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澳古說歷史
-
2 # 蓉兒是妹紙
歷史上,宋仁宗共有十幾個女兒,卻只有4個活到成年,而他僅有的3個兒子,沒有一個活過4歲。
這個樣子還不如沒有孩子,一遍遍的忍受失去孩子的痛,真心同情他。
徽柔就是福康公主,三十多就過世了,死時受盡虐待,沒子女。
“初令皇太子料錢千貫,無公主料錢例。宋次道雲:李長主在宮中請十千,晚年增至七百千。福康出降後,月給千貫。”
福康是被仁宗當太子養的。
公主也孝順智慧,仁宗生病守在左右,甚至光腳求上天,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父親的生命,這樣的女兒,那個當老爹不喜歡呢?
“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
就因為這樣,所以他想女兒幸福,19歲的時候把她嫁給自己生母親弟弟的兒子,就是她女兒的表叔,以為親上加親女兒就幸福了!
駙馬李瑋人才醜陋但很文才,但書畫也是名噪一時的大才子。
大書法家米芾也稱讚李瑋的書法水平是“法書水平第一”
可是福康公主不喜歡他
想一想嘛,新婚當天夜裡一看這個新郎,公主三觀盡毀。
“兗國公主下嫁李瑋,為家監樑懷吉、張承照所間,與夫不相中。”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喜歡自己老公就跟自己的家監走的很近,也本來就要找個地方排憂解解愁。
宋時家奴不可與主人共席的。
大怒,然後互相對罵,公主氣極夜扣宮門,讓父母給自己撐腰。
注意:李瑋娶公主,但他們李家人見了公主也要行君臣之禮的,因為李家都是臣子。娶公主就是奉主,公主無召駙馬不得侍寢,楊氏亂闖公主府還汙罵公主,其實是楊氏錯在先!
但大宋官員們不幹了,紛紛上書,讓仁宗懲罰公主,而公主卻在後宮大鬧讓父母幫她出頭。
這個事情最後的解決方法是把她兩個侍叢發配了,李瑋調出京城,而公主在男方大哥的協調下和離了。
仁宗過一段覺得女兒孤苦無依,萬一他死了以怎麼辦,又讓女兒和女婿復婚了。
他也不想一想,她們既然都鬧得這麼大的矛盾,公主回去能有好日子過嗎?這是個當爹該想到的事情,也許他認為男方家不敢吧!
人算不如天算!
仁宗死了,上位的繼子英宗一來就搞“濮議之爭”一心想認回親父母,連從小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曹皇后,都來一句
“太后待我無恩”
更何況這個地位高在他之上,比他受寵的姐姐了。
然後福康公主在夫家的待遇可想而知了,那簡直連丫鬟都不如,任隨她自生自滅。
最後得病的時候,不給找醫看治,身上被子長滿了蚤子,還得自己燒火做飯,把手都給燒了,然後在悽慘中死去。
死時三十三歲!
神宗去給他姑姑拜奠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情況,才責罰了他們一家人,不過這種懲罰太輕了!
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蝨,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面......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
公主是君,李家全家都是臣子,如果公主有親兄弟,李瑋他們家這麼虐待公主早就被滿門抄斬了!
所以錢家是杭州一帶名門望族,所以公主也沒被抓到黑龍江去。
北宋滅亡後,宋高宗定都杭州,建立南宋,錢家也曾經捐出家財當軍費。
宋高宗對這個長輩也很尊敬,封為魯國大長公主,每次見面都要作揖行禮。
魯國公主有四個兒子,都享受著高爵位高俸祿。
而魯國公主還不斷地為兒孫們伸手向高宗要官職,因為剩下的公主已經快沒人了,所以對她特別的好,宋高宗對之則每求必應。
以至於公主大兒子錢忱的頭銜非常多:
秦延芑諸州團練防禦使、寧武瀘州二軍觀察留後承宣節度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少師、榮國公,累贈太師、漢國豫國公 。
而貪得無厭的公主八十多歲的時候,還跑去找宋高宗,給自己的兒子討封賞。
宋高宗忍無可忍,終於駁了一回,挖苦了公主幾句
“長主壽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澤,是以鍾慶於長主。長主待遇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
但是高宗還是在她八十六歲去世時,親自去祭奠
“上輟朝五日,幸其第臨奠,詔子孫皆進官一等”。
魯國大長公主的母親周貴妃,更是高壽,一生吃齋唸佛,活到九十三歲。
長壽有時候是一種基因,當時的仁宗多在周貴妃身上多花點時間,也不至於搞得自己沒有兒子活到大,他喜歡的那些貴妃全都是些短命鬼,加上他自己身體也不好,子女底子能有多好!
南宋初年,隨宋高宗南渡的大臣李光生了個女兒,朋友寫信祝賀,李光回信道:
“家有五女,賊盜不過其門。”
連觀樂觀豁達的蘇東坡也在寫給朋友章惇的一封信裡說:
“子由有五女,負債如山積。”
蘇轍晚年寫過一首《買宅詩》
“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老了連房子也都沒有,搞得幾個兒子一直抱怨。 房子賣了給女兒準備嫁妝去了!
連宋神宗都抱怨:
“嫁一公主,至費七十萬緡!”
搞得後頭來宋朝男人娶親,跟印度人相似,嫁妝少了,男方家就會虐待。
連官方也三令五申來禁止,十里紅妝就是南宋江浙一帶大戶人家嫁女的顯擺。
-
3 # 5有5
引言:在«清平樂»中,徽柔聰明伶俐,深受仁宗喜愛。在遼提出和親時,宋仁宗不惜一切代價要把她留在身邊;在和張貴妃發生衝突後,仁宗親自安慰;在曹皇后被張貴妃為難時,挺身而出。種種跡象昭示著她的一生順風順水,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她的人生慘淡收場?
因是長女,聰慧、孝順而備受寵愛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樣,宋仁宗也不例外。因繼位後多年無子,福康公主的出生,讓仁宗欣喜不已。便想把全部寵愛都給她:給她起最好的名字,讓她上宮學,因她的出生而破例大賞朝臣。福康公主對仁宗的寵愛沒有恃寵而驕,反而十分孝順。
在仁宗生病時,日日為仁宗憂心。並赤足披髮對月禱告:願意以自身的健康換取仁宗的康復。徽柔的做法,仁宗必是感動不已。在她二十歲的時候,仁宗為福康公主舉行了隆重的冊封禮,晉封福康公主為兗國公主。福康公主的母親也因此晉封賢妃,可算的上是母憑女貴。要知道在福康公主之前,宋朝的公主是沒有冊封禮的。
福康公主和仁宗可以說是父慈女孝的典範,為了給福康公主最好的寵愛,不惜破例舉辦冊封典禮。可見仁宗對福康公主的愛之深。
宋家有女初長成,待字閨中惹人愁在福康公主被冊封以後,宋仁宗意識到女兒已經長大了,不能一直留在身邊。便開始為公主的婚事做安排。
層層篩選後,宋仁宗決定把徽柔許配給李瑋。可能宋仁宗是出於對生母的愧疚,想通過聯姻使自己心安。李瑋是宋仁宗的表弟,就是在宮宴上幫徽柔偷點心吃,不慎摔倒,頭上有個包的李瑋。
福康公主嫌棄李瑋貌醜,加以特殊的婚姻制度,福康公主和李家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不成想福康公主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外貌協會,卻沒有他父親貌醜不至惑君的覺悟。在宋真宗時規定: 公主出嫁後,駙馬要“升行”,公主也隨之成為公婆的同輩人,更不必行舅姑之禮侍奉公婆。這種婚姻制度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徽柔結婚時,仁宗花費了數十萬錢為公主建造府邸。婚後仁宗給福康公主的俸祿:月給千貫,待遇如同皇太子。福康公主覺得李瑋雖然有才但是為人木訥,沒有生活的樂趣, 待李瑋如同下人一般。因公主受寵,加之公婆又管不了。導致了上有所惡,下必趨之。 加上下人的加油添醋,兩人得關係勢同水火。
一次福康公主和內侍樑懷吉借酒澆愁時,李瑋的母親在外偷看,被福康公主發現。福康公主大鬧李府並連夜叫開宮門向仁宗哭訴。
觸犯宮規被諫官彈劾,褫奪封號。夜開宮門違反了當時的規定,司馬光等人上疏彈劾福康公主。仁宗出於愛女之心,對福康公主進行了斥責,遣散了身邊的宮人。福康公主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導致此事對她刺激過大,多次自殺未遂。
司馬光見仁宗大事化小,便一直上疏。認為仁宗好心辦壞事:本來想彌補李家,沒成想公主把李家搞得雞飛狗跳。又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李瑋有責任,公主也有責任。仁宗認為有理,便用重金賞賜李家,把徽柔的封號由兗國公主降為沂國公主。讓她和李瑋和離。
二人復婚,結局唏噓。在仁宗病重時,也許是為福康公主的將來擔憂,也許是對李家的愧疚。仁宗把徽柔升為歧國公主,讓她和李瑋復婚。因李瑋長期外地任職,加上兩人之前的隔閡。徽柔生活的並不快樂。
仁宗病逝後,英宗即位。徽柔被封為越國長公主。宋英宗對於仁宗的女兒並不友好,甚至把仁宗未出嫁的女兒趕出了皇宮。英宗的行為加速了徽柔悲劇的發生。
英宗去世後,神宗繼位,封徽柔為楚國大長公主,廢除了“升行” 制度。使徽柔只能和李瑋捆綁在一起。公元1070年,年僅33歲的徽柔去世。神宗因李瑋對徽柔照顧不周,處罰了李瑋。
福康公主從備受寵愛到鬱鬱而終,是誰也沒有料到的一個結局。私認為仁宗對福康公主的過渡寵愛導致她夜闖宮門,為後期的不幸埋下隱患;因“升行”制度,對婆家驕橫跋扈;又因李家在仁宗心中的地位而和自己不喜歡的人聯姻。種種相加,造成了福康公主的幸與不幸。
-
4 # 雲邊有座山
據史料記載,宋仁宗的兒子雖然不多,但是女兒卻有不少。宋仁宗的女兒存活率很低,健康長大的好像只有四個。他的幾個女兒的具體姓名史書並未記載,不過,《孤城閉》中的趙徽柔在歷史上是有跡可循的,她就是宋仁宗的第一個女兒福康公主,宋仁宗跟苗貴妃的女兒,封號有兗國公主、楚國大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和孝明懿大長帝姬。
宋仁宗健康長大的子嗣不多,十多年裡,宋仁宗只有福康公主這麼一個孩子,所以他也格外偏愛自己的這個女兒。福康公主受到的寵愛讓人羨慕。在眾星捧月的環境中長大的徽柔公主,從小機敏聰慧,對宋仁宗也很孝順。宋仁宗生病的時候,是福康公主衣不解帶服侍在宋仁宗身邊。福康公主越是這樣,宋仁宗就越是寵愛她。
不過寵愛歸寵愛,宋仁宗後來還是給她安排了一門並不幸福的婚姻,宋仁宗把她嫁給了自己母親的侄子,按輩分來講,福康公主的駙馬還是她的表叔。在福康公主九歲的那年,宋仁宗就已經為她跟駙馬李瑋訂下了婚約。
駙馬長得醜陋,性格也跟福康公主不和。福康公主嫁過去之後,夫妻關係十分緊張。後來又因為福康公主跟太監樑懷吉關係親近,最終造成了矛盾的爆發。公主被宋仁宗問責,她的心腹也通通被宋仁宗趕走了。在這期間,公主患上了狂疾,曾幾次想要自殺。她一生都沒有能夠擺脫掉這段不幸的婚姻,公主鬱鬱而終的時候才三十三歲。
-
5 # 吧嗒噠啦
歷史上的福康公主,一生本應平安喜樂,卻因不幸的婚姻導致了悲慘的結局。
因當時的宋朝對於宮門是禁止夜開的,即使是緊急之事也得通過層層申報檢察才能開啟,而福康公主這一鬧,明顯是犯了禁忌,從而遭到了群臣的彈劾。
宋仁宗即使再疼愛福康公主,也抵不住群臣的諫言,於是將陪福康公主從小到大的乳母及樑懷吉等人全部撤去,也算是對福康公主最重的懲罰。
嘉佑七年(1062年),李璋替弟李瑋請求宋仁宗與福康公主和離,而同年,宋仁宗因病重又將福康公主與李瑋復婚,但兩人已為名不其實的夫婦。
嘉佑八年(1063年),宋英宗繼位,福康公主因失去了宋仁宗的庇護,加上宋英宗對宋仁宗子女的不管不顧,福康公主於熙寧三年(1070)年鬱鬱而終,據記載,福康公主於死後才被發現,衣衫襤褸,原本秀麗的臉龐也因自取炭火時被燙傷,頭髮中也生出來蝨子。
原本的天之驕女,卻最終落得一個如此結局,究竟是福康公主的錯還是當時社會政治的錯,讓原本美好的人落得這番境地。
-
6 # 涼宮解歷史
感謝題主的回答
歷史上宋仁宗女兒微柔公主結局如何,歷史上的宋仁宗的女兒基本上都死的很早,福康公主也不例外,
陳國大長公主,封號福康,是宋仁宗長女,
陳國大長公主,帝長女也。寶元二年,封福康。嘉祐二年
福康公主自幼聰慧,孝順父親,仁宗非常寵愛福康公主,然而在婚姻大事上仁宗卻選擇了李瑋,李瑋是他生母章懿太后兄弟的兒子。仁宗念及章懿太后沒有享受過晚年的情況下,於是讓李瑋選擇尚福康公主,然李瑋長相實在醜陋,公主當時就在深夜扣宮門想要找仁宗訴苦,於是李瑋就自動被彈劾,第二天這件事直接驚動了柬官王陶就深夜扣宮門這件事情上對仁宗施壓,御史又論公主和內侍在一起多為不嚴謹也向仁宗施壓,仁宗頂著壓力就將樑懷吉家裡十一人貶除,後來福康公主數年不像仁宗妥協,於是仁宗又將駙馬李瑋給召回來了,
仁宗去世後,英宗(趙曙)登基又將福康公主封為越國大長公主,神宗治平四年又封楚國大長公主,熙寧三年去世,死時三十三歲,隨後皇帝又以駙馬侍奉無狀為由貶至陳州,
福康公主和樑懷吉的愛情固然可悲,但何嘗不是生在帝王家的悲歌以至於連愛情都無法自由選擇,
-
7 # 知識壓縮機
柔福帝姬,是宋徽宗三十四個女兒中的一位。 一般來說,皇帝的女兒被稱為公主。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因蔡京建議,宋朝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稱號,宣佈一律稱“公主”為“帝姬”。這一制度維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復舊制。
柔福小字環環,生母王貴妃。這位王貴妃,是宋徽宗後宮中極為受寵的女子,一連為徽宗生下了三男五女八個孩子。柔福在她的女兒中排行第四。也有人說她是韋賢妃的好姐妹喬貴妃所生。
王貴妃在趙佶的妃嬪群裡,有著特殊的地位。她曾經是趙佶嫡母向太后宮中的侍女領班(押班)。與她同為押班的還有一位鄭氏。早在趙佶做端王的時候,她們就已經與他眉目傳情了。
趙佶與自己的髮妻順國夫人王氏感情不和,因此對鄭王二女頗為傾心。而這兩位聰明的宮女也將自己的終身希望寄託在了這位風流王爺身上。趙佶為人輕佻,但是卻頗有孝心,而且在神宗十四子中相貌、才華俱為上上之選(除了理政的才華)。再加上兩位貼身侍女的一力好評,向太后最終將CROWN交到了趙佶的手裡,把趙佶的哥哥申王趙佖丟到了一邊。而且還將鄭王二氏都送給了新任皇帝。
趙佶對鄭王二女的擁立功勞念念在心,也對她們的才貌雙全十分欣賞,很快就將她們晉位貴妃。當王皇后去世以後,更將其中的鄭氏升做皇后。
可以想見,母親受寵有因,柔福帝姬的帝女生涯,是在眾星拱月中開始的。
不過,對於柔福的生母究竟為誰,傳世的史料中說法不一。
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浪蕩皇帝趙佶的後宮極盛,王姓貴妃就至少有兩人。《宋史》所載的王貴妃生了鄆王楷、莘王植、陳王機、惠淑帝姬、康淑帝姬、順德帝姬、柔福帝姬、衝懿帝姬。
而《宋會要》則把曾為太后侍女的這位王貴妃稱為大王氏,說她生了鄆王、荊王、肅王、徐王、相國公、崇德公主、保淑公主、熙淑公主。
而柔福的母親應為小王氏,生莘王、陳王、惠淑帝姬、康淑帝姬、柔福帝姬、衝懿帝姬。
說法雖不同,有一點卻是共通的:“王貴妃”都是宋宮中的頂級寵妃,無論誰是柔福帝姬的生母,柔福“天之嬌女”的地位都是一定的,足以在徽宗三十一子、三十四女的寵大兒女群中多得寵愛。
生為皇帝的愛女,柔福十六歲以前的人生是嬌貴順利的。
然而柔福的父親趙佶,雖然將尊貴的地位帶給她,卻也將最深重的災難帶給了她。
趙佶的特長是春花秋月、書畫琴詞,對國家大事一竅不通。國家對於他來說,只是個予取予求的庫房。他做皇帝的二十六年,幾乎將趙宋王朝的家底都掏盡了。
政和七年(一一二五)冬,北方的金國興兵南犯。趙佶不思保國安民之策,只想趕緊丟包袱,馬上禪位給太子趙桓,自己躲到龍德宮去做太上皇,所有頭痛的事都丟給年僅二十五歲的兒子去幹。
趙桓是個苦命的皇子。他的母親王皇后,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兒,十五歲時成為趙佶的髮妻。王氏端莊忠厚,好色風流的趙佶對她沒多大興趣。王氏雖然成為皇后,但是在後宮中當家作主的卻是丈夫的寵妃鄭氏王氏。為了進一步打擊她,後宮宦官居然造謠說皇后行為不檢,有虧婦德。雖然最後查無實據,但王氏遭此飛來橫禍,本已抑鬱的心情雪上加霜,一病不起,二十五歲就去世了。
趙桓在皇宮中艱難地長大,對處境十分明白:繼母兒女眾多,父親又朝三暮四,雖然自己名為太子,卻難保不會有象母親那樣遭殃的一天。趙桓一直小心謹慎地生活,不好聲色,服飾用具連普通庶出的弟弟們都比他的要好得多。
然而災難似乎從趙桓降生的那一刻起,就牢牢地糾纏住了他。當他苦熬了二十餘年,終於登上帝位的時候,只不過是父親的一頭替罪羊而已。趙佶已將大宋王朝的根基蛀得空了,趙桓雖有重振家國的心思,但他在成長過程中,不但缺乏未來君王必要的鍛鍊和教育,性情也被壓抑得怯懦了;另一方面,虎視眈眈的金國也沒有給這個青年力挽狂瀾的時間。
趙桓登基僅僅一年半,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冬天,金兵第二次圍攻汴京(今開封)。雖然趙桓每天都親自登上城牆督戰、皇后朱氏還親率妃嬪趕製軍衣,但是仍然沒能抗住金兵。
第二年的三月,徽宗、欽宗,以及兩宮后妃、皇子帝姬、宗室大臣,都被俘往金國。
十六歲的柔福帝姬尚未出嫁,也被驅趕上了北去的路途。
賢福帝姬趙金兒,靖康元年2月28亡於汴京城郊劉家寺,16歲,追封衝懿
而柔福的母親,無論是兩位大小王貴妃中的哪一位,都非常幸運,死在了宋欽宗即位之前的安逸歲月裡。
柔福帝姬被擄北上時才十七歲,為宋徽宗未出閣公主中年紀最大者,金兵因而對她格外重視,打算將這一處女公主進獻給金太宗。據一些野史記載,在北上的途中,柔福帝姬還是難免凌辱的命運,而凌辱她的金將也為擅自動了留給皇帝的女人而被殘酷殺死。
柔福歷盡千辛萬苦,遭受了種種凌辱傷痛之後,終於抵達了金國都城上京(黑龍江寧安縣西南)。到達金國後,柔福帝姬被鄭重其事地獻給金國皇帝金太宗做侍妾。或許柔福帝姬並不是十分美貌,或許是她多次被凌辱後身體羸弱不堪,又或許是她不擅長逢迎,得罪了金太宗,總之,金太宗對她沒產生任何興趣。
這時的柔福,已經無復昔日帝女的奢華與嬌貴,僅僅是以一千錠金折價給金國的活“歲費”。因此她被作為賞物,由金主分給了吳乞買為侍妾。 吳乞買對柔福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很快就將她送進了上京洗衣院做女奴。
這個名為“浣衣院”的地方,其實是一個金人尋歡作樂的官方妓院。除了柔福帝姬外,趙構的髮妻邢秉懿、趙構的生母韋氏也在浣衣院中為奴,充當金人發洩性慾的工具。《呻吟語》記載說:“妃嬪王妃帝姬宗室婦女均露上體,披羊裘。”可見這些往日身份尊貴的女性受到了何等慘烈的侮辱,甚至比起金國的官妓還不如。不過,趙構即位為宋高宗(1127)後,韋氏身份變得特殊,所以很快離開了浣衣院離開了,轉送五國城,與她的丈夫宋徽宗關押在一起。(或曰韋氏這時已經是四旬開外,對金人來說,即使把她留在洗衣院,也沒有什麼意義。 但有現有歷史學家認為是南宋為掩蓋韋氏曾於洗衣院受辱歷史,故刻意將韋氏年齡改大,實際應為三旬開外。具體推斷見下文敘及高宗處。)
柔福在洗衣院裡度日如年、備受凌辱。直到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看中她為止。
然而完顏宗賢也僅僅是把柔福看成洩慾的工具,不過他在厭倦柔福之後,安置她的辦法比吳乞買要好得多——完顏宗賢在金國安置於五國城的漢民中,選了一個叫徐還的男人,將柔福嫁了給他。歷盡苦難的柔福才算結束了人盡可夫的生涯,回到了父兄和諸母親的身邊。
大約在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的時候,柔福終於以死亡,得到了最後的解脫,這一年她大約三十歲。
這應該是真實的柔福留在歷史上的痕跡。象所有國破家亡時的女人一樣悲慘不幸,承擔了男人們無能的後果。
當柔福在北方苦苦掙扎的同時,南宋朝廷裡卻出現了另一位柔福。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十一月,朝散郎、蘄州(湖北蘄春)知州甄採圍剿土匪劉忠時,匪眷中有一名女子,自稱是王貴妃的小女兒柔福帝姬。甄採十分意外,也不敢怠慢,連忙通過韓世清向南宋朝廷報告這個訊息。
得到訊息的高宗趙構顯得很冷淡,好不容易在朝廷官員的再三催促下,趙構才派大太監馮益、宗室女眷吳心兒前去越州(紹興)驗視——在這裡要解釋一下,這時的高宗尚未返回南宋的京城紹興,而是呆在溫州一帶的行宮裡。
大太監馮益是趙構為康王時的內侍,再之前曾經在柔福生母王貴妃的宮中聽差,所以這時就自告奮勇地攬下了這個驗證帝姬真偽的差事。至於吳心兒,她只是從旁協助,以免有些驗身的事情太監不好去做而已。
這位柔福帝姬對馮益詢問的宋宮舊事,基本上都能答個七七八八,而且模樣也與馮、吳二人記憶中的柔福帝姬有幾分相似。
於是,馮益和吳心兒向趙構回報,這位帝姬看來確實是真的,只是有一雙大腳,與帝姬精心纏裹過的纖足大有不同。
當然,他們也回報了“帝姬”對大腳的解釋:“金人驅逐如牛羊,曾赤腳步行萬里路,怎能保持原樣?”
這一句話,不但打消了所有人的最後疑慮,也引起了南宋上至趙構,下至平民百姓的無限愁思。
於是,建炎四年八月戊寅日這一天,趙構派出了聲勢浩大的迎接隊伍,將這位妹妹迎進了行宮,將她封為福國長公主。
兩天後,南逃時與趙構失散的哲宗趙煦孟皇后,也由虔州(江西贛州)返回南宋都城。趙構親自等在行宮門口迎接。一時間,不知底裡的南宋子民們頗有苦中作樂、雙喜臨門之感。
為什麼趙構會對柔福南歸的訊息反應這麼冷淡?當然,他不可能預知這位柔福的真偽。如果一定要揣測的話,很可能是與柔福的經歷有關。對於看重女子貞節的皇室來說,一個飽受摧殘的公主返回,沒有什麼可喜可賀的地方。其次,對於趙構本人來說,他對這個妹妹幾乎沒有任何印象,要說有,那也是對柔福母女在父親那裡優於自己母子的待遇忿忿不平的心思。
柔福之母,無論是哪一位王氏,都是位份極高的受寵貴妃。而趙構的母親韋賢妃,則大不然。
說起來,二三十個皇子,居然沒有一個願意為國家犯險的人材,就趙構這麼個賣國求榮的傢伙,還能在一堆兄弟裡面撥出尖兒來,北宋趙家可真是氣數當盡了。
而韋氏這個“賢妃”的位置,幾乎可以說是拿兒子的性命換來的,母子倆不受寵到了什麼程度,從中可見一斑。
趙構怎麼可能對壓在自己母親頭上的王貴妃、以及王貴妃的兒女有什麼好感和交情呢?而且可以想得到,趙構與趙環環之間,從前的兄妹情份也是很淡薄的,實話說,以宋宮的男女之嚴防,兄妹之間,不過是國家典禮上遠遠望一眼罷了,他不一定知道這個妹子的什麼事情,更恐怕連她的模樣都記得不是太清楚。馮益是他頗為信任的人,既然馮益說是了,趙構也就認了。更何況孟太后也對這位公主沒有提出多少反對的意見——實話說,以孟太后的遭遇,她也壓根就不認識這位“柔福帝姬”。孟氏被聽信讒言的小叔子徽宗趙佶趕出皇宮為女道士的時候,趙環環還沒有生出來呢。
“柔福”還宮不久,趙構便為她選了永州防禦史高世榮為駙馬,下嫁完婚了。從南宋朝廷當時的經濟狀況來看,給予柔福的待遇還是過得去的,嫁妝總計一萬八千緡。在此後的十餘年間,還常有賞賜大量財物。按宋宮的慣例,“柔福”出嫁以後,應該就隨著高世榮一起生活,與趙構單獨見面、談論家事的機會也不會有多少。更何況趙構壓根不想跟金國開戰,更不想迎回徽宗、欽宗來奪自己的皇位和身家性命——在這種心思之下,他會有多願意與一個有可能在自己面前提及父兄情形的妹妹呆在一起?——給她長公主的名份地位和尊貴生活,然後敬而遠之罷啦。
大約是受了“柔福帝姬”還宮傳奇的影響,紹興二年(一一三二),在“柔福”還宮兩年之後,發生了一起“假公主”事件。一個姓易的商人妻子,假冒欽宗胞妹、徽宗王皇后之女榮德帝姬前來認親,弄得南宋朝廷人仰馬翻。
榮德帝姬,小字金奴,最早封永慶公主,又封榮福公主,徽宗聽從蔡京的建議改“公主”為“帝姬”之後,又將她封為榮德帝姬。她是徽宗女兒中較為年長的一個,北宋亡之前就已經嫁給左衛將軍曹晟為妻。後來俘往金國,駙馬早逝,自己飽受凌辱後又再嫁他人。
易氏是一個頗有幾分姿色的商人之妻,南逃的路上,與丈夫失散的她遇到了曾擔任過榮德帝姬侍衛的人,從他們口中知道了不少深宮祕事以及榮德帝姬的形貌舉止,到南方以後,她聽說了柔福帝姬的故事,十分豔慕皇家尊榮,於是就自稱是逃歸的皇女,前往南宋小朝廷投奔,認為可以混得一個輝煌前途。
趙構依葫蘆畫瓢,照樣派人去檢驗真偽,可誰知這位“榮德帝姬”非但相貌有異,而且越說越是牛頭不對馬嘴,終於惹得趙構起了疑心,將她送交大理寺審訊。最後真相大白,二年十二月己丑日,易氏被亂杖打死。
假榮德事件,並不能說明歸國的柔福就有多真實,因為易氏太不聰明,冒充的是一位已經嫁出皇宮的年長公主,她的模樣和事蹟,見過和知道的人太多了,怎能與養在深宮不見人的未嫁柔福相比?何況男性侍衛又能知道多少公主妃嬪的深宮之事?易氏不幸,選了一個太不好冒充的物件。
此同時,趙構孜孜不倦地與金國進行割地賠款的求和行動。
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這項和議終於達成了,金國在收了宋朝廷大片疆域和大筆金銀之後,金熙宗同意承認南宋小朝廷,並且放回趙構的生母韋太后、以及徽宗趙佶、徽宗鄭皇后等人的屍骨。
此時,真正的柔福帝姬趙環環,已經在無望中死於五國城。同樣死於五國城的,還有趙構髮妻邢氏等人。前往金國迎接韋太后和徽宗帝后梓宮的人,也把她們的遺骨帶回了南方。——比起那些被俘後死在北去路上,棄屍荒野的(她們的人數佔被俘人數的一半)、陷身在金國官貴宮庭中為人姬妾、更或者淪落在妓館倡寮中不知所終的帝姬宗女、王妃宮嬪,柔福能夠嫁人而終,最後骨殖還鄉,已是莫大的好運了。
迎回生母,趙構喜出望外,看到父親與嫡母的棺柩,又別是一番滋味。他還在髮妻邢氏棺木前追封她為懿節皇后。
但是最後,他對著那具“柔福帝姬”的棺木卻發了傻,他萬萬沒有想到,一直在自己身邊享受著頂級富貴榮華的,會是一個假公主。
在追封柔福為“和國長公主”的同時,趙構開始追查假柔福的來歷。
原來,這位已經冒名頂替了十二年的“柔福帝姬”,是一個名叫靜善(或法靜)的尼姑(或女巫)。
靜善是汴京(開封)人,生得頗為美貌,汴京攻破後,她被亂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個名叫張喜兒的宮女。這宮女曾在王貴妃宮中侍奉,深知諸多宮闈祕事,一一都說給了靜善聽,尤其還說靜善相貌氣質酷似柔福帝姬。靜善對這個巧合十分動心,不但留心記憶各種祕事,而且模仿張喜兒所說的公主形態,從此就以“柔福帝姬”自稱。
靜善在戰亂中經歷曲折,曾經三次被人拐賣,最後被土匪陳忠虜入盜夥,被迫嫁給了一名小土匪。
甄採與韓世清剿匪之時,抓住了靜善,本要以匪眷的名義將她一殺了之的,靜善遂自稱柔福帝姬,反倒把剿匪的人給嚇住了。
她假冒柔福帝姬的名義已有一段日子,就連陳忠都被她蒙了,當然也就以此假訊招供。
沒有想到的是,最後連馮益都被她騙了過去,不但逃了生路,還真的當上了公主。真是划得來之至。如果不是韋太后和真柔福屍骨還鄉,她甚至可以把這個“公主”幹一輩子。
(亂彈:這位靜善早在入宮之前若干年,就已經冒充起柔福帝姬了,沒準在這個時期,她就已經把這種“自我暗示”浸得深入骨髓,等於把自己催眠了,所以後來才能那麼活靈活現,矇住南宋上下十來年啊。)
案情大白後,轟動一時。
靜善不久便被誅殺。駙馬高世榮莫名其妙地和一個假公主同床共枕十二年,駙馬夢至此破滅,此事成了他一生的笑柄。宋人譏諷說:“向來都尉,恰如彌勒降生時;此去人間,又到如來吃粥處。” 真是晦氣已極。
當初信誓旦旦,指認靜善為真公主的大宦官馮益,因為辦差不力,居然錯認公主,被氣惱的高宗趙構發配昭州監管。——呵呵,王貴妃宮中那麼多的皇子公主,一個小小太監,能記得那麼許多?
馮益想要擺脫被髮配的命運,於是想盡一切方法,最後居然讓自己家族中的人與皇太后的家族聯了姻(是韋太后還是孟太后就查不出來了,推測起來,兩位太后對趙構的影響力雖然都差不多,但是孟氏為人小心謹慎,不太可能樂意捲進這種事情裡去,所以應是韋氏),終於輾轉達到了目的,被赦回了京城。
在“假柔福”案發七年後,馮益老死在自己的家。
另一種說法:
“假柔福”雖然被誅,民間卻流言紛紛,為她抱屈者大有人在。《四朝聞見錄》、《隨國隨筆》等筆記,都記載了這樣一種說法:柔福帝姬實為真公主,顯仁太后在北方多年,有許多不願為中國人知道的隱事,見柔福逃歸,怕她洩露,因而強指為偽,亟命誅殺。高宗因奉母命,也容不得柔福辯解,最終使她死於非命。這一說法雖然流傳甚廣,可惜沒有真憑實據,又死無對證,於是柔福帝姬的真偽,成了真正的千古之謎。
當代也有許多史學家認為,那個所謂的假公主其實就是真正的柔福公主。
-
8 # 夏雪盈盈
嘉佑五年,公主與內侍樑懷吉月下獨酌,楊氏在外偷窺被發現,公主大怒毆楊氏。並連夜扣開宮門向仁宗哭訴。隨開禁門,引臺諫譁然,士大夫紛紛上書。公主身邊侍從全部遣散,公主乳母因發現曾盜竊宅內器物被逐出皇宮,樑懷吉被罰西京打掃宮苑。駙馬也被罰。公主被問責身邊又無人大受刺激,自殺,投井,放火,仁宗心軟將樑懷吉等召回。公主也沒有痊癒,不想回公主府。苗貴妃曾想找駙馬錯誤,毒殺李瑋被仁宗皇后所阻。李瑋之兄李障上書代駙馬和離仁宗同意了。後司馬光上書追念章懿太后加貴其家,母違離析家世流落大小憂愁豈非陛下之本意。忌日陛下思姑獨能無雨露之戚悽愴之心乎!瑋既蒙斥,公主亦不得其罪。斥責公主,以金錢補償駙馬。公主七年降沂國公主,李瑋為建州觀察使,落駙馬都尉。仁宗病重十一月封岐國公主,駙馬復位外放。後又封楚國大長公主,離婚未得。
回覆列表
隨著《清平樂》的熱播,劇中的大宋長公主徽柔,儼然成為了現在最讓人熟知的網紅公主。
在劇中,生在皇家的徽柔,她是幸運的,也是悲劇的。說她幸運,那是因為她生在皇家,卻並未被國家的利益所牽連,曾經遼帝曾求婚於宋朝,點名希望徽柔能嫁於遼王子,以結兩國之好。按理說,歷代的公主皆是悲劇的,她們雖然能享受到常人無法享受的榮華富貴,但卻也要承受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苦難,她需要為了國家的利益,去被迫嫁與她所不喜歡的人。
但是,徽柔卻是幸運的,仁宗對她是真的溺愛,他不想徽柔受到傷害,他希望她能幸福,所以為了讓徽柔不嫁於敵國,去受那北方貧瘠之苦,他寧願每年多給遼國數十萬的歲幣,也要讓遼國放棄迎娶徽柔的念頭。
可以說,小時候的徽柔是極其幸福的,是無憂無慮的,仁宗愛她,曹皇后愛她,她的母親苗妃愛她,她的藍顏知己懷吉更是溺愛於她,總之皇宮中,除了張貴妃那幫人,就沒有人不疼她的,就沒有不愛她。
但是,徽柔畢竟是一位女子,雖然貴為一國之長公主,可始終還是要嫁人的,這點皇女亦是不能避免,仁宗雖溺愛於徽柔,可她始終是要婚配的。而仁宗雖然曾經無數次的說過要給徽柔婚配一個她喜歡,他也能給她一生幸福的男子,可是仁宗畢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對於徽柔的婚事,仁宗就存在著私心,當時他為了彌補自己對於生母李宸妃的虧欠,他就將徽柔許配給了自己母親的侄子,相貌醜陋的李瑋。
就這樣,在仁宗私心作祟下,徽柔嫁給了一個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李瑋。對於李家這個依靠仁宗扶持才躋身於貴族的暴發戶家庭,徽柔可謂是十分厭惡,而且李瑋又是一個相貌極其醜陋的人,這就更讓徽柔無法忍受。此時,無論李瑋如何討好她,徽柔對其都沒有任何的好感。與此同時,曾經陪伴她長大的,那個面容俊秀,溫文爾雅的懷吉,卻開始受到了徽柔的注意,在“舉目無親”,自己的父親、嫡母都不支援和離的情況下,徽宗是將懷吉當做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是越發的依賴他。
可是,徽柔始終是有婦之夫,而懷吉更是一位宦官,她和他兩人本來就不可能,就是一段讓世人不會接受的愛情,更何況,徽柔還是大宋長公主,這段孽緣更是讓世人無法認可。最終,這段孽緣被群臣所發現,此時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百官,他們自然是極力反對的。為了讓仁宗終止這段孽緣,百官是紛紛上諫仁宗,彈劾於徽柔。此後,仁宗頂不住百官的壓力,他只能是強行分開徽柔與懷吉。
而仁宗這般無情的作法,最終是讓徽柔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在與懷吉分開後,失去了最後一個精神支柱的徽柔,她的精神在孤獨的煎熬中徹底失常,陷入了瘋癲的狀態,直至終老。
那麼在正史中,徽柔的結局是否也是如此悲劇呢?
答案當然是。正史中的徽柔的結局,其悲慘程度,較之電視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正史中的徽柔,封號福康公主,是仁宗的長公主,生母即苗貴妃。當時,因徽柔是仁宗皇帝登基十餘年間,唯一存活的子女,同時,因她自幼機敏聰慧,極盡孝道,當年仁宗皇帝重病時,年幼的她,是盡心盡力的衣不解帶的服侍在仁宗的身邊,並且為了讓仁宗能夠快點好起來,她還曾赤足散發向天禱告,願以身代父受罪,因此之後的仁宗更是十分珍愛於她。
如此她所受到的寵愛,是無人能及的。她到底有多受仁宗的寵愛呢?首先,她是宋朝第一個有冊封禮的公主,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為二十歲的福康公主舉行了隆重的冊封禮,晉封福康公主為兗國公主。其次,當年福康公主出嫁後,月給千貫,其待遇如同皇太子。
當然,與《清平樂》中所演繹的那般,徽柔雖受仁宗的寵愛,但仁宗卻是因私心,為了彌補對於母家的虧欠,他將徽柔許配給了自己母家的表弟李瑋,也就是她的表叔。而在正史中,徽柔也是一個顏控,她見李瑋貌陋性樸,所以是十分不喜他,十分厭惡於他。
如同電視劇那般,在徽柔感情空虛之時,內侍樑懷吉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託。如上文所說,大宋公主與宦官的這等感情,是世人所不能接受的,更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北宋儒臣們所不能接受的,為此當群臣發現了這段孽緣,他們自然是極力反對。此時,仁宗無奈只能是下令將公主身邊的陪嫁的宦官宮女全部遣散,同時將樑懷吉發配到西京洛陽打掃宮苑。
這時,本就飽受精神摧殘的福康公主,她眼見自己身邊的人一個一個被仁宗趕跑,其是大受打擊,最終成了一個瘋癲的公主。此時,福康公主是多次自殺未遂,或是上吊,或是投井,或是自焚,可謂是徹底的陷入癲狂的狀態。隨後,仁宗心軟不忍,便將樑懷吉召回,讓其繼續陪伴著徽柔,可是此時徽柔早已癲狂,即使懷吉回來了,她的病狀也未見好轉。同時,因她十分厭惡李家,所以始終待在皇宮中,不願回到李家,並始終想與李瑋和離。
而後,嘉祐七年(1062年),李瑋之兄李璋見徽柔真的與李瑋不和,且仁宗也有意想他們和離,於是他就借勢向仁宗提出:“瑋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賜離絕”,代弟請求和離,仁宗接到這個請求後,也是順勢答應了。但是,仁宗也深知讓徽柔和離,朝中大臣定會激烈反對,所以為了讓群臣閉嘴,他同時下詔將兗國公主降封沂國公。
可是,好景不長,數月後,仁宗自知時日無多,且內心依然心存對母家未曾盡孝之憾,於是再次升徽柔為歧國公主,恢復李瑋的駙馬身份,讓兩人再次復婚。但是,此時李瑋與徽柔雖復婚,可卻是有名無實。
就這樣,徽柔孤獨的度過的最後的八年時間,於熙寧三年(1070年)正月九月,徽柔鬱鬱而終,年僅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