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心365茶學堂
-
2 # ZGLxx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吖。小的時候,總是特別期待新年的到來,期待著好吃的,長輩們的大紅包。期待著跟其他小朋友能一起玩,放鞭炮…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慢慢的我們沒那麼期待新年的到來,很多繁雜的事情壓著我們,也許有些人還因此無法回家過年
這時候,年味,對我們來說,也許就是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在一起吃一頓飯,看著家人健健康康吧
-
3 # 流浪者62100246048
年味缺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年味即鄉愁,鄉愁是一個民族傳承了很多年的東西,是一種信仰,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具體體現。小時候過年,一到年關,每家很重要的事就是際灶、際祖,出門在外的人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回家。對家鄉充滿了依戀,對自己的祖先和失去的親人充滿了敬畏和懷念!而如今,很多小孩子對自己的家鄉已極度陌生,沒有絲毫依戀之情,對家鄉的很多傳統一無所知,也可能是當今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了年味變淡。可是,如果對家鄉沒有任何依戀,對失去的親人和祖先沒有懷念和敬畏之心,想想就讓人害怕……
-
4 # 在巴黎街尋找普羅旺斯
年味是什麼?年味就是家,年味就是家裡餐桌上豐盛的飯菜,年味就是親朋好友圍坐在餐桌旁把酒言歡,互道一年的酸甜苦辣,相思之情,以及對彼此在新的一年美好的祝願。年味讓很多人流連忘返,留守在大山裡,期盼父母的兒童們;守在老家,等待兒女歸來的老人們。年味就是相聚時得歡樂和淚水。
“年味兒是什麼味?就是人情味兒。
民間的習俗和它們背後的傳說,實際上是人間次序和情感的一種濃縮,飽含著濃濃的生活味和心底美好的願望。
前些年全國的年俗都被洋年代替了,不過是因為華人覺得洋的那一套新鮮一點,現在還對洋年樂此不疲就蠻笑人了。過去到春節前是非常非常講究年味兒的。在我小的時候,過年前回一趟老家再回到城裡來,一進街從氣味上就能感覺到年味,鞭炮的煙火味道瀰漫在空氣裡,還有每家每戶做東西的氣味,這些氣味混雜在一起就成了一種濃濃的過年的氣氛。
過年的氣氛從進入臘月就開始了,大家說話也熱情了,祝福的話也多了,顯得特別親熱。家家戶戶開始貼這貼那了,貼貼字啊,貼貼畫啊,俗語說“臘月二十四,又打揚塵又掛字”。打揚塵,就是把浮在外頭的灰給打掉;掛字就是在堂屋裡頭啊,門前啊,窗戶上啊,廚房裡頭啊,街上對自己門的電線杆啊,都給貼上字兒。在堂屋裡貼上“童言無忌,百事順遂”,對著門的電線杆要貼上“對我生財”,窗戶上還要貼“太公在此,諸神迴避。”意思就是妖魔鬼怪別來,姜太公在這呢! 這些約定俗成的民俗背後,往往有著生動的故事和人的情感在裡面。比如說在窗戶上貼“太公在此,諸神迴避”,這恐怕是武漢特有的風俗,也是很有來歷的。姜太公是什麼人物啊,開玩笑,天上神都是他封的。姜太公坐在窗戶上,所有的神神鬼鬼都不要來了。為什麼他要坐在窗臺上頭,得說個道理出來。話說當年,姜太公封各路諸神,他的外甥沒有參加,就沒有封他的外甥,外甥和舅舅關係不一般啊,他的外甥就說,你封了那多神,我沒得位子坐,那麼辦呢?姜太公一想,自己的親外甥啊,算了算了,我也這大個年紀了,我的位子把到你坐。他那個位子是管天下神明的呀,他的外甥坐上去了,就成了玉皇大帝。姜太公一想我的外甥當了玉皇大帝,那我給他守窗戶也蠻不錯啊,於是乎姜太公就成了坐在窗戶上管天下諸神的人物。所以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要在窗戶上貼上“太公在此,諸神回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