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消業人
-
2 # 任我行162458367
比熱容越大,物體的吸熱或散熱的能力就越強,反之亦然,地球上的熱量主要來自於太陽的輻射,地球在吸收熱量的同時也輻射熱量,
太陽以短波輻射給地球加溫,大部分被地球吸收,地球以長波輻射散熱,大部分被大氣層吸收,這樣產生一年四季的氣溫變化,若地球上的物質比熱容都低了,其實就是吸熱與散熱是否平衡,如果收支仍舊平衡,便能維持現狀,若不平衡了,溫度便會發生變化,
這個不太好評估,先假設一個平均的地球,世界,當比熱容低了,溫度是會高,但溫度高了,對外熱輻射會增強,而且熱輻射是與絕對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的。因此,會在比意向中的低的溫度下建立熱平衡。
具體還不能簡單說,以上只是個平均大略的說法。
根據熱力學定律1,太陽給的能量就那麼多,吐出去的也得那麼多。但由於不同換熱機制的換熱係數,不同物體之間的換熱量不同,最終接近熱平衡後,導致它們的溫度不同。比如,夏天,柏油馬路肯定是比水錶面溫度高,水因為蒸發作用溫度會低,個別的表面對太Sunny吸收的少,而紅外熱輻射部分吐出的卻不少,因此溫度也不會太高。而所有物體,只要不在真空下,還會與空氣對流換熱,也有把溫度拉平的趨勢,不像在衛星等左真空下的物體,正面曬很熱,陰面得不到太陽加熱,卻向太空輻射熱量變得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