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功始於勤奮9

    呂公車是古代一種巨型攻城戰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車。車身高數丈,長數十丈,車內分上下5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車中可載幾百名武士,配有機弩毒抄矢、槍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壞城牆設施的器械。進攻時,眾人將車推到城腳,車頂可與城牆齊,兵士們通過天橋衝到城上與敵人拼殺,車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壞城牆。這種龐然大物似的兵車在戰鬥中並不常見,它形體

    笨重,受地地形限制,很難發揮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現,往往對守城兵士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從而亂其陣腳。除以上所述的攻城器械以外,還有其他一些用來破壞城牆、城門的器械,如搭車、鉤撞車、火車、鵝鶻車等。在古代攻城戰役中,大多是各種攻城器械並用,各顯其能。

  • 2 # 好嗨喲讀歷史

    古代城牆高大,攻城一方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攻進城去,所以古代中國製造了許多攻城器械,比如著名的魯班就是個攻城器械發明家。說道攻城器械,那就得了解一下呂公車。

    呂公車是一種巨型攻城器械,它高達數層樓的高度,外罩皮革,內藏士兵,依靠牛拉或士兵推進使得呂公車移動。為什麼會叫呂公車?因為託古可以製造一種神祕感,威懾敵軍。呂公車可以說就是一座移動的碉堡,因其體型巨大,所以移動緩慢,但是它高度足夠可以和城牆平齊,所以可以使攻城方通過呂公車攻上城牆,讓防守方失去防禦的最大依靠——城牆的保護。

    呂公車如此厲害,為何不大量生產呢?我個人覺得,第一,生產成本高,打仗就是一場經濟的比拼消耗。呂公車雖然厲害但是經濟成本太高。第二,對地形比較依賴,呂公車體型巨大會導致運轉不便,一旦遇到地形崎嶇難行就會使它的使用的價值大打折扣。第三,實戰的效果還是不如意,比如陳友諒攻擊洪都,使用呂公車的效果就不好。

    綜上,呂公車價效比不高,自然不會大量使用了。

  • 3 # 寒亭有雨

    欲探其究,先知其因。為何古代攻城過程中不大量使用呂公車這一器械呢?下面讓我們具體探討一下。

    呂公指姜子牙(受封呂地,稱呂公)相傳此車是由他發明的。實際中呂公車成型於宋朝。

    呂公車的實際應用案例

    《明史·朱纓元傳》記天啟元年(1621),四川彝族首領奢祟明反叛明朝,圍攻成都,曾使用呂公車:“忽自林中大操,數千人擁物如舟。高丈許,長五十丈,樓數重,牛革蔽左右,置板如平地。一人披髮仗劍,上載羽旗,中數百人抉機等毒矢,旁翼兩雲樓,曳以牛,俯瞰城中。”

    根據此段描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呂公車的優勢在於形體巨大,便於恐嚇對方,使其害怕乃至落荒而逃。

    它的缺點在於由於形體巨大,行動不便,容易受到地形限制

    為什麼古代攻城戰中沒有大量使用呂公車

    綜上原因有以下兩點:

    ①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大量製造呂公車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②受制於呂公車自身缺陷實戰效果並不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網友說“快樂教育是廢掉一個孩子的最快方式",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