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奔跑吧糖糖

    個人覺得TOD (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公交導向型開發) 模式理論是Peter Calthorpe 於20 世紀90 年代提出的。

    核心思想就是最大限度使用公共交通而非私家車的一種規劃思路,可以說這個設想是非常好的一個解決當代擁堵城市的思路,而且確實潛移默化影響了城市的發展,現在不管是新區建設還是老區更新,都無比重視公共交通的建設,當然,另一面也是因為國內經濟比過去好了,越來越多的城市政府有錢修建地鐵輕軌BRT等等公共交通設施。

    具體看解釋可以參考:TOD模式- 城鄉規劃百科

    這個說得很明白了,簡單來說就是

    1.以人為本,以步行為本,過去的很多開發,特別是中國,認為大馬路車輛多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象徵,而TOD則是希望城市街區的尺度適合步行,需要到其他區域時搭乘高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

    2.就是土地高效而集中,有點類似柯布西耶的思路,每個區域高度集中,中間輔以快速交通和大片綠地等等,衛星城環繞核心市區這樣的形態。

    3.就是各區塊內部消化功能,每個區塊內部有較為完善的服務設施,然後總體尺度在人行10分鐘(600-1000)的範圍,每個區塊內部都保證有交通站點溝通內外

    總的來說這個TOD有濃重的理想主義色彩,也是基於前人很多規劃思路的基礎上演化而來。同時也幾乎只適合新城市建設時完全按這個思路指導來做才能夠實現他的設想,二一個,其實這種思想並不算新穎,唐長安城其實某種程度上正是這種思路的體現,裡坊制將長安劃分為108坊,每個坊內有住宿有店鋪有食宿等設施,而坊間則是寬敞的超級大馬路(最寬的朱雀大街150米)以及當時就有的綠化思想,馬路兩邊中有槐樹作為行道樹。而長安城或者說隋大興城恰恰是一個完全新建的城市

    最後還想說,我覺得現在城市規劃的問題就在於各種理念概念形式過多,實踐太少,每個理念提出之後,還沒有來得及貫徹實施到底,下一任領導上臺由來了個新理念上臺,這才是中國現代很多城市發展的大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超輕粘土怎麼做好動漫人物的頭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