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西的言
-
2 # 真姐情感說
像這樣的問題,諮詢法律專業人士比較靠譜。
我是以傳統的思想來及國情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看到有位網友回答的說奶奶給了幾個孩子56萬的壓歲錢,後來夫妻倆感情出現問題,鬧離婚,孩子媽就拿了這錢,然後孩子和爸將孩子媽告到法院,結果沒說。
一般給大額的壓歲錢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這屬於個列,即便給也不算是壓歲錢吧,專業一點,算是奶奶贈予孩子的。
咱要說的是普遍的情況,一般孩子的壓歲錢從幾百到上萬的都有,像我家孩子,這兩年也就兩三千塊錢,都是大人給出去孩子才會有,不該算是孩子的,這錢不是孩子掙的,是大人給出去的交換,在我看來這錢雖說不算孩子的,但還是用在了孩子身上,是不是的有那麼重要嗎?
給壓歲錢就是農曆春節的傳統,可給可不給,還有的親朋頭年說好,兩免,就是我不給你家孩子,你也不用給我家孩子。不給是不是就沒有這些問題了,其實就是給孩子圖個樂,年味本就不濃,鞭炮也不讓放了,過年都快沒感覺了,就這壓歲錢還能感覺是在過年,幹嘛非要把這件事上升到這高度。
咱的國情,以人情為重。不要事事都要爭個對與錯,黑與白。至少壓歲錢這事無需爭,個別案例,個別處置。
-
3 # 海北中公
在壓歲錢的問題上,父母需要做的是給予孩子“有底限的管理權”。在不影響家庭經濟情況的前提下,劃給孩子自己的“獨立賬戶”,讓他們自己去管理吧。孩子總歸是要長大的!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理財規劃。
-
4 # 書唸的婦人
小時候,由於家裡的經濟條件比較不好,過年我收到壓歲錢的時候,媽媽總是會替我收起來,說給我報名用。在那個年代,我認為這不失為一個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的好方法。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多數的家庭不再需用用孩子的壓歲錢付學費了,那麼,壓歲錢到底是給孩子自由支配,還是家長代為保管呢?
對此,我有如下幾點思考:
八歲以下的孩子,壓歲錢由父母代為保管。八歲以下的孩子由於年紀小,心智還不夠健全,這個年紀的孩子大部分還分不清元角分,給了他們錢之後,他們可能不會花,或者拿著錢私自跑出去買東西,十分容易被人騙,如果他拿著許多壓歲錢出去被人騙了,這在經濟上是個不小的損失。更可怕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獨自出去,容易造成人身危險。
我一個親戚家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就出現過這種情況,她拿著壓歲錢在鄰居幾個大孩子面前炫耀,那幾個大孩子就用一些零錢把她的大錢換走了。而親戚家的孩子由於年紀小,不認得錢,以為張數多就是多。
八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按收到壓歲錢的比例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錢。八歲以上的孩子心智發育漸漸健全,他們大部分都已經在學校裡學過認識人民幣,都會認得人民幣的面額。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夠自己到小區裡的小店買點東西。
這個年紀的孩子恰當地給一些壓歲錢讓他們自主地使用這些錢,有以下兩個好處:
可以讓孩子自由地買些愛吃好玩的東西,增加過年的快樂氛圍;
可以讓他們認識到商品的價錢,學習到買賣的規則,提高他們的財商。
之所以只按比例給一部分的壓歲錢,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如果給太多錢,容易造成孩子不愛惜金錢,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
逢年過節,親戚朋友間都會互贈對方子女壓歲錢以示感情的親密與節日的喜慶。有人認為,給紅包就是親戚朋友間的“禮尚往來”,自己的孩子收到紅包,作為孩子的父母,也要相應給對方的孩子基本同等數額甚至更多金額的紅包。
由此可見,給孩子的紅包不是白來的,而是透過家長之間財產的交換而來的,不能視為孩子自己的財產。也有人認為,長輩給孩子的紅包,應該屬於孩子所有,家長不能霸佔,這是對孩子財產的侵犯。那這個紅包到底是誰的呢?
回覆列表
我覺得是歸孩子所有
父母有監管與幫助儲存的義務和責任
你們可以把壓歲錢作為小孩子的基金,以小孩的名義儲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