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star
-
2 # 使用者8107780193034
時代不同標準不同,也就沒有百分之百準確定義,按書本教人育才說的,良好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死背教條去做,不靈活運用那這些學生就成書呆子傻逼,學生時代天真浪漫活潑青春,犯點小錯說過頭話了皮一下沒什麼,但原則性東西要嚴肅對待,如經常打人罵人不聽管教,校園暴力偷搶抽菸喝酒不重示學業等,必須制止教訓,關鍵是家庭感染力家教,有修養文明有文化好的家庭家長,教匯出來的學生基本不會錯,也與天生性格有關,在就是校園教育管理引導方法,學生青春期逆反心理障礙大,家庭學校要給於耐心正確心理引導雙管齊下,時常給孩子敲響做人做事學習警鐘,但不能嘮叨不閒或動用武力,抓住時機節點點到為止,現在文明社會教育有方,學生們的素質和人格都很好,極個別不算十個指頭伸不齊
個人認為這是偏見思維,每個人都不同,良好的心裡素質和健全的人格沒有一個標準定義的比如說以前打遊戲叫不務正業,教師叫三教九流,玩音樂叫流浪乞丐現在呢?遊戲競技都成為奧運會專案,老師成了高新讓人尊重職業,玩音樂的成了各種人明星偶像,所以說我認為可以以下幾點
其一心理素質是個心理承受能力和潛能的綜合體,就是說在學生的擅長領域,慢慢施壓,找尋合適的對手比拼,輸贏看淡,享受緊張的過程,但中途放棄重罰,要掌握分寸,
其二健全的人格一點要找個學生喜歡或崇拜或尊敬的人說幾句激勵的言語,也許話都一樣主要看誰說,他喜歡什麼就從哪方面入手,比如遊戲,小說 電影,萬事都有哲理,看如何引導,
其三莫要讓孩子成為你想要他成為的人,龍生九子每個都不同,每個都各領域非常厲害,為什麼,血統是強大的源泉(擅長領域)環境是強大的基石責任是強大的擔當
所以說不要想著改變,要走進他,再引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