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眸m

    感謝邀請!皇帝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對其祭祀時的稱呼,廟號一般寫在神主木牌上,這個制度始於商,盛行於漢朝。開國皇帝一般稱之為“祖”,例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繼承者稱之為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等。不過清朝比較奇怪,有三個,雖然明朝有兩個,那是因為嘉靖皇帝是藩王繼位,為了他的合法性,把朱棣廟號抬至成祖。 廟號最初是非常嚴格的,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的的才能者為宗。但是從唐以後每個朝代都是開國皇帝稱“祖”後面所有繼任者皇帝都稱“宗”。到了元朝以後,稱號開始改變,元明兩代都是兩個,元朝是因為忽必烈進入中原的第一個皇帝所以稱祖,明朝是因為嘉靖。 但是有的要說了,清朝是滿人入關兩個也屬於正常,但是他不正常在是有三個祖,即“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順治”、“清聖祖康熙”,按照開國皇帝稱祖,努爾哈赤是清朝建立者和奠基人,他是沒有問題的;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遷都北京宣誓統一中國的皇帝,他稱“世祖”也情有可原。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後金為大清,都沒有敢稱祖,所以說康熙稱清聖祖不能讓人接受了,而且歷史上比康熙牛的人多了,為沒稱祖,漢武帝、漢宣宗,唐太宗,都沒有稱祖的,所以康熙有點名不副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裡,新人主動找老員工時,應該以什麼樣的話題開頭?老員工容易接受的話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