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師任葦
-
2 # 使用者POPLJL0806
選擇輕軌或地鐵為交通工具上下班,很正常,為什麼會有人嘲諷這件事?稿不懂是基於什麼心理?
交通工具主要是以舒適,安全,便捷,迅速為主要依據,而地鐵,輕軌完全具備這些條件,所以很多上班族,即便有私家車,也不會選擇自己開車上下班,兩者的利弊得失,一比便知。
由於城市人口越來越集中,所引起的副作用就是城裡的住房,供不應求,導致房價水漲船高,不僅買房給上班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即便租房,在城中區,也不便宜,大眾運輸的興起,使得很多上班族,為了減輕購房,租房的壓力,會選擇偏遠的郊區,靠地鐵站附近居住,如果自己開車,在早,晚高峰時段,往往會堵車,偶遇交通事故,更是寸步難行,到了辦公室附近,尋找停車位也是件煩心事,如果亂停車吃一張罰單,豈不更慘?一輛五人座的車,多半隻有車主一人,或者夫妻二人帶一個小孩,開車時安全得自己掌控,不敢分心,既耗時又耗油。搭乘地鐵,自己完全不用傷腦筋,既安全,又沒有紅綠燈,儘可在行駛中,閉目養神,玩玩手機,每個月還可以節省不少汽油錢呢!何樂而不為呢!
蘇格拉底言:當你低下頭,就學會了謙卑!
一個社會,所有的人都在拜金炫富,就離滅亡不遠了!
眼巴巴地盯著他人的豪車,酸溜溜地說:“誰稀罕!”那是心理學上的“酸葡萄心理”!有卻能主動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那是環保♻️!
房子再大,我們也不過五尺之軀,只睡得下一張床;說到底,車子再豪,不過就是代步工具!
人使用工具,初心是為了結約時間,提高效率,如果本末倒置,把工具當作炫耀的資本,豈不是“為物所役”?
人便成物的奴隸,才真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