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暢談文化

    但是測繪和計算機關係不大,計算機只是加快了計算的結果。

    現在不精確的測繪主要靠衛星遙感,精確的話,還需要人工,比如最近全國的土地確權測繪,就是靠人工!

  • 2 # 超級好聲音

    正中國歷史上,更科學的製圖傳統來源於魏晉時期的裴秀。裴秀曾任職司空,負責地籍管理。他發現前人地圖沒有比例尺,而且方位也不嚴謹。他摸索出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前三者大致相當於現代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和距離,後三者...

    《晉書》中有段記載,在夏、商、週三代,已設定了"地官司徒"官職,專司管理全國地圖。可見,遠在35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測繪了相當數量的地圖,以至需專人管理。古時的人們管地圖叫做"輿圖"。"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恰好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藉簡單的定向裝置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資訊記錄下來,繪製到圖上。

  • 3 # 消逝的鄉愁

    才疏學淺,自己知道的古人測繪的工具有指南車和記裡鼓車

    在古代沒有像現在這麼先進的科學技術,無法像我們現在一樣使用光電測距儀、衛星鐳射測距儀等等工具完成測繪任務。

    我們知道的在古代有指南車,是用來測繪方向的。將指南針和方位羅盤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測量方向的工具,在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就記錄了這樣的測繪工具,然後將準確的方位畫到平面圖上。

    至於測試距離,在古代有記裡鼓車。簡單的原理就是先計算出車輪的周長,然後透過馬車前進看車輪轉了多少圈就知道兩個地方之間的距離了。古人比我智慧高,他們的記裡鼓車上邊有個鼓,車每前進一里就會擊打一下鼓,所以就叫記裡鼓車了。記裡鼓車一般走在指南車的後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玩家打了五年終於升到了黃金,第一次升黃金是什麼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