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元芳有看法

    我們經常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說的就是家庭原生教育的問題,一個和諧且充滿笑聲的家庭肯定不會出現如此極端的行為,倒是那些父母性格暴戾,蠻不講理,家庭氛圍極差的才會如此。而且可以肯定,孩子父母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和諧,屬於那種動輒吵架鬥嘴,甚至動手都司空見慣的人。

    孩子打父母,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意識當中,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用我們的老話講這叫“傷天害理”,是杵逆的最高表現,一個人敢於打母親,起碼說明在他內心已經沒有了父母尊大的基本認識,這和孩子大小沒有關係,這是日常教育的最根本。

    家庭教育是樹根教育,沒有好的根系你如何給孩子好的養分呢?自己本身就一身的壞毛病,你如何去管理和教育孩子呢?所以還是認真審視父母的行為吧。

  • 2 # 大雁75885

    我一直主張有必要時應該給孩子一定的體罰,讓孩子有深刻的肌肉記憶。我相信有五花八門的辦法,最有效的就是立下硬性不可逾越規矩。聽起來不太合理但就是有效。

    孩子打母親注意三個方面可以杜絕。

    第一,孩子第一次出手打母親時就要給予嚴厲的體罰。孩子打母親可能是本能反應,他們會覺得這是有效達成目的方法,或者是平等反擊。所以第一次就要杜絕掉。打成習慣就不太好改。

    第二,最好是父親來處理。我家兒子在四歲時打他媽媽,我過去制止時他說這不公平為什麼媽媽可以打我而我不能打她。我對小傢伙說,媽媽打你是因為你剛才犯錯了,媽媽是你最應該尊敬的人所以你不能打她。不過我們可以跟媽媽說一下可不可以用其他方法不要打你。但你剛剛打了你的媽媽,所以爸爸要懲罰你。你覺得打幾次手掌你會記住媽媽是你一輩子都不能打的人?小傢伙說3次(那時候他說3次就是很多次的意思)。我真的打了3次,打的有點重,小傢伙坐在我腿上哭了很久。

    第三,不用情緒用規矩。用情緒孩子只能感受到情緒,用規矩對孩子未來很有幫助。

    孩子有些行為一次就要改掉,沒有商量的餘地。

  • 3 # 近視弱視研究所褚老師

    孩子能動手打母親,也別急著去怪罪孩子。這應該是這個家庭的教育出了問題。

    首先,孩子能打母親,就是在他心裡認為打母親沒有什麼不對,誰讓孩子形成這樣的思想的呢?有可能是在這個家庭中,作為父親的那個人就不尊重母親,對母親有家暴現象,而且是經常性的,才讓孩子心裡有了這樣的認同。再有就是有可能家長的過度溺愛,特別平時孩子有個什麼不如意就怪在物品身上,或者長輩身上,比如碰到凳子了,家長就摔打凳子,哪個家長惹孩子不如意了就說打這個,打那個,以此來哄孩子的,那這樣下去,在孩子的心裡就是誰惹我不高興了,誰弄疼我了就可以打誰。這裡面不僅包含了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在其中。所以,出現孩子打家長的現象後,家長一定要開始尋找原因,反思自己的不足甚至過錯的地方。

    找出原因以後就要開始制定以後的方案了。如果家裡有家暴的,抓緊時間改,如果有溺愛的也要認清楚。然後開始給孩子慢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裡。讓孩子知道怎麼樣做才是正確的。不要溺愛也不要太嚴厲,能跟孩子成為朋友是最好的。能相互尊重,相互幫助。

    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廚師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