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這種東西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培養古風氣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你花足夠的時間和經歷,如果只是一時興趣,那還是請你從我的答案裡面退出去吧!
我覺得最重要,你要從心底裡喜歡古風,這樣在你接觸到古風時才不會排斥。
以我自己為例,我就是一個古風迷。
從小我是比較喜歡各種古風的事物,我經常會讀和抄寫一些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當然初高中的時候散文駢文一類的除了課本中的,其他的倒是不太讀,畢竟當時的文學修養還是差了一些。
聽的歌基本上都是古風歌曲,像音訊怪物的鳳求凰、冬子的奉君書、河圖的第三十八年夏至、雙笙的故夢、小魂的花滿樓,以及少司命的各種古風歌曲。純音樂的話我也是隻聽古琴古箏談出來的。我的音樂裡面一共有三百多首歌,古風歌曲的數量也在三百首以上。
初中的時候,大家都會看什麼青春校園系列的言情小說,像什麼《秘果》之類的。但這些,我是從來不會看的。我看的大多都是古風題材的小說,我最喜歡的就是九鷺非香的文,還有《東宮》之類的。
所以從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就是因為極度的熱愛古風系列的東西,所以導致的是,我的同學們凡是有關於古風方面的東西都會找我交流,給我送的禮物也都是偏古風的書籤、簪子等。而我自己,在上大學之前喜歡古風已經喜歡到偏激的地步了,當時的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中國文化是最偉大的(這個想法是有問題,不可取),我在大學之前,聽的歌看的書連我的摘抄本都全部是古風相關的東西。就連我喜歡的漫畫動漫都是國漫裡面偏古風系列的。當然,這些導致的唯一結果就是我高三畢業報志願的時候過於頭鐵,只報了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現在在中文系就讀,喜歡詩詞或者和古風相關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私聊我)
在我打完上面的答案時候,看了一眼我的桌子。桌子上擺了七本書,除了一本《失樂園》以外,剩下六本是《人間詞話》、《納蘭詞》、《中國曆代詞曲賞讀》、《中華詩詞選編》、《中國古典文獻學》以及一本《中國文化要略》。所以,這大概就是我選擇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吧!
(拍照證明我說的都是真的,請忽略那本四級詞彙!)
氣質這種東西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培養古風氣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你花足夠的時間和經歷,如果只是一時興趣,那還是請你從我的答案裡面退出去吧!
我覺得最重要,你要從心底裡喜歡古風,這樣在你接觸到古風時才不會排斥。
以我自己為例,我就是一個古風迷。
從小我是比較喜歡各種古風的事物,我經常會讀和抄寫一些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當然初高中的時候散文駢文一類的除了課本中的,其他的倒是不太讀,畢竟當時的文學修養還是差了一些。
聽的歌基本上都是古風歌曲,像音訊怪物的鳳求凰、冬子的奉君書、河圖的第三十八年夏至、雙笙的故夢、小魂的花滿樓,以及少司命的各種古風歌曲。純音樂的話我也是隻聽古琴古箏談出來的。我的音樂裡面一共有三百多首歌,古風歌曲的數量也在三百首以上。
初中的時候,大家都會看什麼青春校園系列的言情小說,像什麼《秘果》之類的。但這些,我是從來不會看的。我看的大多都是古風題材的小說,我最喜歡的就是九鷺非香的文,還有《東宮》之類的。
所以從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就是因為極度的熱愛古風系列的東西,所以導致的是,我的同學們凡是有關於古風方面的東西都會找我交流,給我送的禮物也都是偏古風的書籤、簪子等。而我自己,在上大學之前喜歡古風已經喜歡到偏激的地步了,當時的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中國文化是最偉大的(這個想法是有問題,不可取),我在大學之前,聽的歌看的書連我的摘抄本都全部是古風相關的東西。就連我喜歡的漫畫動漫都是國漫裡面偏古風系列的。當然,這些導致的唯一結果就是我高三畢業報志願的時候過於頭鐵,只報了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現在在中文系就讀,喜歡詩詞或者和古風相關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私聊我)
在我打完上面的答案時候,看了一眼我的桌子。桌子上擺了七本書,除了一本《失樂園》以外,剩下六本是《人間詞話》、《納蘭詞》、《中國曆代詞曲賞讀》、《中華詩詞選編》、《中國古典文獻學》以及一本《中國文化要略》。所以,這大概就是我選擇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吧!
(拍照證明我說的都是真的,請忽略那本四級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