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前進四自然選擇

    英語有時態,單複數變化,這些已經深深融入他們的思維了,特點就是說話做事可能都比較一根筋,過去式就是過去事兒,將來的事兒就一定得用將來時,幾個東西就一定得用複數,不能有一點錯。而中文很靈活,不存在這些變化,過去將來的事,說起來一樣,可以做起來不一樣,所以思維可能也就更靈活些。

    我的個人理解,供參考。

  • 2 # 散木17

    因為兩種語言結構中不同。就像腳踏車和汽車的結構不同一樣。你非要在腳踏車上掛檔,你能找到掛檔的手柄嗎?你非要在汽車上來個猛蹬125。腳蹬子在哪兒呢?

    就像水上的船隻到路上毫無用處一樣。把漢語的結構套在英語上也是百無一用。

    所以,要想學會英語思維,就別老把漢語摻和進入。每天都看,聽,讀英語。不要老是翻譯,要用英語直接想畫面。聽到聲音想畫面,看到文字也想畫面。慢慢地你的英語思維就形成了。

    比如,He put on his coat and went out.

    你只在一開始的時候去想每個詞的意思。一旦知道了那些意思。你就不要去想每個詞的意思了,而是想這句話的畫面,即,他穿衣服的動作和出去的動作,就像在大腦裡看電影一樣。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英語思維。

  • 3 # TonyDeng

    思維方式不一樣。舉個例子,英文提到人,總是把自己放到最後,而中文是“我”在最前面,中文說“我和你”,英文是you and me。再如,英文描述事物,是從近處開始,逐漸向遠,而中文是反過來,先提大,再提小的,所謂華人講“國、家、個人”,而西方先講個人。看東西方的影視文藝作品也能看到差別,西方的喜歡從小看大,透過個人際遇窺視社會,而東方的直接宏觀講社會,個人是社會大背景下的配角。

    正因為思維方式有如此顯著的差別,華人構思英文的語句,往往帶有東方特色,西人一聽就知道,不是地道的英文。何況有些成語涉及典故和文化概念,是華人不熟悉的,本來有現成的句子短語可用,也說不出來。

    學英文,光學語法是沒用的,思維要跟上,必須連同人家的文化、歷史也學了,你不變成對方的人,說的就是中國英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個1500左右的手機,目前看中了榮耀20i和小米redminote7pro,有沒有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