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心理

回覆列表
  • 1 # Blue心理驛站

    “迴避”這個話題意味深刻,需要此時有如此感受的你能夠靜下心來細細體會它……

    1.迴避是一種次級防禦行動

    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需要被保護。

    面對大自然經常發生的各種災難以及人際中時時處處呈現的衝突,不設防的心靈無法完整而清晰地存活下去,人類個體成長需要“護心術”,即精神分析研究中的“自我防禦機制”。一個人使用哪些防禦機制,直接呈現了這個人人格的強度、穩定度、成熟度。

    迴避,通常是一個次級防禦行動,是在諸如壓抑、象徵化和置換這些防禦已經引起了一個症狀如恐懼、強迫想法後的再逃離。你遠離這些情境因為它們的象徵性含義會激起你的一些衝突性感受。

    2.迴避型依戀模式

    著名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著作《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中提到: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父母有必要在孩子需要鼓勵或幫助時無條件地做出迴應,積極干預。個體在嬰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發展出的依戀模式會受到父母或其他養育者對待他們方式的深遠影響。

    繼而由安斯沃思提出的三種主要的依戀模式以及促使其形成的家庭環境的觀點被認可,分別是:安全型依戀模式、矛盾型依戀模式和迴避型依戀模式。

    關於迴避型依戀模式的理解是:個體不相信自己在尋求父母照顧的時候會得到有效的迴應,反而認為自己會被無情的拒絕。這些個體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愛和支援,他們嘗試在情感方面自給自足。例其與母親的交流是受限的,談論的主題是非個人化的,不表達任何感受。

    在這種模式中,衝突往往不易被察覺。

    隨著年齡的增長,依戀模式會逐漸成為孩子自身的一種屬性,具有永續性和穩定性。他們傾向於把這種模式運用到與其他人的人際關係中。

    雖然這些模式一旦成型就會持續下去,但絕不是不可改變的。在生命最初的兩三年裡,依戀模式是一種關係屬性,如果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發生變化,依戀模式相應地發生變化。索洛夫認為,依戀模式的穩定性不可歸因於所謂的孩子的天生氣質。

    3.迴避型人格障礙

    人格,個體在社會與生活環境中一貫表現出的行為模式,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統合模式,是個體獨具的、有別於他人的、統一而穩定的各種特質的總稱。人格具有一貫性和穩定性。

    時常與社會、環境產生嚴重衝突的人格即為人格障礙,若清晰地界定人格的正常或障礙並不容易。請不要輕易暗示自己。

    迴避型人格障礙,又稱逃避型人格,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態度或無能應付。患者表現為長期和全面脫離社會關係,由於擔心被取笑、嘲弄和羞辱而回避社交行為,尤其是涉及較多人際交往的職業活動,他們自卑,過分焦慮和擔心,怕在社交場合被批評、拒絕或陷入窘境。

    迴避型人格的形成主要是自卑心理。這種自卑感源於幼年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或由一些缺陷所導致。此人格障礙者處於持久和泛化的緊張狀態。他們有不安全感、自卑、缺乏自尊、顯得笨拙等。他們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危險感到害怕並避免承擔風險,在生活風格上設立許多限制。但事實上,他們內心強烈渴望別人給予熱情與接納。

    試想回避的心理如此複雜,難受是最簡單的情感表達。最後,希望你有勇氣讓自己直面內心的感受,接納它,抱持它,允許它在你的心中流動。給自己一盞燈可以照亮它。

  • 2 # Amyjie1219

    迴避只是一種暫時的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迴避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沒有勇氣面對,也有可能是暫時還沒有想好如何面對,還有可能就是壓根不屑一顧,不想解決。

  • 3 # 張米拿

    時間會淡化一切的 !有的事說不清道不明的 !把自己從新檢討一下 ,在把對方也過慮一下 !自己做好自己能彌補的就彌補,可以把過失用於公益活動,去幫助身邊人困難的人 !人無完人 !人難免言行而得罪人 !人難免預上自私自利的小人,裡表不一 的偽君子 !做好自己,要求自己做一個為人友善,有愛心,明事理的人 !心空一身輕 !

  • 4 # 太極權

    當被人迴避的時候,內心會感到五味雜陳,都會有很強烈的挫敗感和無力感。當換位思考,就會明白繼續下去帶來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大到無法忍受而想要逃離。

  • 5 # 心理諮詢師魏偉

    是的,迴避在表面上看,是沒有直接面對,看起來是輕鬆的,實際上,內心會有可能糾結和難受,積壓在潛意識裡面,形成一股能量,影響對自己的評價和認知。

    1、會有自責、羞愧的能量積壓,也有可能表面上看起來滿不在乎,可是內在就有可能會感到自責、為自己沒有勇氣去面對而感到羞愧,覺得自己這樣做,真的不好,可能會對自己說:自己應該勇敢一點呀,怎麼就這麼膽小懦弱呢?自己應該懂得堅持呀。

    2、這樣就會對自我評價過低,而自己有期待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優秀。這樣內在就有兩股力量糾葛在一起,彼此對立,這樣對立糾結的力量,會讓自己產生焦慮、抑鬱,令自己疲憊不堪。

    2、會覺得這件事情被別人知道會看輕自己,看不起自己怎麼辦,這樣的想法也會使人全身緊繃,在人前可能會緊張、壓抑,不敢講話。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強迫行為,強迫自己表現的完美,比如洗手,洗去內心這種退縮產生的膽小懦弱的認知和想法。

    當然,什麼事情都是因人而異,產生的能量積壓不是看事情的大小。而是看自己對這件事的認知和在意的程度,人不一樣,感受和想法也就會不一樣。

  • 6 # 小兔兔闖京城

    迴避,要看回避的物件是什麼。

    如果是不可避免的物件,如家庭關係等,迴避肯定不是永久的方法,應該積極想方法去調整,去改變,不要害怕時間或許會長點。

    如果是可避免的物件,例如工作中有不喜歡你的同事,那就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來工作成長的,可以不在乎。

  • 7 # 開心明月姐

    迴避其實像根刺紮在手上,

    表面看不出來,但疼不疼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還是要調整心態,鼓起勇氣面對,逃避只能讓問題越來越麻煩,

    勇敢面對解決才是正解,有時問題就像紙老虎,

    當你不怕麻煩時,就已經解決一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迴圈想著過去不好的事情和人,如何消化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