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存在感小透明

    所以我大膽想象一下未來也許能夠實現人腦資料庫,從而實現大腦儲存資訊的擴容,但是知識還是需要人自我去吸收。

    未來人腦也許像現在電腦一樣,可以隨時更換更大的記憶體,從而儲存更多的資料。說不定你和朋友聊天聊著聊著,他突然說,等下,你剛剛說的那個時期我現在資料庫裡沒有。然後從包裡掏出一個微型隨身碟,插到自己腦後,繼續和你侃侃而談自己對剛剛的話題的看法。

    是不是覺得這個場景還是挺好玩的,這樣你也不用再背唐詩宋詞了,只需要儲存在優盤裡,考試的時候插入大腦裡就可以了。

    當然,大腦還是有一塊生物區裡的記憶是無法更換的,就和我們現在的記憶一樣,也像作業系統裡的記憶體,無法透過更換外部裝置的方式來修改記憶體資訊。這樣,你還是可以選擇主動背誦唐詩宋詞,以便在看到優美的落日的時候脫口而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由於沒有插入唐詩宋詞古文的隨身碟,只能說:我的天,真好看。

    但是,以上隨身碟只能儲存資料,不能創造資料,怎麼理解呢。以當前人腦為例,你在學習了數學加法之後,知道1+8=9,也能自己算出來99+1=100,但是U盤裡只能儲存資料,即如果你在U盤裡只寫了1+8=9,就算插了隨身碟,也不知道99+1=100。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是需要人腦來完成,這也更貼近現在的作業系統,獨立的行動硬碟是不具備運算能力的,核心CPU必須在人腦中。這也是保證智慧財產權的一種方式,否則如果一個小學生偷了一個院士的隨身碟,不就能取代院士去創造價值了嗎?

    因此,我認為未來,人腦儲存的資料可以擴容,但是如何應用資料,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頭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姍姍來遲卻口碑不錯的混動奧德賽是否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