慈悲。
2、人之初,性本惡。每個人也都是惡的,我們也聽說過很多惡的作為,有的時候被道德譴責,也有的時候被法律制裁。而這種惡也是先天就在的,也是有些人追求優越感和安全感的表現,比如我們有的人擔心自己的安全,就不會去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3、善和惡是硬幣的兩面,看你去如何滋養,你在滋養你的惡,你的行為就是惡的,如果你去滋養你的愛和慈悲,去發現世上的發生的美好,也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帶來的善,你就會善的。
祝福你!
回覆列表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問題相當於在問世上是先有雞還有先有蛋,感覺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就算搞清楚了答案那也發揮不出作用。其實我認為人之初不管是性本善還是性惡,最重要的是後期的環境引導與教育影響,這才是關鍵所在。
01 人出生後所處的環境非常重要,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兒緣屋棟”,如果一個人一出生就是接觸不好的環境,那麼壞的環境就會引導著人性向惡,如果出生就是在好的環境下,那麼環境所引導的就是人性向善。因此會說人出生之後的環境才是關鍵,而非單純地去定義一個人的善與惡。
例如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在小偷家庭,那在他小的時候就看到大人的所作所為,接著就會去效仿。而這樣的所作所為自然成為他記憶中所要做的事,在他思想觀念裡紮根極其深刻,就好像在告訴他只有這樣做才是正確的。長大後,他就會成為小偷。他的出生本來沒有善與惡十分,錯在的是環境的引導。
所處環境關鍵就是家庭,家庭環境的好與壞影響著人生觀的形成,最容易引起出現人性善惡的分歧。責怪人之初是沒有意義的,貿然的定論更是蒼白無力,營造好的家庭環境才是值得關注的點。
02 教育引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接觸的人群影響很大社會上那麼多人衝著重點學校的目的,其實就是看重好的教育方式與好的學習氛圍,身邊又是一群優秀的同學,能夠在重點學校讀書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的了。這就是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中養成良好的人格,引導著人性向善。
好的教育環境,生存著善良的人群。身邊環繞的都是一群人格善良,成績又十分優秀的人,自己也會慢慢地被同化了,不久也會變得善良而優秀。如果整天接觸的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會養成生活上的癖好,甚至走上歧路,導致人性向惡。交際圈裡的人對一個人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好的交際圈會成就好的性格,反之則不行。
實行危害社會行為的這群人,同流合汙,物以類聚,都有相同的嗜好。在走向危害社會之前,他們所接觸的環境與教育是處於不好的狀態,以至於越走越黑,一踏進去就無法再回頭,在他們的價值觀裡已經出現了偏差,還嘗試到利益的甜頭。
利益衝突是後期接觸環境與教育偏差而引起的錯誤,如果沒有環境與教育的偏差影響也就不會存在是向善還是向惡的問題出現。
04 結束語:我們沒有必要花時間去研究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或者問世上是先有雞還有先有蛋這類問題。值得花時間去研究的是問題解決的方式與方法,向善還是向惡關鍵是後期接觸環境與教育,交際圈的影響所形成的。
如何去營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教會小孩如何去交好友遠離損友是值得花時間去思考的。好的成長環境,主要是家庭與學校,同時要警惕接觸的人群,引導遠離擁有不良嗜好的人。人之初,既不善也不惡,善惡都是後期接觸環境與人影響的結果。(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