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淺一笑有酒窩

    學書法需要堅持每天練習,每一筆、每一劃都要仔細琢磨,勤學苦練。《蘭亭集序》總共21個“之”字,每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而且真跡每個字大約和銅錢那麼大小,多有寫錯塗改的字。這是書聖王羲之酒後一揮而就的作品,酒醒之後想謄抄一份,結果多次達不到之前的氣勢磅礴和從容嫻和,於是他想這是自己書法的鼎盛時刻,逐留存該作品以傳世。《蘭亭序》記述了書聖王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的盛遊之事,全篇327個字,一氣呵成,乃天成佳作。

    《蘭亭序》不愧為博涉眾美的經典之作,讀其文,賞其書,品其趣,是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蘭亭序》筆法偏重骨力,剛柔相濟,點畫凝練簡潔,筆法及書寫技巧體現無數變化,每個“之”字各不相同。

    我臨帖首先練習一個偏旁部首,觀察學習每個字的偏旁部首的變化;再是選擇相同的字在字帖中的變化;然後開始臨帖,從看著字帖臨,再到不看字帖臨,再到自己靠記憶臨帖。總之,書法沒有捷徑可走,唯有練習字帖,但也要“當隨時代”,在繼承中創新。

  • 2 # 夢境模擬

    第一次臨蘭亭,能寫到這樣,可見題主深厚的功底,真的很佩服題主。

    要說寶貴意見,本人甚至都不敢提了,在題主面前無疑是班門弄斧。但是還是嘮叨一些,希望有些幫助,大家共同學習。

    首先是蘭亭本身的問題,蘭亭序整篇都一反書法常態,多以尖鋒入筆,鋒芒外露,這一點和右軍本人其他作品明顯不符,也容易把臨習者帶入歧途。

    題主卻明顯沒有此問題,可以看出您本身就已經有很深的功底。但個別筆劃有點過於遲滯和厚重,少了蘭亭的一點靈動。

    第二是每個字的處理,明顯不如原帖精緻,細節處理有待優化。但這也未必是什麼缺點,只是看題主的字猜測,題主的年齡,哈哈,題外話了,總感覺比較老到,有一些您自己的特色。

    第三是章法問題,行與行之間,您寫的略寬了一些,整篇看起來,有點鬆垮,不如原帖緊湊。

    第四,個別字處理的還是有問題的,比如“清流激湍”的“湍”字,“或取諸懷抱”的“或”字,“信可樂也”的“樂”字等等,還有進步的空間。

    總體來說,題主功力頗深,還這麼謙虛,真正值得我們學習。其他的我實在是點評不了什麼了,因為題主水平本來就比我高,我囉嗦的那些,估計您早就知道了。

    我就把您的臨帖和原帖(馮承素版本和定武版本)三者放在一起做一些對比,供題主參考,學習,希望對您有幫助。

  • 3 # 細雨微風西嶽天

    這位筆友寫得挺不錯。首次好比人生的呀呀學語,蹣跚學步。蒙朧入世,眼裡萬般皆美好。有如一一“這世界我來了”般清純入世,舞我心聲。說實話你的首稿比我第一次強多了。我因緣喜歡上了書法,從此便不離不棄。但我僅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所言量輕無傷大雅,在此只表述一下個人看法。蘭亭序是書聖的曠世傑作,輝煌如日,我輩只有仰觀的份了。但從中我個人感悟到了這些心得。首先得看篇,全域性,要章法奪目。這猶如美玉奇珍,佳人仙衣,先攝l心魄一眼終生。想大氣穩重如山河,飄逸靈動如仙女得慢慢來悟。功夫到了就會整篇渾然天成,且有虎頭,豹眼,鳳身,龍尾的效果了。二則筆法是字的主心骨,要嫻熟穩健、力透紙背。每個字都個個靈秀不呆,不墨守於一形而無變,如“之”字的玉珠落盤滿眼亮。最後我想說得是書法的主體還是人,一個書者的性格丶胸襟和見識自然會決定一件作品的高低。至於其它不想多言了。

  • 4 # 夢想人生星辰大海

    《蘭亭序》是魏晉詩聖王羲之流傳千古的稀世珍品。千百年來不斷被文人墨客競相臨仿,可謂一部″聖經”般的文化歷史瑰寶。早有傳言說,這篇名垂千載的傑作

  • 5 # 嵩中劍

    我雖然不會寫毛筆字,但是我喜歡字,也喜愛收藏字,從整體看作者己用心良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得很好、有功底,希望看到您更多的文筆展現給大家。

  • 6 # h國泰我安

    謝謝!臨者模仿也,就像走路,將自己的身形腳步形,硬去改變成另一個人的形狀,是要費很大勁的,稍有不慎就要回復到自己原來的樣子,我個人認為你能臨摹到這個樣子就已經很好了,但是,仍需繼續努力,加油!祝你成功!

  • 7 # 李門德哈啦

    第一次臨《蘭亭序》,不等於你沒有書法功底。總體上看臨的還是不錯的。我們通觀《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無一不是在特定的環境下,一種發自內心的表達,情景交融,神韻天成。

    搞藝術沉下心來,不能有半點輕浮之心。趙孟頫上百上千遍的去臨《集字聖教序》、《蘭亭序》,潛心研究魏晉書法大家,最後擁有極高的藝術成就。我輩雖不能與其相提並論,但他們的刻苦勤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最後祝你學習快樂。

  • 8 # 張博玉書畫

    第一次臨寫蘭亭序,效果是真的不錯。說明您還是有很好的行書基礎的。“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字字精到,筆筆精彩,唐以來,還寫行書之人,沒有不臨習的,但很少有人能學出個子醜寅卯來,為什麼?古往今來,習書之人大多心氣太高,一上來通臨,不錯,再臨,不錯,又再臨,還不錯,如此三五個月,字無百日功,應該小有成績,離開“蘭亭集序”再寫,一片茫然,於是乎,“蘭亭序”束之高閣。

    我也一直想臨王羲之法帖,尤其是“蘭亭序”。可是不敢動筆,偶爾臨一通玩玩,試試手感而已。真要取法,必須平心靜氣,每日三五個字的臨習,研究,分析,感悟,學習王羲之,不要去記字形結構,你記不過來,比如“之”字,肯定不止100種寫法,你記它三五種寫法,肯定不夠用,關鍵是研究分析王羲之的用筆結字規律,掌握了這個,你就是寫的不像王羲之,別人一看,學王羲之的!你才真的學好了王羲之。

  • 9 # 鬆峰墨人

    我自學書法已經有5——6年了,其實行書我也是很喜歡的,但我卻唯獨更喜歡草書。《蘭亭序》我看過很多篇,但我卻從來不曾下筆臨習過,也許是因為他的筆法太精妙了,也許是因為他是天下第一行書。

    一、您第一次臨《蘭亭序》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了。我看您的整體佈局還不錯;有些特殊的筆法您也注意到了,例如“欣”、“不”這倆個字最後一點的隸書筆意等,別的我也就不一一舉例了。

  • 10 # 瘦馬西風

    線條沉穩厚實,不錯,控筆還是蠻好的,但假如兄遇到有格局的專業的書法老師,他是肯定不會讓你先臨寫蘭亭序的,蘭亭序的字勢,筆法線條只能代表右軍書風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蘭亭序大多作為地方老年大學養生書法首選用貼。原因可能是名氣太大,字形比較優美,入筆的筆法更加與現代人的自由書寫筆法相近,尖入筆法多了些。

    要想真正一窺魏晉書法之堂奧,建議從智永千字文,萬歲通天帖,右軍墨跡範本甚至書譜等開始。這幾個帖子裡把魏晉筆法基本都包含的差不多了。

    以上僅為個人意見,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 11 # 墨瑜書齋

    第一次臨寫這樣的效果不錯了,如何想臨得更好可以瞭解以下三個祕密。

    第一個祕密:橫劃直切入紙,不要回筆逆藏。

    回筆藏逆這種筆法,通常是對楷書而言的。如果寫王羲之的行書還執這種筆法,那草書神逸飄動的感覺一點兒也寫不行。當然,你看到《蘭亭序》時,也感覺王羲之下橫劃筆,一般不回筆藏逆,道理是懂的,但行動起來,難免受楷書積習的影響,總是不經意地起筆就來個回逆,結果把草書的靈氣一下給弄沒了。所以建立初習者在臨《蘭亭序》時,先拿筆在空白紙上“輕戳一氣”通過輕戳的動作,把楷書橫劃回逆的習慣給壓制一下,感覺壓制到位了,手腕不再受回逆習慣的控制了,再去臨《蘭亭序》起筆就能得飄逸。

    第二個祕密:注意結體的“歪斜”氣。王羲之寫《蘭亭序》為什麼總是生龍活虎,十會動躍的感覺?除了筆法飄逸的功法,還得益於結體的變化多端。王羲之寫《蘭亭序》基本上沒有一字是自上而下端正結體的,總有突、縮、出、收的現象發生,每一個字的重心,都不在同一條縱線上,上傾下出,左擺右搖,通過字型重心的多姿變化,收穫書跡的靈活多動。所以初臨《蘭亭序》一定要看透這個祕密,不要把每個字都寫端正,寫端正的,距離《蘭亭序》的距離就非常遠了。或者說就是寫死了。

    第三個祕密:叉筆、錯筆、誤筆不要臨

    《蘭亭序》是急就成章,其中難免有錯筆、誤筆,甚至有塗改現象,這此東西,本質不是書法,但是後來把《蘭亭序》給神化了,不能正視《蘭亭序》筆法字跡的錯誤,甚至把錯誤也弄成了神蹟,這就沒有必要。錯誤就是錯誤,敗筆就是敗筆,後人臨寫,實事求是最好,避免臨他的錯誤。當然,筆畫中的散鋒也叉筆,都是偶然而生的東西,不要在這些偶然事件上下功夫,免得費時間,耗光陰。

    好了,掌握了上面三個祕密,再去臨寫《蘭亭序》入門就快了。試試吧。

  • 12 # 芃芃豆DU

    對不起,我是一名書法外行,提不了寶貴專業的建議。據說蘭亭集序是作者酒後所寫,整篇文字一氣呵成,行雲流水,無拘無束,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作者酒醒後自己都很驚訝!

  • 13 # 看看品說

    人們常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臨前前人之作時,應該理解當時歷史背景,以自身代入想象歷史環境,體會到作者創作心露歷程,融入自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14 # 愛嚼學習論的綠水青山

    作品中有許多筆畫不是難《蘭亭序》的,你臨過其他字帖,因為有歐陽詢的、有唐伯虎的、有蘇東坡的。

    許多筆畫不是難《蘭亭序》的,你臨過其他字幅,有歐陽詢的、有唐伯虎的、有蘇東坡的。

    你比我強多了。我寫了幾十年的字,都不落版也不成體,莫非沒臨帖的緣故?

    朋友,你的書法我很喜歡,祝你前程似錦!

  • 15 # 止風而靜

    你好!我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蘭亭序是中國書法界公認的經典之作,很多書法大家與愛好者都以攻克它,研究它為基準。

    對你臨摹的作品,經行了觀賞,優點是基本功很好,能夠把第一臨寫的作品發出來讓網友愛好者點評交流,這一點值得大家學習。現就作業中的‘永’字,提出個人觀點:1.點,不夠厚重,有點飄;豎有點弓背,不挺拔;2.橫撇的橫與堅勾的連筆勢的夾角不夠開,橫顯得短了,造成整體學有點縮,不大氣,過於內斂。王義之的書法是比較狂妄,但不失章的,順手拈來,又不失循規蹈矩!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6 # 手機使用者於長琉

    看你臨的蘭亭序還沒有抓住字帖的要領。首先還是要反覆讀帖,對每一個字的具體寫法要做深入細緻的分析,筆畫的體按變化,筆畫的特徵,結構的特點,更要看明白通篇的章法佈局,還有寫字時上下字間的連貫和呼應關係。以及用墨濃淡變化。這些都得注意練習。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上擺,上下互相之間也沒有聯絡,這是練習書法必須把握好的問題。

  • 17 # 先驗哲學

    第二張圖的右邊第一豎排向左傾斜,影響了整體的佈局和美感。看了下之字,也是各具特點,體現出了作家深厚功底。個人評價作家行書出類拔萃,但是要成為書法家還要更上一層樓,感覺缺少個人的氣質和特質、個人的靈魂。看王羲之的蘭亭序,渾然天成,揮手既成,感受到王羲之的灑脫快意,豪情萬丈,胸有塊壘在字上體現的淋淋盡致!也希望作家早日成為書法家,傳承發揚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

  • 18 # 小初的書聲影像

    首先支援一下題主,能將《蘭亭序》臨寫成這般已屬不易,看得出來是經過經年練習的,有一定的書法功底。不過,建議題主能夠注意以下問題,相信定會再上層樓。

    一、字與字之間缺乏筆鋒、筆意上的呼應

    我覺得題主在書寫上可能過於重視“形似”了,可能題主太想臨摹得“像”了,因而不知不覺間忽視了筆鋒、筆意間的呼應,因而整幅作品給人的感覺有些“呆板”,字是寫得像了,但卻少了行雲流水之感。

    二、《蘭亭序》的美是由內而外的,觀者看到的不僅是書法的字型美,更有書法的韻味美。

    建議題主可以多體會字帖背後的故事,將外在的“字”與內在的“情”融匯起來,寫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會透著韻味。

    以上建議謹供題主參考,班門弄斧,還請海涵!

  • 19 # 美文書法共享

    但是,《蘭亭序》是第一行書,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成就,全面而深刻地體現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成為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驕傲。這篇《蘭亭序》就充分體現了以上特點。

    所以,我提個小小建議:要想學習王羲之書法,先練練《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再練練王羲之其他作品,最後練《蘭亭序》。其中的道理我就不闡述了。相信你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高度。

  • 20 # 二師兄吃瓜

    首先,此份習作字的臨寫方面沒有達到原帖的標準,點畫之間,書寫還十分隨意。我們知道,臨帖要先求形似,進而再求神似。這幅習作的許多字的基本筆劃尚不能脫離自我的寫字特點,與形似相去甚遠。如:“永、年、暮、有、引”等字。

    其次,字的間架結構臨寫只略具其形,細究之下,錯誤行多。如:“亭、稧、長、茂、暢”等字。

    再者,通篇習作氣脈不通順,作為行書,字與字筆劃之間甚少呼應,字如串珠,顯得很散亂。

    總體來看,此篇習作,作為頭一次臨寫,能達到這種水平,值得鼓勵。作者宜勤練基本功,從字的筆劃和間架結構著手,務求形似,這樣才能夠在不斷地臨寫過程中,逐漸地領悟每個字以至通篇作品的神氣之內涵。以上是我的愚見,請斧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到借錢不還的親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