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史趣聞

    李白的詩的文學性,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一個高峰,是別人難以企及的,即便是能夠和其相媲美的也只有杜甫一個人了。

    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叫做“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嗎?

    可見,李白杜甫的文章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可以說李白是無數個文學大咖都崇拜的物件,納蘭性德這樣的咖位是沒有辦法給李白比的。儘管說我也很崇拜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是清朝初期的人,他的詩詞的文學水平,僅僅是清朝整個朝代的一個高峰,和李白中國歷史上的高峰,根本是沒有可比性的。

    李白的詩詞包羅永珍,很大氣,很有氣魄,把大唐的那一份昌盛與繁榮,都寫到了他的詩詞當中。

    但是,納蘭性德的詩詞基本上表達的都是兒女私情,都是很人間煙火樣的東西。

    要說杜甫寫的人間煙火的東西,也是不少。

    可是,杜甫為何能夠那麼偉大呢?

    因為杜甫的詩裡寫的是家國情懷,是對國家命運,是對人民命運的一種反應。正如很多人說的,杜甫的詩就如同一部唐代史一般。

    但是,納蘭性德的詩詞不一樣。

    納蘭性德的詩詞僅僅是體現在男女之間的小情小愛,格局比較小。

    儘管說納蘭性德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知名的。但是,他的詩詞的文學性和李白,杜甫比起來,就如同小巫見大巫一般。

    事實上納蘭性德的詩詞和李煜的風格有點像,但是,文學性上納蘭性德比起李煜來,還是差之千里的。

    不過,納蘭性德也就是活了30多歲就死了。

    他的感悟比李白、杜甫等人要少一些,對生活的理解要淺一些。

    可以說他在文學之路上,應該是可以走的更長更遠,也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但是,很遺憾是他英年早逝了。

    因為他太過於重情了,經常會思念自己的妻子,經常是多愁善感的模樣。他少了李白的灑脫,少了李白的氣魄。

    所以納蘭性德比不上李白,不過,納蘭性德同樣也是很偉大的,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才子!

    最後奉上納蘭性德的代表作: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2 # 超級進化夫子

    納蘭性德一出場,完全是主角光環,有才華,清朝第一才子!多金,長的帥,主要是一往情深啊!看看他寫的詩詞吧!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太美了吧,有沒有宋詞大家的情調和功力?再看看這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此一句當可流傳千古!

    小李子如果與納蘭性德相比,一定會被秒殺!

    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授一等侍衛銜,多隨駕出巡。

    可惜,“他是貴胄,是才子,是情種。他的初戀、正妻、續絃、小妾,四個不同的女人,帶給他四段不同的愛情,他卻“情深不壽”,英年辭世。他就是耐人尋味的納蘭性德。”

    李白,耳邊響起李榮浩的歌……

    華夏星空最耀眼的星,大唐盛世最紅的才子 ,杜甫高適都是小迷弟,一起採仙藥,尋仙人,煉仙丹,浪漫吧!賀知章眼中的謫仙人,楊貴妃研磨,高力士脫靴,狂吧!劍術天下第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喜歡這首詩: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美中不足,缺少一段美好的愛情!

  • 3 # 雲中龍211

    納蘭性德和李白相比,當然是李白的文學水平更高。

    納蘭性德的詩詞,在性情中,存在著一定的豐富內含,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賞識。但他與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無法論高低的。

  • 4 # 魁書

    不知道問這個問題的題主是不是認真讀過他們兩個人的作品?

    如果單純從文字技巧角度,這是沒有可比性的。風格完全不同,年代相差將近千年,兩個人都把各自擅長體裁的文字運用的爐火純青。這就好比問華山和蘇州園林哪個更好看?沒法回答。見仁見智的事。

    但是如果從文學成就文學水平來比較,兩個人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錢穆說過,古代中國有四大文學家,屈莊馬杜。就是屈原,莊子,司馬遷,杜甫。錢穆大師有他的評價體系。個人認為他有點偏心眼。我認為他忽視了李白。就詩歌這個領域,在中國古代,有三個頂尖人物,即詩祖屈原,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撇開屈原和杜甫,單說李白。

    李白是盛唐最偉大的詩人。可能有人會說,杜甫呢?杜甫是跨越盛唐和中晚唐的詩人。這個話題在此不談。還是說李白。李白詩歌可以說是集大成的。他繼承了自初唐以來形成的順暢自然的語言風格,並且將這種風格發揚到極致。他的絕句和樂府詩,歌行體最能體現出這種風格。除此之外,李白還有一個大本事,就是把,詩,文,賦結合在一起,創作出驚世駭俗的作品。最典型的就是《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這樣的詩,不受語言,格律,文體的束縛,天才發揮,真是讓人歎為觀止。杜甫評價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極為恰當。賀知章讀了李白《蜀道難》,讚歎他為謫仙人。李白詩仙稱號也就由此流傳。

    李白是宗師級的文學大師。有繼承,有天才的創造性開拓性。這樣的人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而李白的作品又達到了古代詩歌的頂尖水平。能與之媲美的,不超過一巴掌。

    再來說納蘭性德,他的詞在明清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他的創作也只是宋詞的餘脈,雖然語言技巧,情感抒發有其獨特之處,但是仍舊沒有超過宋代的大家。文學大師的兩個標準,同時代同領域最高水平,能創作出前無古人的作品。這兩點納蘭性德都是有差距的。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不?

  • 5 # 大力牛魔王

    哈哈哈。。。這倆哥們,老牛熟悉,都是“富二代”,前世都曾和老牛在一起喝過酒。不過,那都是很久遠的事了,已經有幾百上千年了。。。先說納蘭性德,出身名門望族,父親乃大學士納蘭明珠,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的五女,其曾祖父的妹妹嫁給努爾哈赤為妃,是皇太極之母。再講李白,《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武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即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族弟。。。下來說說這倆渾小子詩詞水平造詣如何?大家是不知道呀,李白這小子狂呀,狂的都沒譜了。他是仗著天下都是他們李家的,李唐又闊綽。便天天在自媒體上吹噓李唐的山是天下最美的山,李唐的水是世界最清的源。總之一句話,中國的月亮是全宇宙最圓的,是天天變著花樣,用盡各種詞藻一天24小時不間斷廣播。實話講,好多老外都聽不下去了。據說,狀都告到李隆基和楊貴妃那兒了。可是,大家想想,能起作用嗎?不可能。一,李隆基也是老李家人,胳膊肘會向外拐?二,按輩分講,李白大李隆基兩輩,咋說?。故此,五湖四海眾友人一看,索性不說了。不但是不說,反而眾口一詞共推李白為“詩仙”。。。接著說說納蘭性德。這納蘭性德雖也是“金枝玉葉”,但是,性格卻與李白迥然不同。不同在哪?李白是天天手拎一瓶“茅臺”,喝得五迷三道,到處“讚揚”自家“比別家好”,從廬山瀑布講到巴山蜀水。而納蘭性德卻不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喜歡寫愛情。什麼“人生若只如初見”,什麼“風一更,雪一更,聒醉鄉心夢不成”。老牛估計,若放到現在,一年能寫幾首《點歌的人》,有兩把刷子。。。但是,這倆人如放在現在。按老牛思路,出名和他倆都是八竿子挨不著的事。為什麼?兩人均目空一切,自以為胸藏錦繡。是這樣嗎?還真不是,如今這詩歌最不值錢,倆人又沒其他生存手段。有人講了,可以投稿或在網上賣文嘛。老牛隻能大笑三聲,這倆人是這種人嗎?不是,大家說的是文壇買賣人。如此,老牛猜想,這倆人一定是懷才不遇,正為生存而奔泊。可唯有夜深人靜,面對繁星孤月,李白納蘭性德坐在陽臺小板凳上,一根一根抽菸,才會想到自已曾經也愛寫詩。。。

  • 6 # 飛龍在天9783

    提這個問題就是找抽,你看看你從小學到大學的語文教材裡,有沒有收錄納蘭性德的詞?

    納蘭性德最出名的一首《木蘭辭》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就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寫的不錯,後半句自己給配了個何事秋風悲畫扇,字面看著也算工整,但和前句意境相差太遠,至今也沒人能給配出一個更匹配的下句。後兩句,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繞口令一般更是直接拉低了前兩句的水準。最後4句沒東西寫了,就純粹引經據典的湊數了。驪山寫的是楊貴妃,雨霖鈴是柳永,薄倖錦衣囊、比翼連理枝把白居易的長恨歌齊抄一遍,累不累,語盡詞窮就只能引經據典湊數了嗎?

    作為對比,看一下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故人西辭黃鶴樓交代的是離別的背景場所地點緣由,煙花三月下揚州交代的時間風景季節目的地。孤帆遠影碧空盡,既是客觀的實景,也是個人心境的真實寫照。帆未必孤,因為心是孤的,所以看到的是孤帆,類似的還有平明送客楚山孤。唯見長江天際流,既是眼前的實景,也是孟浩然離去之後心情失落的真實寫照,戀戀不捨的望著那個帆船,一點一點地消失在了地平線上,消失在了天邊,還盯著碧空痴痴發呆,久久不願離去。真情真景水乳交融,融為一體,這樣的詩才能讓讀者通過文字還原作者當時所處的真實場景,讓讀者感同身受,引發共鳴,這樣的詩才是最一流的詩。

    再看看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第一句的楊花落交代的是時間背景季節,落和子規啼就渲染了悲傷的氣氛,因為美好事物的凋落,總是讓人不由自主的感覺悲傷,而子規的啼叫更是加深了這種悲傷的情緒。二句的聞道,三句的我都表達了寫作的主體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情緒,有感情的人,最後一句表達了作者的願望,“隨風直到夜郎西”,全詩情感表達自然清晰流暢,讓人感同身受,這才是有生命力、有靈魂、有情感變化的詩,相比之下,崔顥的黃鶴樓就差遠了。

    前四句玩套路,繞口令,沒啥新意,第五六句客觀的寫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並沒有表現出作者的情感波動和喜怒愛好,前六句乾巴巴的,就像機器人寫的,沒有一點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末尾突然殺出“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個情感變化來的太突兀,前面沒有一點鋪墊渲染就直接蹦出來了。

    看看李白寫的《長相思》

    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

    再看看納蘭的《長相思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簡直就是未入流的水平。

    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豔想濃情著意雕。

  • 7 # 文渡有緣人

    論綜合水平,李白比納蘭性德的文學水平高。如果細分一下,李白的詩獨步天下,詞相對不是那麼突出,但是也不差;納蘭性德的詩很一般,但詞寫得很出彩。清末四大家”之一的況周頤在他的文學評論著作《蕙風詞話》中將納蘭性德稱為“國初第一詞手”。

    但納蘭性德寫的詞在藝術水平上卻超過了李白的詞,我們對比一下他們二人的詞。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納蘭性德現存的詞逾三百首,而李白現存的詞只有二十餘首。數量上李白的詞遠遠無法和納蘭性德的詞比較。

    李白的詞寫得也很好,它有歷史的厚重,但是差了一分詞的韻味,讀起來有點“”,似乎缺點什麼。李白在詞的造詣遠遠無法和他的詩做比較,這很大程度可能源於他對於詞的一種“不感冒”和唐代詩歌大潮的影響。

    綜合上述所言,納蘭性德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他很可能在詞史上留下更加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文學水平也會更高。李白由於時間、作品等的積澱,他的文學水平是一種逐漸增高的趨勢。在詞的文學水平上李白不如納蘭性德,在詩的文學水平上李白遠超納蘭性德。所以綜合比較,李白的文學水平高於納蘭性德。

  • 8 # 茗香君1

    沒有可比性,不是同一時代的人,無法比較。抬槓的說,李白沒有納蘭性德文學水平高,因為李白沒學過公元762年以後的歷史,更不用說中國近代文學史了。李白不知道多少唐詩,沒讀過宋詞,沒看過元曲,學歷低於納蘭性德。

    但是《唐詩三百首》中收錄李白詩27首,李白詩正是納蘭性德的啟蒙課,李白的詩的浪漫主義情懷,以及自由奔放,大氣豪邁的特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白被稱為詩仙當之無愧。

    納蘭性德出身滿清貴胄,有著得天獨厚的學習資源,又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在詩詞書法上造詣頗深,被譽為“清初第一詞人”。

    納蘭酷愛藏書,環擁古書萬卷。雖英年早逝,然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李白一生遊歷天下,能攜帶幾部書籍?可見李白的文學氣質與生俱來藏於腹內,非常人可及,故稱為仙。

  • 9 # 翁煜翔

    這個怎麼說呢,文學水平是一個很綜合的概念,很難進行一個全面的評價,從大眾的知名度來說,從詩詞的影響力來說,無疑是李白更勝一籌。

  • 10 # 陳才

    在我看來,沒有可比性,各有千秋。李白思鄉,納蘭性德思君,一個詩聖,一個詩韻。有共同性,又有男女之間情懷不同。一個更愛國,一個更愛家鄉。如果真讓我選,在家喜歡納蘭性德,遊子喜歡李白…謝謝大家閱讀…

  • 11 # 千嶺之鬆

    納蘭性德和李白相比,誰的文學水平更高?他們的文學水平的高低,沒法比較。但李白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力高於納蘭性德。從以下兩點加以簡要的說明:

    第一,納蘭性德是清朝初年詞人,是寫詞的,他的詞(納蘭詞)在清代詞壇頗負盛名,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一席之地。而李白是寫詩的,李白生活的唐朝,是詩歌創作成就最高的時代,我認為迄今為止,無法超越。唐朝的詩歌的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而李白創作的詩,是璀璨的唐詩中最亮的那一顆。

    長相思(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關山月(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總之,納蘭性德的詞風和李白的詩風不同。從總體上看,李白的文學成就和影響力高於納蘭性德。

  • 12 # 待曉兒

    納蘭性德和李白相比,無疑李白的文學水平是要更高一點。

    這是有真憑實據的,不是主觀臆測。

    從兩人作品來說,李白是獨立完成,納蘭有人潤色

    納蘭性德詞寫得非常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詞集是如何寫成的,也不知道他的作品在當時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我們就先來講講納蘭詞的由來以及詞壇地位。

    當時的清初詞壇分成三派:

    第一個是以陳維崧為代表的“陽羨詞派”。

    這一流派所繼承的是蘇辛詞的風格,以“橫絕”為特色。陳維崧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的兒子,所以他的作品多多少少都帶有一點鋒利的味道。

    第二個是以朱彝尊為代表的“浙西詞派”。

    這是清初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個流派,他們標榜南宋詞,尤為推崇張炎、姜夔等清空騷雅的詞風,以至於出現了“家白石而戶玉田”的文學風貌。

    第三個才是以納蘭容若為代表的“京華詞人群體”。

    這些人以納蘭性德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小團體,但因為中心人物的早夭,並沒有形成流派。這個團體在納蘭逝世之後風流雲散。

    所以,這樣一對比就能知道,在那個時代裡,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納蘭性德在詞這一途上其實底蘊最薄弱,他所造成影響力很大一部分是藉助於其顯貴的身份。

    納蘭性德是納蘭明珠的兒子,納蘭明珠可是康熙朝炙手可熱的權臣。

    也就是說,以納蘭性德為中心的這一個團體,其實並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文學主張,他們的創作還停留在各自文采的施展上,這一點是要遜色於“陽羨詞派”和“浙西詞派”的。

    而作為中心人物的納蘭性德並不是漢人,而是滿清貴族,他對於漢語的掌控其實並不是特別好。

    所以在作詞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在漢語語法上的瑕疵。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在其著名的《浣溪沙》下闕是如此寫的: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其中“知君”兩個字如果按照漢語的語法和詩詞理解來說,應該是“不知道”的意思,但是在這首詞中,按照涵義來講是作“知道”解。

    這樣的問題如今傳世的《納蘭詞》裡比較少,但還是存在的,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納蘭詞》經過了一些人的潤色。

    這些人是誰呢?是一些漢族文人。

    因為種種原因,漢族文人在清初是比較受排擠的,而當時的滿清貴族公子納蘭性德非常醉心漢族文化,主動結交了很多有才華的漢族文人,比如顧貞觀,兩人相交莫逆。

    所以,納蘭詞在寫成的過程中,是經過了這些漢族文人的潤色之後,才得以流傳。

    納蘭的詞集叫做《飲水集》,就是其好友顧貞觀所編寫的。

    而反觀李白的作品,其創作難度要更高一點。這不得不提到“詩壇”的一次重大變革。

    在唐代之前,幾乎都是古體詩佔有,五言七言雜言等詩歌非常興盛。

    這時候作詩很大程度上就是憑藉才學,沒有一定的積累,沒有一定的天賦,是寫不出來好詩的。

    然而,自從沈約等人發現了漢語音韻有“四聲”這一祕密之後,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詩歌創作法則,利用的就是“平仄”等聽覺觀感。

    這樣一來,即使沒有好的詩歌天賦,也沒有太深積累的人,也可以創作出很多優秀的詩歌。

    這就是“近體詩”為什麼會如此興盛的原因之一。

    但是,李白在近體詩盛行的年代裡,寫出了很多讓人驚豔的古風作品,這就很值得欽佩了。

    所以,李白的成名不僅僅是因為其詩歌作品寫得特別好,更是因為他將一種比主流文學更難的文體寫得異常出色,此消彼長之下,李白的才華自然就會被人認可。

    也就是說,當時的唐朝大部分人都在靠著技巧寫詩,而李白卻是完全憑藉才華創作,這其中的差別不是一點半點。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李白是要比納蘭更為優秀的詩歌作家。

    從文學邏輯來講,寫詩的人普遍要高於寫詞的人

    中國傳統文學當中有一條非常明顯的“鄙視鏈”,寫詩文的人是看不起那些寫“詞”、“曲”、“通俗小說”等作品的人的。

    為什麼呢?因為傳統文學裡,唱主角的一直是“詩文”,所形成的傳統叫做“言志”和“載道”。

    也就是說,只有“詩文”是正經文人的代表作品,其他文體基本都是寫著玩的。

    寫著玩的東西自然不能當真,而“詞”也在其中。

    雖然我們說“文體”沒有高下之別,但當時的文學環境就是這樣,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詞”中充斥著大量的不能進入詩文領域的內容。

    就像如果單獨寫男女愛情這一體裁,“詩文”肯定是不能寫的,朱彝尊寫了一首《風懷》,就被整個社會口誅筆伐,但是寫了一部相同故事的詞集《靜志居琴趣》,評價很高。

    所以,“詞”這一文體其實是很俗的,創作也沒有太多的講究,甚至寫點豔情都沒有關係。

    古人評價一個讀書人的情志,是以“詩”為依據的,“詞”乃小道,不作為評判讀書人真實想法的作品,就連清朝那麼嚴苛的文字獄都抓“詩文”犯禁的文人,而詞不作為文字獄的依據。

    而納蘭的詞有很多都是這樣的作品,悼亡、邊塞等等都是具有一些通俗性,更傾向於個人的情感,而不是家國天下的情懷。

    這從文體高低上就出現了差異,寫詩的人要比寫詞的人更受社會尊敬,在文壇上的地位也更高。

    而“詞”的創作因為沒有“詩”題材、情感傾向、結構嚴謹等等方面的限制,創作起來也更為容易。

    如果去對比就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詩”一般都是一首詩講一件事,抒發一種情感;而“詞”很多都會充斥很多種情感和故事,這在結構上是比較散亂的。

    從一首詩中我們可以讀出“懷才不遇”、“借古諷今”等等情感,但基本不會同時出現;而分析“詞”的時候就會出現並存的現象。

    除此之外,“詩”的情感範圍更大一些,家國天下等等皆可入詩,會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情緒;但是詞這一文體有很大的侷限性,找幾部詞集來看,分析來分析去無外乎就是那麼幾種情感。

    造成這一現象的,是因為“詞”需要具有通俗性,大眾尤為喜愛這些比較常見的情感。像今天也是一樣,野史雜聞、男女愛情等等都會更吸引人眼球一些。

    而這些詞裡有一種風格是例外的,那就是“蘇辛詞”。

    蘇軾、辛棄疾等人,包括陸游等南宋等一些愛國詩人群體,他們在創作“詞”的時候往往都是具有作詩的心態。

    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詞”很正經,和“詩”具有了同等社會功用。

    但是,這一流派自宋後就失傳了,清初的陽羨詞派雖然有所學習,但沒有得到精髓,更別說以“婉約”為主的納蘭詞了。

    所以,從文學邏輯上來說,寫詩的李白的文學水平也是要高於寫詞的納蘭性德。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由搏擊和拳擊相遇在擂臺對抗,那個殺傷力更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