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彤彤的媽咪a科學育兒

    古人調養身體,治療疾病比較善於運用艾灸。《扁鵲心書》中記載的扶陽法:艾灸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

    《神農本草經》裡也說:“艾草有溫陽,暖宮,除溼,通筋活血的功效”。

    現在孩子的體質,普遍內熱重。因此在艾灸的使用上一直存在爭議。但現在的孩子也普遍存在過多的使用抗生素,過多的輸液,在很小時候免不了口服過苦寒之藥,所以孩子的體質肯定也夾雜著寒邪。

    寒則溫之,是艾灸的強項!對於小兒寒咳,艾灸往往有奇效。午夜12點為子時,陰寒之時帶動體內的寒邪,外在表現就是咳嗽。

    推拿調理可取溫陽散寒,健脾益氣的穴位,之後可點揉、艾灸肺腧穴3分鐘,一般當天夜裡就會見效。

    中醫認為,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小兒日常保健可選艾灸身柱穴,不僅能提高抗病能力,還能促進大腦發育,增強智力。

    《養生一言》說:“小兒每日灸身柱,可保無病”。不過小兒是稚嫩之體,艾灸時間不能過長,3-5分鐘/次,1-2次/周即可。

    孩子多大可以施灸?

    體質虛弱的,從6個月就可以了。不僅可促進生長髮育,還能預防各種面板病。艾灸時選身柱穴加肺腧穴,這兩個穴位被日本醫學界稱之為“小兒百病之灸點”。

    在中國古代醫書中特別提到,30歲以內的不能灸足三里,會使胃熱循經上行,損傷視力。這種說法可供參考。

    家長在給孩子艾灸時,可避開足三里,只取身柱+肺腧二穴即可,看看效果如何。建議找專業人員操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乳期間媽媽可以用化妝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