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文藻巧翁

    篆書的涵義及其流變一,大篆、小篆的涵義

    篆書是一種古文字,“篆”是什麼意思呢?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篆,引書也。”清代段玉裁說:“引書者,引筆而著於帛也。”這就是說,“篆”最初就是拿筆寫字,是動詞,後來又把所寫的字型叫作“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統一全國的文字,命丞相李斯把各國的文字改訂劃一,形成的字型叫作“秦篆”,後人又叫“小篆”,把秦統一六國以前的文字叫作“大篆”。因此說,大篆和小篆並非指字形之大小,而是按時代劃分的,秦統一文字之後的叫作“小篆”,秦統一文字之前的篆書統稱“大篆”,它包括甲骨文、金文等。

    二,甲骨文及其分期

    甲骨文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甲骨文的“甲”是指龜甲,“骨”是指獸骨,在龜甲獸骨上面刻寫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十九世紀未,在中國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後岡村和侯家莊等地發現刻有文字的甲骨,這些地方,原來是古代的殷墟,即商王朝盤庚遷殷後的都城舊址。所以出土的甲骨,經劉鐵雲、王懿榮、羅振玉及王國維等人考證,斷為殷代物。盤庚到帝辛的十二位帝王273年間(即公元前1300——前1028年)殷王室占卜、記事的文字。

    甲骨文字大多是用刀刻的;也有在甲骨和噐物上直接用毛筆書寫的文字,其筆畫比較豐滿,風格與刀刻的甲骨文也有所不同。但無論是書寫還是鐫刻,其技巧都十分精妙,不論哪個時期的甲骨文都很精美,刀法熟練自如,字形大小不一,清瘦挺拔,結構錯落多姿,章法參差疏朗,顯露出一種古樸爛漫的意趣。

    甲骨文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藝木風格,大抵可分以下五個時期:

    第一期:盤庚一武丁時期,占卜的貞人主要有賓、嗀等,斷代學稱為“賓組”。這一時期的甲骨文純系自然狀態,字形較大,點畫隨便不拘,氣勢粗獷巨集大。

    第二期:祖庚、祖甲(兄終弟繼,是殷代傳統家法),占卜的貞人有:岀、大、行等,稱為“出組”,此時甲骨文字日趨謹飭,字形方整較小,筆畫較細,而且左右上下對稱的筆畫較多,對稱性明顯,整篇排列也較齊,表示開始注意裝飾、美化了。但正因為此,卻失去了第一期的質樸的美和姐獷的氣勢。

    第三期:廩辛、康丁時期,這一時期年代較短,書法風格日趨頹靡、欹側、草率,常有訛奪、顛倒、重衍之誤。

    第四期:武乙、文丁時期,卜辭簡古,字粗獷、疏歷。文丁時期則更是推陳出新的時代,甲骨書體奇變多姿,多用方筆,有勁峭、縱逸之勢。

    第五期:帝乙、帝辛時期,重新復古,卜辭復古,卜辭文字嚴正雋美。

    由此可見,甲骨文字在這五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就已經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中的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即一種是嚴謹、優美、溫潤;另一種是縱逸、粗獷、勁峭。

    三,金文

    使用甲骨文的殷商社會,已經進入了奴隸制的青銅時代,奴隸主貴族為了享樂和顯示權威,役使奴隸鑄造了不少禮器和樂器,禮器鼎為最常見,樂器以鍾為最多,並且在其上鑄有文字,這些文字被稱作“鐘鼎文”。前人往往把古文和大篆稱為“古籀”,而古籀往往稱為鐘鼎文。其實,在周代不僅在鐘鼎上鑄有文字,還在磬、鐸、彝、尊、壺、鑑以及各種兵器、泉幣、農工具上,也特有文字,因此,近人也常以“金文”來代替周代所有銅噐上的文字。“金文”即吉金文字的簡稱。

    周代諸侯割據八百年之久,各國自成風氣,文字異形,風格也不盡相同,流傳至今的兩週金文資料,十分豐富,就其風格來說,分為三派,即齊派、魯派和楚派。齊派由於靠近殷代故地,因此書風與甲骨文相近,即筆畫較瘦直,結構嚴整,其代表作如“陳曼簠”及“陳純釜”之類;魯派秉承周代禮儀法度,結體平正,筆畫茂宻繁曲,筆法圓勻,藏鋒起筆,中鋒行筆,其整篇章法縱有行,橫有列,為漢代隸書的佈局開了先河,與“大司徒匜”之類接近。楚長則不同,楚地民風強悍,因此,書風也渾厚雄放,其代表作為散氏盤。雖然有齊、魯、楚三派,風格競相爭妍,但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平正、穩定、佈置錯落、藏鋒逆入、中鋒運筆等等,這些特點,已形成了中國書法藝木中的筆法、章法等的初步格局。

    四,石鼓文

    東周以後,歷經春秋戰國,除金文外,刻石文字也出現了,現存的刻石文字,著名的有所謂“石鼓文”。唐朝初年,在陝西省鳳翔縣發現了十個鼓形的大石頭(現藏於北京故官博物院內),每一石鼓的周圍刻有一首四言詩,詩中記述了秦王遊獵的情況,因而也稱石鼓文為“獵碣文字”。又因為鳳翔縣在秦代叫“雍邑”,因此,有的文字學家又將“石鼓文”稱作“雍邑刻石文字”。據考證:石鼓文是春秋末到戰國初秦國的實物。從石鼓文的書體看,與“秦公簋”相接近,即與魯派的風格相近。石鼓文字型筆畫朴茂、線條渾厚凝重,字形略帶方,為大篆向小篆過渡的文字。其結構較散,秀逸之氣內含。由於當時已經使用鐵器,因此,石鼓文的筆畫更加圓勁挺抜。石鼓文究竟出於誰人之手,現已無法查證了。但其書法藝術歷來備受讚賞。唐初歐陽詢、虞世南及褚遂良等都極力推崇它,韓愈在《石鼓歌》中稱讚道:“鸞翔風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張懷瓘在其《書斷》中說:“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所謂“殊今異古”,即它是從古籀到小篆的過渡階段,從古籀的大小不一、錯落多姿而變為較為平正、易識、略帶方形,但又與後來的小篆結體停勻、有較長的垂腳不同的一種文字。在石鼓文中,文字的圖畫因素基本消失了,它使漢字朝抽象化、方塊化邁出了最後一步。

    五,秦小篆及秦詔辭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統全國的文字,要求“書同文”即凡了與秦國文字相同的一律廢除。乃命丞相李斯等人對古籀文字進行改革釐定,把古籀文字刪改、簡化,創造岀一種形體略長、大小一律、整齊停勻、既美觀易識又有規律可循的一種新篆書,叫做“秦篆”,後人又稱之為“小篆”。現在所能見到的標準小篆主要見之於秦刻石。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多次巡視全國,常於途中立石刻辭,內容主要是申明法令,廢除分封制,歌頌郡縣制,充分利用法律權威來保護新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和各項改革措施。現存最著名的秦《泰山刻石》,是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巡視東魯登泰山時所刻,秦二世元年又加刻辭,現存於泰腳下岱廟閃,由於歷史的變遷,現在刻石僅存九個字。《泰山刻石》的篆體字形略長,大小基本相同,用筆勁秀圓健,結構瑾嚴。

    其次還有秦始皇於同年巡視山東諸城縣東南琅琊臺時所刻的《琅琊臺刻石》,舊拓本僅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辭,篆書十三行,行八個字,現存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泰山刻石》和《琅琊臺刻石》世傳為李斯手書,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

    此外,還有《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早已毀滅,宋人有復刻本,其書法與《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相比較,線條纖弱、刻板,接近唐人李陽冰等人的“王箸篆”,後人稱之為“鐵線篆”,其藝術價值比之《泰山刻石》和《琅琊臺刻石》要差得多。

    秦詔辭是皇帝頒佈詔書。內容是統一法律、度量衡以及歌頌皇帝功德的一些辭文,秦詔有兩種:一種是秦始皇廿六年詔;另一種是秦二世元年詔。由於這兩種詔書時間先後不間,因此,有一種詔版只到始皇詔而無二世詔的;也有種詔版是始皇詔和二世詔都刻的,叫兩詔版。始皇詔版和二世詔版都稱作秦詔版。

    秦詔辭論其書體也是秦篆,但寫得較隨便,其書勢散縱、峻拔朴茂、奇趣多姿。特別是“始皇詔”中從“狀綰”兩字以下其書勢更加放縱,隨筆畫之繁簡而字形大小不拘,具有極高的書法藝木價值。據考並非李期所書,可能為下層胥吏所書。

    秦詔辭除了刻於銅板上,也有刻於權量上,即稱砣、方升、橢升之類的器物上,其內容與詔版相同,也是四十個字、六十個字。

    中國石刻文字,起源很早,至漢代大盛。西漢刻石的篆書,較之秦代小篆,在結體等方面都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革。秦篆結體長方,大小一律,轉折多用圓筆;而漢代篆書變長為方,化圓為直,隨著字畫的繁簡而字形大小不拘,有扁有方,特別適宜於摹印。

    六,漢代石刻篆書的特點

    西漢石刻的篆書資料傳世者不多,目前所能見到的僅十,並大都是小品,其中篆書石刻有以下幾種:

    (一)《群臣上壽刻石》,刻於漢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文曰:“趙廿二年一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一行十五字,書法的特點是結體略見方整,接近隸體、頗體現由篆變隸的趨向。

    (二)《魯北陛石題字》,刻於漢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1942年在山東曲阜城北魯靈光殿舊址出土,原石現存北京大學。文曰:“魯六年九刀二所造北陛”四行九字,其中“月”字頗多隸意,是當時一種新書體。

    ‘三)《霍去病墓石刻》,於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立。1957年在陝西省興平縣霍去病墓前發現,共二石:一石隸書:“平原樂陵宿伯牙、霍巨孟”。另一石篆書二行:“左司空”三字。以上漢代刻石的共同特點是:書體由篆變隸,向著漢隸的方向發展;另外,由秦篆長方的、有垂腳變為漢篆扁方的、大小不一的結體,表現了西漢石刻文字結體方整,用筆堅凝,氣韻朴茂的創新風貌。

    (四)新莽《嘉量銘》刻於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九年),漢篆二十行,行四字,其中“國”字扁方,非若秦篆大小一律,此漢篆之新創。

    中國碑刻的產生始於東漢,然而東漢的碑刻大都是隸書或分書,而其碑額多數是篆書的。

    東漢的篆書碑刻主要有:

    (一)《袁安碑》、《袁敞碑》。《袁安碑》立於漢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於1929年重新發班於河南省偃師;《袁敞碑》立於漢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於1922年在河南省偃師出土。《袁安碑》上下皆殘,其碑首被人作神案所毀去,碑的中部有穿孔,共十行,行十五字,共有139字。碑文篆書有漢代風格,與秦篆略異,碑文中有“正、“閏”、“薨”、“葬”四字舛誤,與穴書未合,改篆中有的字不一定與六書嚴格符合的。《袁敞碑》上下均斷缺,存十行,行五至九字不等,也是漢篆,與《袁安碑》如出一人之手。

    (二)《祀三公山碑》,碑立於漢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清乾隆年間被發現,凡十行,每行十四至二十三字不等。此碑篆書接近繆篆,結體依筆畫之繁簡而大小不一,縱逸多姿,別有奇趣,其中如:“常山相”三字較扁,而“西”字則較長。後人對此碑的書法藝術評價極高,開創議篆之新面目,也可入印。

    (三)《嵩山少室、開母廟二石闕銘》。在河南省登封縣東中嶽廟前,為漢代二闕。少室石闕,一般拓本二十二行,每行四字,有額六字;開母廟石闕二十五行,每行十二字,此兩石闕此後漢代篆書,具有雄渾凝重氣息而又不拘瑾,兩石闕似出一人之手。正如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茂密渾勁,莫如少室,可謂稀世之鴻寶,篆書之上儀也。”

    總之,漢代石刻篆書的特點是:脫胎於秦篆,但變圓轉為方整;結體不象秦篆那樣刻版、拘瑾,而有省改或富有裝飾性的特色,實為中國篆書藝術上偉大的變革。

    (四)漢磚、漢互當、漢泥封及漢印等篆書:

    ①漢磚:“……親千秋萬歲安樂未央”磚,篆書,陽文,九個字,起首三個字已不可見。

    ②漢瓦當:“億年無疆”四個字,篆書比較工整,似“鐵線篆”,與漢磚文相類似;還有“長樂未央”瓦,篆書,結體嚴瑾,有瘦硬方折者,也有圓勁飛動者,變化甚多,但多數出於繆篆,大抵筆畫方折、堅硬、氣韻朴茂、瑞莊,為後世治印者所宗師。

    ③封泥,又曰泥封,系將印章按於泥上作為包裹封口或簡牘封檢之用,所謂“緘之以繩,封之以泥,抑之以印”,起保宻作用。漢印——不論官印或私印,一般是白文者居多,蓋在泥上則為朱文,故封泥往往是朱文的。篆書結體也是繆篆,特別是篆書章潔有奇趣,值得取法和參考。

    所謂繆篆,按照漢代許慎的解釋,繆篆是八體之一,所以摹印也。可見繆篆是刻印章用的書體,“繆”字有屈曲勻滿之意。多用於漢代古鋼印、古銅器,如古銅鏡等銘文,其書體都是平直方正,這實際上是當時的一種美術字。

    綜上所述,漢篆的特點是:由圓變方,由繁變簡,由書寫較難、較慢,變為書寫較易、較快,由不易認識為容易認識。因此,漢碑除碑額為篆書外,碑文皆隸書或分書,這是由東漢時代筆墨製作大見進步,書寫工具既精、揮寫自如,於是變平直停勻之形為起伏頓挫之勢,這在書法藝術上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漢代篆書,具有上述的特點,在書體上進行了偉大的、有歷史性的大改革,它上承籀篆,下開隸分,推動書法藝術向前發展了一大步。

    七,清代各篆書流派

    籀篆書自秦漢以後,精妙者絕少,唯有唐朝李陽冰的篆書,特以瘦硬見長,但無秦漢遺韻,古意盡失。南唐徐鉉、元代吾丘衍雖皆有善篆之名,但不能脫離李陽冰之唐篆軌轍,尤以吾丘衍主張燒筆作篆之說,更使後學誤岐途。明代文徵明以楷法入篆,也不足效法,降及清代,小學昌盛,學者多了一籀篆,影響較大的如鄧石如、朱為弼、楊沂孫等書家,能越過唐篆和徐鉉等人,直追秦篆,參以石鼓文、秦漢瓦當印璽之文,格調高古,均能於朴茂中見秀逸之趣。稍後有趙之謙、吳熙載、吳大澂諸書家,兼取鄧石如、楊沂孫,篆刻則學秦漢,旁及浙派諸家,能於鄧、楊、趙三家之外,另闢蹊徑,陶熔三代及秦漢金石文字,對於石鼓文致力尤勤,出以雄強朴茂之筆,為秦漢以下的篆書放出異彩。吳昌碩是近代傑出的金石書畫家。

    吳昌碩以後,有虞山蕭蛻庵(退闇)者,善醫,能作四體方卜,尤於籀、篆金石考據之學,致力甚勤,於六書、音韻及古文詩詞皆有深解,每出創見。他的篆書,初學完白、繼學石鼓文字,曾參合缶翁一路,六十歲以後,嘗評安吉翁書每多霸悍之氣,其所書石鼓文,凡合體字,慣作左低右高,譬之魁星站立之勢,不無造作之弊,故力避缶翁之習氣。

    蕭先生老年,閉戶讀書,每日臨池,嘗按小徐《說文系傳》篆書,逐一研究其結字安排,每個篆書臨習三五遍不等,至滿意為止。其篤嗜金石,深研篆書,好學之志,至老不衰,實屬難能可貴者也。蕭先生嘗言,學習篆書,應以秦篆為正宗,只能向上學,秦漢以下,無足取焉。蓋自唐李以下諸家,如吳讓之、趙偽叔輩每多纖巧,以楷筆作篆,妄加盤曲,古意盡失矣,自鄧完白始去軟弱纖媚之習,直追秦漢,超邁前人,惜乎完白學猶未足,故其篆書尚難兔舛訛之病也。

    今觀蕭先生之篆書,筆致渾厚,結構平實,無纖巧之習,蓋其上承秦漢,旁及諸家,有所取捨,所謂存其精華,去其糟粕,此真善於學習者也。先生於篆書之學獲得如此成就,不愧為一代大家。

    ·

  • 2 # 國學明志

    篆書是中國五種字型中出現和發展得最早的一種,在很大程度上,人們習慣於將小篆和小篆以前的古文字統稱為篆書,以致於成為中國古文字階段的一個籠而統之的書體名稱。考察上古書法史本身就很複雜,要在複雜的歷史環境中梳理清籠統的篆書概念和其所指,其難度可想而知,從篆書書體的立場上講,嚴格意義上的篆書最多隻能指大篆、小篆。在考古學繁榮的今天,隨著地下文物的不斷挖掘,大量的文字例證和實物的湧現,人們的意識裡有一個普遍的認知,就是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簡牘、帛書、兵符、盟書、書契、刻符全都歸入篆書的範疇。當然,就書法史學的立場來講,這無疑將書法的出現向前推進了一段,然而從篆書書體本身來考察,這樣的認識卻極不利於我們對篆書名稱及其發生作嚴格意義上的闡釋。基於此,我們有必要從篆書書體的本意出發,對其進行考察。

    給既定書體進行命名始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又曰:“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佑書,即秦隸書。五曰謬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據此,可以看出,許慎所指的篆書,當是小篆。那麼為什麼要將此種書體命名為篆書呢?它到底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又有哪些所指呢?我們不妨繼續繼續看許慎給我們的答覆。

    許慎《說文解字·竹部》:“”篆,引書也。”段玉裁注:“引書者,引筆而著於竹帛也。因之李斯所作曰篆書,而謂史籀所作曰大籀,既又謂篆書曰小篆。”王筠句讀:“運筆謂之引。”《|部》曰:“引而上行”,“引而不行”是也。按照段氏所釋,應為因篆而書。將筆畫拉長寫在竹簡或帛書上的字型。這與後來啟功先生說的引為“劃線”、“劃道”頗有淵源。

    關於“篆”字,古代文獻中還有一種解釋,所謂轂約,即古代車輪轂上的紋飾。《周禮·春官·巾車》:“服車……孤乘夏篆。”鄭玄注“故書‘夏篆’作‘夏緣’。”鄭司農雲:“夏,赤也;緣,綠色。或曰:夏篆,篆讀為圭瑑之瑑,夏篆,轂有約也。”玄謂:“夏篆,五采畫轂約也。”孫詒讓正義:“錢坫雲:‘《說文·玉部》曰:‘緣,圭壁上起兆瑑也,今約轂有兆瑑,故讀如瑑。緣、瑑、篆通。’……《說文·車部》雲:‘□,車約□也。《周禮》曰:孤乘夏□。’阮元雲:‘□與篆聲相近,蓋賈、許所讀本如是,訓為車約,與兩鄭義合。’黃以周雲:‘《說文》之□,乃篆之異文,篆,□音義相同’。”又《考工記·輪人》:“容轂必直,陳篆必正。”鄭玄注:“篆,轂約也”。

    《詞源》一書中對“篆”注的解釋也比較詳細。如:

    《周禮·考工記·鳧氏》釋為“種帶謂之篆”其大意可以是指鐘的四周的裝飾圖案,稱為“篆”。

    《周禮·宗伯》中有:“孤卿夏篆”。鄭玄注云:“五采畫轂約也。”

    這兩種釋文相近,均指出了“篆”的功能,即作為裝飾美化的圖案。

    《詞源》中對“篆”的註釋為:

    “篆”與“瑑”,“椽”,“緣”等為同組同緣,它們在音、義、形上均較為相近。

    “□”:本是指在精美的玉器上雕飾的凸紋。

    “椽”:指椽子,指木製結構房屋頂上放在檁上支架著屋頂的圖形或方形木條。

    “緣”邊緣,是指衣服四周邊上的裝飾。

    這些同組同源的以“篆”聲符的字,在其本意的基礎上均可引申為精美,圓,長等意。從這些字的引申意看古人對“篆”的界定,無疑是對線條圓轉流暢,結體秀美狹長,頗具裝飾美感的小篆的最佳指稱。

    這是從古文字學的立場上作的分析,如果從當時書法的發展上來分析,則更有利於我們把握篆書的內涵。

    二、從西周早期“篆引”意識的產生看篆書的產生和含義。

    “篆引”就像“隸變”一樣,是文字發展中的特殊現象,文字的發展引有這些特殊現象而變得豐富有趣,耐人尋味。篆引的形成可以上溯到商末周初的金文書法中,在這一時期的金文書法中“篆引”的產生和發展作出了系統而深刻地闡釋的是當代書家從文俊先生,尤其是在《中國書法史·先秦》部分中的闡釋,非常精到。

    前面我們已列舉了許多學者和文字學家對“篆”字的註釋,此處我們還要做一些徵引,裘錫圭先生在對“篆”字的釋義中,疑其當讀為“瑑”字,本於《漢書·董仲舒傳》顏注:“雕刻之文”之義,認為隸書不能用作正式場合,難登大雅之堂,而篆文可以銘刻金石,故以 “瑑”字命名。《考工記·玉人》雲:“瑑圭璋八寸,”鄭注:“緣,文飾也。”如前所述,是謂“瑑,篆”義同,此處瑑為本字,篆為假借,因為秦以前並無此字,上引文獻均為漢代傳抄時漢作。在叢文俊先生看來,以“篆引”作專有名詞用以解釋“古文字象形符號系統之內各種書體的式樣特徵,風格美感,彼此間的聯絡及發展變化等”是非常有價值的並對此展開了精彩的闡述。因本文不是專釋“篆引”的,又此處有叢文俊先生巨集論,於此既不敢多言,似也沒有多言之必要,故簡略徵用叢文俊先生的有些論證和闡釋以為我用。

    據叢文俊先生研究,“篆引”的發展可以分為孕育(即叢文俊先生所講的“前期形態”),發展和成熟三個階段。篆書在這種變化下使得其自身的特點逐漸彰顯並確定。篆書的初步形成即篆引的孕育階段應在商末周初的金文書法中,這種變化是微妙的。我們知道,商和周兩代在文化背景是有著不同偏重的,兩者比較,後者更注意禮儀秩序的建立,故而在周代商後,社會體制、經濟和文化都不可能完全依託於商代所有,儘管,在我們看來對於書法藝術的主題意識在此時還不曾被激起,但其對於商代遺蹟中的文字形態的選擇是完全可以主動取捨。在眾多的商代書法(文字)形態中,周人選擇了《叔德簋》一路書風特點的形態,並對其進行了一定的修飾中,形成了一種書寫規範文字的成熟書法,從西周早期開始,逐漸明晰並走向規範,這應該看似是禮樂秩序在書法(文字)文化上的規定。從所存金文來看,“篆引”正在這種文化的規定中得到推廣和發揚,“篆引”的發展又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發現期,可以從《剛劫卣》到《叔德簋》再到《大保簋》三件作品的形態分析上明顯感到“篆引”在其間衍化;第二個時期為推衍期:書法線條日趨精勁,粗細大體勻一,結體也工整端莊,線條圓曲,不留鋒芒。如《召卣》蓋銘等作品。西周中期的作品則體現著“篆引”的成熟,這種成熟“具有雙重涵義:一是經過推衍、提純,使式樣基本定型;二是在較大的區域之內,形成統一的規範和風尚”,這種成熟期應該到西周中期以後,“篆引”作為一種書寫表現的方法逐漸成為“主流風尚”,精品也隨之不斷的出現,而且從筆法到線條到結構都變得更加豐富了,如《牆盤》、《錄伯□簋》等均為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

    我們認為到此時為止,由於“篆引”的廣泛採用,篆書的特點也就明晰了,此時產生的大篆也已經能夠充分解釋“篆”之本意了。只是相對於小篆要樸拙一些。這是我們從書法這種風格發展上作的考察,準確的講,是對篆書特點形成的分析,亦即是說篆書實際產生的大致的大致時間只不過此時的文獻中並未將此命名為“篆書”,不以“篆”意名之實具“篆”字之本也。

    篆書的概念,似始於寢代,為漢人文獻中所著錄,在上古時期書體概念是沒有的,文字和上古書法的分類都依於字型立場。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自爾秦書的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在這裡第一次性的提出大篆、小篆的概念,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其間小篆的意義則應該是本於字型本意的,另外,對於“篆書”的有關記載和闡釋亦有幾種看法。

    第一是“小篆”的創造者,很多文獻中謂李斯等幾人創造,其實是有悖史實的。小篆是依秦國文字發展而來,從成熟期的金文、籀文中演變而來,是“篆引”裝飾的極致,並非是幾個人可以創造的,只能說在刪定、規整、變革小篆的過程中貢獻特出,這並不就意味著他們具有原創意識。

    第二、即程邈所作當稱為古隸,即我們在書法史上講的草篆,如雲夢睡虎地竹簡中的一部分。

    第三、許慎的“秦書八體”中,大篆、小篆、蟲書、隸書應屬字型和書體的範疇,而刻符、摹印、署書、殳書既是指不指字型也不是指書體,應當是字型或書體的應用和變體,相當於今天的美術字的意義。(幼圓體、細墨體、琥珀體等)

    關於大篆的論述,古代文獻中也較為普遍。如:

    班固《漢書·藝文志》中有“史籀十五篇”的著述,並自注其後雲:“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東漢光武帝年號)是亡六篇矣。秦時稱“史籀”為“大篆”,漢時稱為“史籀”,並說:“《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

    許慎《說文解字·敘》雲:“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初始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作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衛恆《四體書勢》說:“昔周宣王時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與古同,或與古異,世謂之籀書也。及平王東遷,諸侯立政,家殊國異,而文字乖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承相李斯乃損益之,奏罷不合秦文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政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

    這些文獻的看法基本上相同,從現在看來,文獻中記載的《史籀篇》早已亡佚失傳,現在能看到的只有許慎《說文解字》中繫於篆書之下,又註明是籀文的220餘字。

    李嗣真雲:“史籀煙滅,陳倉藉甚”。

    張懷瓘《書斷》雲:“籀文者周太史籀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後人以名稱書,謂之籀文。……其跡有《石鼓文》存焉,蓋敘(周)宣王文獵之作,今在陳倉縣。”

    竇臮《述書賦》:“篆則周史籀”。

    竇蒙太歷十年亦注云:“史籀,周宣王時史官,著大篆,教學童。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獵竭》十枚,並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見打本。”

    以上之看法,亦有相同者,均認為周宣王史籀作《史籀篇》,並指《石鼓文》為籀文,又籀文,即大篆也。

    商代文字:主要是指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少量金文。

    西周春秋文字:主要指金文和盟書。

    六國文字:主要煮金文、璽印、貨幣、古陶文、簡牘、帛書文字。

    秦系文字:主要指先秦《石鼓文》,秦刻石、記版、權量、簡牘、帛書、磚銘、瓦當、印章等。

  • 3 # 金星753

    我喜歡寫篆書,我覺得篆書特別是小篆很奇妙。橫、豎、弧,只有三根線條,卻能書寫幾仟個漢字,簡直不可思議。三根線條,粗細相當,富有彈性,字型對稱,上緊下鬆,有養眼的美感,樂趣無窮。

  • 4 # 午火999

    篆書分大篆和小篆,以秦統一文字為分界點,之前統稱大篆,之後為小篆。流傳下來為世人所書的,以小篆為主,筆法要求以中鋒運筆,結構要求上緊下鬆、勻稱均衡,線條質量要達到橫平豎直、圓弧挺韌。

    代表人物以秦李斯為最,玉箸篆嶧山碑是人們臨習的首選,二號人物為唐代筆虎李陽冰,創立了以謙卦碑為代表的鐵線篆,後世再無領軍人物。清代篆書雖然有了新的發展,但已經失去了篆書本身所具有的張力,僅剩下篆書高貴俊雅的外形。

  • 5 # 韋墨Ink

    “篆書是漢字字型之一,也是大篆以及小篆的統稱,筆畫以勻圓的線為主,結構比較的整齊,它是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文字,距今已經有3千年的歷史,大篆是指甲骨文、鐘鼎文、金文、籀文以及石鼓文,具有古代象形文字明顯的特點。”

  • 6 # 夢枕留香

    篆,竹字頭,從竹,與書簡有關。篆書最開始就是隻一種用於記錄在金石竹木上面的文字。

    篆,引書也。謂引筆而箸之於竹帛。——《說文》。故史籀所作為大篆,李斯所作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為繆篆。

    先有了篆這個動作,因為這種動作,而存在了一種書寫方式,因為這種方式而存在了一種字型。因此這種字型被叫做篆書。因為這種字型比較原始,也存在很多分支,而且也有很多變遷,因此,先秦的篆書,叫做大篆,李斯書同文後,稱小篆。小篆更加規整,圓潤,統一,因此也得到了廣泛使用。

    同時也因為小篆是秦漢時期官方文字,所以現存很多石刻,印章,都是這種字型。字型得到了傳承,印章也從官印向私印擴散,衍生了篆刻。近代文人

    多為了追求印章古風,質樸,章法,多臨摹秦漢古印石刻。因此,雖然楷書盛行,篆書也從未衰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邊是朋友,一邊是親戚,該去誰的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