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凌說史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春節的含義:

    辛亥革命後,為了與西方接軌,開始全面推行西方曆法(即公曆紀年),但同時兼行本土夏曆(即常說的農曆),兩種曆法時間是不一致的,就會出現兩個“新年”。

    雖然“春節”一詞是辛亥革命後發明出來的,但以前人們也是過“春節”的,只是叫法與今天略有不同(這點要注意!!!!),大多數時候是稱之為“歲首”,即一年中的第一天。而且每個朝代“歲首”的日期也不盡相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冬季十月為正月,即冬季十月一日為“歲首”;漢初沿用秦制,漢武帝時為節氣指導農事之用,將原先秦制改為一年十二個月,以正月初一為“歲首”。之後,夏曆進一步得到發展,1970年正式更名為“農曆”,並沿用至今!

    “歲首”或“春節”的慶祝方式:

    作為新一年的第一天,“歲首”(或“春節”)意義十分重大,這也使得人們會採取各種各樣方式來紀念。

    漢朝時期有在“歲首”祭祀的習慣,如東漢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

    魏晉時,形成除夕夜守歲的習俗,各家親戚好友一起喝酒、吃菜、談天論地,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唐代時,已有新年初一拜年的習俗,而且拜年還挺講究的,要有“拜年貼”,有點類似如今拜年帶禮物,不能空手而去。

    宋代時,火藥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鞭炮被廣泛應用於慶祝新年中,除夕、新年放煙花爆竹成為傳統。

    明代時,迎接新年的方式更加多樣化,而且處處透著美好寓意的味道,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都已經盛行。

    清代時,過年徹底成為一個傳統,甚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皇帝要賜福給大臣,平民百姓也熱衷於猜燈謎玩樂!

    結語:至今,“春節”已經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其隆重程度全球少見,常見過年方式有:祭祀、守歲、拜年、發壓歲錢等等。不過,我倒是覺得如今“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長大了,還是因為西方節日的衝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粉出現結塊、有異物時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