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啊咕咚

    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學習,我覺得這真的是不靠譜的。

    前幾天遇到鄰居家奶奶,說是媳婦不在家,交代老太太盯著孩子寫作業,本來以為能完成任務的。她就讓孫女早點把字給寫了再玩,孫女直接丟一句:“你是老師嗎,我只寫老師佈置的作業。”然後就玩兒去了。老太太被懟的不知道說啥,心想著等孩子媽媽回來了再做吧,最後作業就這樣不了了之。

    本來爺爺奶奶就隔代親的,孩子也深知爺爺奶奶不會把自己怎麼樣,大不了鬧一鬧,學習的事情能拖就拖,該玩的玩。所以還是自己看孩子學習的靠譜啊~

  • 2 # 蓮兒老師

    不靠譜。從孩子角度看,不僅接受的教育理念、學習方式上會有偏差,自信心、安全感等心理上也有負面影響;從老人的角度看,也是增加了一種巨大的壓力,不利於“一老一小”的身心健康。

    01

    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性格容易走兩個極端。

    成績落後是其次,關鍵是壞習慣,前者懶惰、愛撒謊,後者是班裡的“熊孩子”,欺負女生,與外班同學掐架,各種小狀況,各種惹人嫌。

    唯一的女生,成績還行,但因為性格內向,衛生習慣差,比較固執,在班級中也顯得很是孤僻。

    當然,這些也許是個案,但我們還是能從中窺測到一些現象:老人帶孩子,容易寵溺,造成孩子特別任性、驕縱的個性。女孩子呢,老一輩過於嚴苛的管教,容易造成內向、膽怯,人際交往能力明顯偏弱。所有現象的背後,折射出的是這些孩子,缺愛,缺父母之愛,幼小的孩子沒有安全感,自卑。

    02

    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學習,更是困難重重,問題多多

    知識的更迭如此迅速,學習的方式也是翻天覆地的鉅變,連年輕的爸爸媽媽都直呼難,何況老人。

    疫情期間,被送往鄉下避疫的孩子較多,下載釘釘,拍攝、上傳作業,健康資料上報,每一樣都離不開電腦、手機,老人與孩子,問題便狀況百出,那段時間,我們一個班主任,教一個爺爺學會電子報表,真是十八般武藝全上,又是電話,又是微信,牽扯了很多的精力,印象特別深刻。

    完成基礎作業,都是如此費勁,更別說,要求他們去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思維習慣。父母,會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洗碗、洗衣服,而老人呢,一來是心疼孩子,二來是怕做不好,還壞事,往往不給練習的機會。長此以往,這些孩子的能力方面,膽識方面,都有了不小的差距。

    03

    他山之石,拿來學習

    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如我們的鄰國日本,年輕父母有了孩子,幾乎都是自己帶,學校門口也看不到祖父母輩接送孩子的現象,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他們老一輩帶孩子的方法,完全不適用於年輕一代;年輕一代也不習慣把孩子讓給父母帶。這種文化,培養出的是日本自立的下一代,獨立性、自主意識、生活能力都很強的一代。

    總結語:讓爺爺奶奶看孩子,看孩子的生活也好,學習也罷,都是一種不負責任。對孩子不負責任,讓他們缺失了父愛和母愛,缺失了本該有的陪伴和教育;對老人不負責任,讓本可以頤養天年的他們,平添巨大的身體和心理壓力。還有一點,從年輕父母的角度看,“誰帶大,跟誰親”,也是需要思考的內容。因此,自己的娃一定要自己帶!

  • 3 # 侯老師數學課堂

    現在好多雙職工家庭或二孩家庭,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有一種關係叫隔代親,很多的爺爺奶奶都很愛自己的孫子孫女。那讓爺爺奶奶來看孩子學習,是否靠譜呢?

    寵溺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由著孩子慣著孩子。這種爺爺奶奶不適合看孩子學習。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邊學習邊玩,爺爺奶奶由著孩子,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會大大降低的。

    如果家長確實分不開身,可以跟爺爺奶奶溝通,在對待孩子學習上一定要嚴格,不可以慣著,否則會害了孩子。

    如果學業或通知發群裡,父母可以打電話告知爺爺奶奶,讓爺爺奶奶幫忙監督學習。如果遇到需要查資料的作業,書本上可以查到的,儘量用書,實在不行,就把這個題留著等父母回來再寫。

    文化水平低的爺爺奶奶,在孩子作業不會時,需要輔導提點,作業需要家長檢查簽字,這些爺爺奶奶也是辦不到的。

    這個時候,首先跟孩子講作業儘量自己做,實在不會看課本或者查資料,作業寫完自己多檢查兩遍,爸爸媽媽回家後再幫孩子檢查一遍。

    這是幾類常見的情況,遇到孩子學習時這些也確實是實際存在的問題。所以,不管哪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根據情況跟他們的情況去溝通,為了孩子學習,我相信爺爺奶奶也會很好的改變自己去適應。

  • 4 # 黃梅嬌

    要看情況而定,如果爺爺奶奶有文化就可以。

    我的一個朋友,她自己只有初中文化,老公文化是高中。生了一個男孩,對於如何教育孩子真的是一竅不通。

    爺爺是高中的物理老師,奶奶是小學數學老師,一家人住在一起。

    孩子幾乎都是爺爺奶奶在教育,爸爸沒說什麼,媽媽整天都在嘮嘮叨叨。一會兒說奶奶的拼音唸的不準,一會兒說你妹的教育方法不對。

    如果孩子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泥沙什麼?媽媽就在旁邊說,這是傻瓜才玩的。讓孩子和別人一起玩。

    如果看見誰的衣服穿的不是很好,媽媽就在那邊說,不要和這些人在一起,那些人沒背景 ,她覺得看不起這些人家裡不富裕的人。說這樣會讓孩子墮落

    無論孩子做什麼?媽媽都在旁邊指指點點。如果家人都不管,給他媽媽管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在孩子上大學了,一般都是班裡前面幾名。

    還好家人都很包容她。不和她正面衝突。如果這個孩子是給媽媽帶,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會很優異

    所以並非孩子給爺爺奶奶帶不好。

  • 5 # 清怡

    如果爺爺奶奶不是教師出身,還是不要讓爺爺奶奶看著學習,如果還子在學習上有什麼困難,爺爺奶奶是解決不了的。還是父母看著比較合適。

  • 6 # 冒頭芽兒

    這個問題好!

    這在現階段普遍存在的現象,隔代教育的利敝大家都知道,好是真好,吃得好,各種營養齊上;睡得好,起得早,有規律,身體自然好!

    看孩子學習?當父母的正常人都有變成神經衰弱了,讓老一代的人咋整?萬一整出個妖蛾子來,這老❤️肝誰受得了啊!

    咱們返回到問題本身,父母忙於工作,還經常加班,擔心孩子每天的學習,直接扔進學習班,一身輕鬆,學不好找培訓機構,找老師,So easy!

    疫情期間,上一個策略玩不轉了,退了求爺奶代勞,這可苦了他們,估計頭髮多白幾根,腦細胞代謝率提升N倍!小霸王要上天的節奏哇!內心愛恨交錯,翻江倒海,愛是真愛粉,含在嘴裡都怕化了;恨是真恨呢,恨不得時光倒流,重生成為一名卓越的教育專家!怎奈......我要靜靜,忍忍就過去了……

    問題出現了,想想辦法解決唄!十個億的單子都簽了,還擔憂這點事。

    1、短線操作策略:

    組團帶娃,總有那麼些娃爸媽有空吧!

    約法三章,長輩只管接送,一日三餐,學習自己的事,允許用電腦查,場外電話求助,實在沒法了回校問老師去。

    2、長線

    知識只能讓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知道什麼事可以為之,什麼事怎麼做,一系列方法論卻無法帶我們在人間過一秒!

    瞭解自己的孩子,帶領他把目光投向遠方,當下的一切都不是個事兒。

    近期剛剛好看了本關於王陽明先生的書,有時間一定看看,《王陽明家書》,裡面含有40封家書,12條家訓,“以良知教子孫,以知行傳家規”,定有收穫。

    呼籲:大家可以都正常點,白天把工作完成,哪會出現“城市現場版留守兒童教育”這類問題喲!

  • 7 # 清文vlog

    個人建議:自己帶

    首先,在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的年輕人母,對於隔代帶孩子都頗有不滿,原因主要有方面,首先是太過於寵溺,都說“隔代親,臨代疏”,老一輩人對於小寶寶恨不得把所有的愛給了他們,這樣容易寵壞小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後小孩不容易管教。

    其次,爺爺奶奶的思想跟不上時代,特別是現在特別提倡早教,越早教育對小孩的發展越好,特別是小孩子的智力開發,在早期有父母的引導是最好的。還有就是語言能力,爺爺奶奶沒有辦法教寶寶學習英語,不要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

    最後是親子關係的維繫,寶寶都是誰帶的多就粘誰,就會跟誰親近,爺爺奶奶帶寶寶佔據了寶寶的日常,勢必會導致親子關係的疏離,這樣等寶寶長大以後容易與父母有矛盾,而且因為隔閡過大無法很好的溝通,同時,也會造成寶寶心理不健全。

    綜上所述,寶寶給爺爺奶奶實為不妥,做父母自己的孩子自己帶是最好,爺爺奶奶可以給寶寶餵飯、洗衣等,但是父母應該給予更多的陪伴和教育。

  • 8 # 胖娃媽媽讀童書聊育兒

    好不好的難說,得看爺爺奶奶是什麼樣的爺爺奶奶。

    大部分的爺爺奶奶是看不了孩子學習的。他們或許有能力讓孩子吃飽穿暖,但督促孩子學習,那可能還不如沒人看的好。

    如果孩子遇到了不會的題咋辦,爺爺奶奶給講?如果能講明白那就太厲害了,但是大多數都輔導不了孩子,即使是一年級也很困難。

  • 9 # 使用者名稱xiaohua04527

    那就看爺爺奶奶的那個本身的那個。嗯,上的那個教育的程度了。如果受的教育程度比較高的話,一般都會被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如果是受教育的程度比較低的話,他們就對小孩的教育那一塊沒有那麼重視。

  • 10 # 棗樹的百姓生活原創

    第一,爺爺奶奶有的沒文化 ,沒法看著孩子上網課。他們有的根本就不識字,有的文化水平低,他們看著孩子學習,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第二,爺爺奶奶一般比較寵孩子,對孩子的要求不夠嚴格。孩子學習的時候渴了就給拿牛奶,餓了就給拿麵包水果,累了不想學習了那就玩去吧……等你回家一看,孩子光吃喝玩了啥也沒幹。

    第三,有的孩子比較有主見,根本不聽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了他們。媽媽爸爸一走,孩子就拿著手機打遊戲,不然就玩電腦。這樣可不行,太耽誤學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牌對王牌》第五季中,你最喜歡賈玲表演的哪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