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薄士

    @其實,人性最高的境界,就是無善無惡。

    王陽明心學的4句經典是這麼說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4句話的意思是說,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 你說知善知惡有什麼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應該做那些不應該做,使你生活過得順,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換言之,高境界的人內心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只有我們凡夫才會用這種二分法,把人性分成善的或者惡的,孟老夫子從儒家的角度教育我們說人性本善,而墨子從法家的角度卻又說人性本惡,按王陽明的說法人性本來無善無惡。

    我們之所以有善惡二元的分別心,只是因為我們的心被塵世的繁雜汙染而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在處理身邊的人事物時,往往會根據現實主義做出所謂善與惡的選擇。

    回到題主的第一個問題來說,何謂人性?就是從人的內心自然生髮出來的一種意識,這種意識本來是無善無惡的,比如看到一個老人過不了馬路,我會下意識的覺得要去牽他的手幫他走過去,這種無意識的念頭,有人會稱其善;但另外的人也許會覺得我在圖表現,是一種惡。所以,善惡是一種選擇,而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才是我們應該努力踐行的事情。

  • 2 # 夢113300796

    人是一種動物,所以人性中含有動物的本性。但人又不是一般的動物,人是智慧型的動物。就是說人所依靠的生存前提不只是動物的本能,還有人類特有的智慧。這種智慧首先是群居性,是集中大家眾人的力量來達到預期的目的。然後人的智慧還使得人有一種融合性,就是與天地自然中有利於自己的事物相融合。人的這些智慧加上動物的本性共同組成了人性。

    這人性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生存,人的一切行為都源於這個目的。為了生存這個目的,人們把一切行為的前提定為趨利避害,這趨利避害就是人性的一個交叉點。或者說人的一切行為的出發點,一切的人性都是為了趨利避害。

    至於人的行為善與惡,都是參考了周圍的環境,再遵循趨利避害的總目標來確定的具體的行為方式。就是說善和惡既不是人性,也不是目的,那只是達到目的的一個途徑,一種行為方式。而這種行為的走向又往往同外部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就是說,一個人認為社會環境適合哪種方式,他就會用哪種方式來做事。

    這其中,人的智慧不同,看事物的深度不同,認識上會有很大的偏差。於是行為上也就有了善惡之分。

  • 3 # 寶樹白石

    人性,這個許多人講不清楚的認知,究竟是什麼?是善還是惡呢?

    人性包含著許多的方面,而這許多的方面雲霧繚繞,模糊了人類的認識,而又不願意接受真實的事實,但是不願意接受真實的人性,卻盼望理想的人性,而被美麗的膜布遮住了眼睛,出現錯覺。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中國三字經裡面的口訣,但是人之初性不善,卻是現實存在的。

    人是動物,許多人不願意接受,但是人確實是動物,要吃飯,要排洩,這就叫新陳代謝,任何生物都要新陳代謝,這就是生命,新陳代謝停止生命就結束。

    那麼人活著就要吃飯,吃肉,吃菜,這些東西都是另一種生物,比如大米,是水稻的胚胎,比如肉是某一個動物的身體。

    這就證實了一種動物生存的要素,與本能,就是必須吃掉另一種生物的身體,才能夠生存下去,不然會餓死。

    地球上任何生物都是這樣,沒有別樣。

    生物還有一種現象,就是不會吃掉同類,當然在最飢餓的時候也會吃掉同類,但是在不威脅到自己生命的時候,是不會吃掉同類的。

    至因為不會吃掉同類,才會有一群成夥的同類在尋找另一種生物,吃掉它。

    生物還有一個特點吃弱者怕惡者,見到弱者就會去追,見到強者就會逃跑。

    這就大自然的狂野世界,弱肉強食是自然法則。

    在低階動物的群落裡面,每一刻都在演繹著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

    人從狂野世界裡走出,成為了動物世界的王者,人有了人類社會,又有了脫離自然法則弱肉的自然規律,人開始從弱肉強食的野蠻世界裡走出。

    馴養繁殖家畜家禽的能力,人開始脫離了自然狂野大自然的生物鏈,而擺脫了這個自然法則的束縛,從低階走向高階,人成為了高階動物,一個能夠支配大自然規矩的動物。

    人的生存在於群體的合作,支配大自然,能夠自己種植食物,馴養家畜家禽,掌握這些低階動物的生與死。

    人走入了高階社會群落,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專門給人特供的,給人這個高階動物提供的。

    新的人類的生存法則在人類中誕生了,人的社會合作關係,誕生了人類有自己的生存法則,人不能吃人,用這個法則來約束人類。人的社會合作,又有了人類的法則,不能違揹人類集體的利益。

    小農社會中,一家人種植的糧食只有這家種植者才能夠收穫,別人不能收穫。

    這一家人養的家畜家禽,只能這一家飼養者才能宰殺,吃肉,不允許別人沒有飼養者吃肉。

    人類社會走進了規範化的社會。

    人類制定了約束人類野性的法律法規,人類開始文明化了。

    人類社會的文明,使人類走向了善的範疇裡面,走進了人類的真,善,美的社會,這就是高階社會,脫離了低階野性,與低階趣味的社會。

    人類自己製造的人類文明法則規範了人類,約束了人類,使人類在自己創造的社會文明中生活。

    共同創造生活,種植糧食,改善勞動工具,改善勞動條件,利用大自然資源,製造出機器,提高生活水準,使人類在創造生活中越來越優質,文明,現代化。

    人類開始有了公平正義的理念,以人性的善為準則,以民族利益,社會利益為準則,以集體利益為準則,跨入了更加文明的人類社會。

    人類已經意識到,人類不能弱肉強食,這是野蠻獸性,人類要互相幫助,仁愛,以人為善,尊老愛幼的文明道德風尚,曾經的大自然的規矩,人性本惡,弱肉強食已被人性突破,而被人類憎恨厭惡,人類的同情心的紅雲漂浮在人類的頭頂上方,文明的高尚情操品德開始出現。

    人類一步一步來向著文明Sunny奔跑,與黑暗時代越來越遠,把獸性丟棄,更換成人性。而人類所有的進步只是人類種群的範疇,與野獸無關,人類站在文明世界裡,開啟野蠻世界的籠子照樣把它們抓出來宰殺吃肉,對它們來講是低階動物,高階動物奴役,宰殺低階動物天經地義。

  • 4 # 詠哥LY

    人性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屬性,它是人類高度進化的共同的社會屬性,從哲學的角度講還具有普遍的階級屬性,是建立在生命存意義上物質認知。

    “性相近,習相遠”。孔子將人性分為與生俱來和後天培養,為“人之初,性本善”作詮釋。從本質上講,不存在善與惡的劃分,它是建立在遺傳學基礎之上,在社會實踐中構建,經過人主觀認識與客觀分析後,產生的一種世界觀的思維外現。

    人性的善惡是不存在本來之源。比如說老鷹為了雛鷹殺死兔子,從生命概念上講一生一死,善惡明顯,從自然規律的角度來說卻維持了生態平衡,具有善的意義。所以人性又包含了本能與遺傳的因素,角度不同,善惡的界定標準就大相徑庭。實踐中,善惡表現在行為人的反應上,與一個人的社會實踐、認知能力、情感歷程等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

    因此,性本無善惡,習而區分之。這也就引發了關於“性之於善,還是善之於性”爭論。人是有善惡之分,性本無善惡,惡人惡性,善人善性,不言而喻。

  • 5 # 孤獨老狼

    我認為人性是善是惡沒有確切的定論

    我更願意相信每個新生兒都是一張白紙,沒有善惡之分。可能是因為基因之類的原因,孩子更容易信任家長,最先往上寫字圖畫的是家長,人性的善惡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原生家庭的教育,但是除了家長以外的環境佔的成分也不小,所處的環境也會影響到人對道德的判斷,從而影響他的人性。以上只是我的主觀觀點。

    同時我不否認任何人的觀點,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句話:“世界上有兩個不能直視的東西,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性。”人性是善是惡無法進行考察,如果進行考察,會對“樣本”造成不小的損害,沒準會將“樣本”帶入原本不屬於他的路。我認為人性的善惡無法用準確的數值進行表達。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也沒有確切的答案。有人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認為“人性本惡,惡著惡著就善了”,取決於各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取決於大多數人的看法,對於善惡的界限也只是人的看法,五個人打一個人那叫欺凌,一百個人打一個人那叫正義。所以人性本善或者本惡,主觀性太強,我前面的答案也不夠嚴謹,作為參考可能都不夠嚴謹。

    轉知乎Talia關點

  • 6 # 玄緣雪蓮

    我感覺應該是可以辯證的來看待事物的角度,小時候我一直認為人性是性本善,可是現在發現人性中惡的部分也很多,不過就是我們忽略了而已!很多方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不過就是理想主義而已!可能最初的我們都是很善良的人可是由於各種各樣的變故導致了人性的惡的一面出現,我也遇到過本來很善良可是父母吵架的環境裡單親家庭,性格開始扭曲,現在這個物化的社會,利益最大化最重要,很多人就慢慢失去了自我,本心,想著走捷徑,做些失去理智人性的事情,不確定是不是情感操作也是控制人性吧!但是最初的相親相愛變成了操作人性道德綁架,比如我曾經憧憬的愛情發現其實對方的目的性太強了如果說最初他不知道我家室的時候是真的喜歡你,可是知道了家室就開始預謀什麼,再加上自己太天真導致了對方認為你其實很好騙,很好哄的人,不過我自己發現後就直接斷絕乾淨了,不過就是的對方一直像狗皮膏藥一樣,自以為是過度,還又是哭又是鬧還威脅,又不是他媽媽至於嗎?他不過在填補自己的母愛而已!是所以我直接把他再欺騙周圍的人的時候把他的一切都揭穿了,不過也因為這樣他就壓根在這個地方呆不下去了,或許這就是人心吧!他認為你根本不敢還手而萬萬沒有想到是直接給他致命一擊!他認為自己沒有錯,缺乏人性的共情性的人失去的應該不止是人心吧!還有人情味,他認為自己什麼都沒有就用計來得到一切可是騙下小姑娘最初的時候還可以,不可能騙人別人永遠被你欺騙,而且聽說我曾經說過的那些人,接受意見的倒是很順,沒有接受意見和自己的現實生活的人一直都在不停的欺騙,自欺欺人罷了,我個人觀點應該是環境原生家庭和利益關係,實力來看待問題,人性是隨著時間和環境來改變的,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喜勿噴,謝謝您!

  • 7 # 莫讓歲月白了頭

    人之初,性本善,我覺得就是這樣,至於後來的惡那是時間和空間造就,每個人向善之心都是有的,如果把人性分為兩半來看,那就是善惡各佔50%,好人也有做壞事的時候,壞人也有向善的那一刻,因此才有了什麼中庸之類的,如果那一半的天平傾斜,多的一面就是人性的體現。

  • 8 # 徐無鬼

    個人認為,善與惡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

    如同老子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所以我認為,人性原本是“無”的,人剛生下來時,是自然的,是沒有人性的。

    但隨著生長環境的影響,大家才有了善惡觀念和為人處事的方法

    大部分的人變成了既善既惡。其中的善,來自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惻隱之心,惡來自於我們自身的慾望過剩

    惻隱之心大過自身慾望,那便可能成為一個大善人。自身慾望大過惻隱之心,那就淪為了物慾的奴隸,是有可能變成大惡人的。

    總之,善惡是每個人身上都具備所有的兩種特質,不是單一獨立存在的。

  • 9 # 黃建華9614願世界和平

    分析人性是一個很複雜的範疇人從小出生以及生命中蘊藏著靈性。人與人有區別有基因不同:各樣環境中成長生物!我大概講一下人不知人內心?只看表面?只能用人行為分析,人是個體生物,人不通過語言行為教育人還有本質特性,稱人性是正常與不正常?從小到大經歷,任何人只能看他表面,人性(善惡)二字難的從人分別出來。人性行為舉止什麼樣環境和學習使人的善惡張揚暴露:人性善惡是人需要做出事來用於人本質處理符合人性,與不符合人性?它不顯出來看不到的人性善惡?人怎分別善惡呢?人人看人看表面,神看人看內心。人是懂的自私的動物。有隱惡揚善本能。取於需要時使出來:感受物件會有體會就是有舒服感覺美好溫柔語言等!如不防一些犯罪人對女性的愛慕佔欲讓其不防備之時毀滅女性一生此時刻全暴露惡性?這是人性一個覌察點案由分析。人不不斷謹慎謹惕現代社會複雜性人與人職業,學業各種不同場合真假人性善惡看不出來例如有夏天到來男女身體變化!人性男女接觸荷爾蒙的現象男性突然覺的如何對自己興奮處理找到美麗好看女性進行興奮發狂的惡性讓其對方接受。有的不能忍受想報案又怕失去自己貞操等。社會是人生戰場。以及人生舞臺每一個都有不同經歷!人世間最難相處是人?因為人是變化的?

  • 10 # 常人愛對149117326

    人性用四個詞來形容吧:自私➕貪婪➕善良➕自律。

    人啊!就在這四個詞裡面輾轉、折騰著。

    人都是自私的,在國際為國家,在國家為地區,在地區為自家,在自家還為自己,這真是好玩,形成了一種本能遊戲。如果不自私就可以沒有國家之分,如果不自私就不會有恩怨和爭鬥。

    除了自私還有貪婪,永不滿足,“做了皇帝還想外國”。人如果真的沒有貪婪之心,真的那麼容易滿足,可能社會就沒有多大的進步了,就沒有像今天這麼文明,發達的人類了。

    人類本身是善良的,包刮各種動物也是善良的,說老虎吃人,吃其他動物,其實也不是凶惡的本性所驅使的,它的目的不是為了傷害對方,只是為了自己生存。如果有人長期給老虎餵食,老虎也不會去傷害羔羊。

    人與人差異很大,善良的程度也不一樣,自然又有了善惡之分。

    還好,人會自律。不然社會將會一片混亂,永無寧日。所謂自律就是受文化、教育的影響,受道德、倫理的束縛,把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剋制住了,沒有去隨心所欲。

    人很聰明,知道物極必反,所以適可而止,便產生了“知足常樂”一說。

    這就形成了人類社會的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發展。

  • 11 # 正娛

    所謂人性,可以理解為人的本質屬性,做為高階動物區分於低等動物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其中包含有真誠、善良、正直、熱心、愛人、高尚、無私等優秀屬性。也包含了嫉妒、虛偽、貪婪、媚俗、歹毒、凶惡等許多不好的屬性。對於人性本來是善是惡,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來看!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慾望,不擇手段,惡行慢慢,最終走向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種個例通常還會被媒體曝光,隨著此類社會問題的曝光率增加,就會讓普通大眾覺得人性充滿了骯髒和醜惡。這只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思考。

    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善”,因為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每一條都是從”善“中汲取出來的。如果社會上的人類都是惡人,他們之間就沒有了合作,沒有了溝通,沒有了的愛,人類就會失去生機,最終走向滅亡。

    我們因為愛,出生,我們因為愛,死亡,這一切都是“善”的表現,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思想,最後我們都不希望帶著惡意離開這個社會,不是嗎?

  • 12 # 使用者1669576838011

    人之初性本善,善惡也是相對的,人從母親臨盆就是惡,母親萬般痛苦把你生下,難道這不是惡。本應性善不給母親痛苦順利降生,為何那樣痛苦,為母又那樣心甘情願,這就是善惡的相對性,我看世上沒有絕對的善,也並非絕對的惡,有時在作惡中才能體現善。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個道理。

  • 13 # 蘇晨晨

    什麼是人性?人的本性是善是惡呢?

    所為的人性,就是一個人品行和道德善惡的總稱。

    那人的人性是本來是善是惡呢?

    人性的善惡,是隨著她所處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如果處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下,由於人性本能的原因,為了生存,人性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最起碼得變化到,適合她生存,和生活需要的程度。

    這裡舉個例子,一個惡人要致一個善良的人與死地。那麼,這時候,這個善良的人,為了生存,由於人性本能的原因。那就會不再善良,為了生存一定會奮力還擊,或者致對方於死地。這就是人性善惡的標準。

    所以,人性的善惡是由生存環境和生活環境所決定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善良不會終生善良。一個惡人也不會終生可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胎多胎福利滿滿,送錢送房,為什麼國民還是不願意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