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錢敏
-
2 # 史海一粒粟
謝謝邀請,范蠡一生,能文能武,能忍隱,夠灑脫。公元前511年,25歲的范蠡應文種之邀共赴越國,開始並沒有得到越王勾踐的重用,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公元前493年,范蠡陪同勾踐到吳國為奴三年,作為奴才的奴才,受盡凌辱,忍常人所不能忍,三年後,夫差大發惻隱之心,放勾踐君臣回國,范蠡勸勾踐先抓經濟,繼而親民,穩定社會。重視軍隊訓練,提高士氣,增加戰鬥力。為了進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給他最喜好的東西,以討夫差的歡心。還向夫差進獻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勾踐更是不忘恥辱,臥薪嚐膽。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越國國力逐漸強大,可以討伐吳國了。
公元前473年,條件成熟,越王勾踐趁吳國北上,後方空虛的機會,一舉攻佔吳國都城,逼迫吳王夫差自殺。
范蠡與文種可以說是一對惺惺相惜的好朋友了,二人同時入越,效力於勾踐,當越王勾踐功成名就時,范蠡有識人之明,認為勾踐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急勸文種離開勾踐,可惜文種沒有聽從范蠡的建議,最終落得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而范蠡則散盡家財,封官掛印,攜帶美人,五湖泛舟去了。
沒有文種,范蠡會有兩種人生道路:
一是沒機會見到勾踐,可能會早早地實現他的“陶朱公”的夢想了。
二是在范蠡陪同勾踐吳國為奴時,在國內代行君王之職的是文種,三年間,文種代行國事,將政事處理的井井有條,如果沒有文種,越國不知會亂成什麼樣子,等到勾踐君臣回國,重理朝政,不知要浪費多少精力。“助越滅吳”的計劃不知要推遲到何年何月。
沒有文子,范蠡也許不會形成完整的戰略思想,吳越爭霸的局面也許不會反轉,因為這本了就是比較懸的事。但歷史無法假設,好比沒有張良、蕭何、韓信的劉邦會不會戰勝項羽一樣,無法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