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AA小康107

    颱風是形成在熱帶海洋上的強大而深厚的熱帶氣旋。氣流上升,絕熱冷卻產生凝結,凝結釋放的潛熱使空氣增暖。風的垂直切變小,使潛熱不向外擴散,保持颱風的暖心結構。暖心的反饋作用,使颱風中心氣壓繼續降紙,空氣渦旋愈旋轉愈強,最後發展為颱風。 登陸後,颱風的能量逐漸耗盡,風力就減弱了,到慢慢消失。

    颱風的成因,至今仍無法十分確定,但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佈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溼度大,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迴圈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壓。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而形成風。

    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颱風的能量來源是 海面溫度高,氣壓底,形成一個氣壓差而產生原始動力,主要能量是大量水蒸氣在空中凝結成水滴時釋放出的能量。颱風登陸後,一方面與地面等障礙物進行劇烈摩擦,消耗大量能量,還有就是離開了海洋得不到大量水蒸氣能量的支援。所以登陸後就會漫漫減弱了。颱風的破壞力無外乎就是靠風和雨,強烈的颶風會造成極大的破壞力,颱風還會帶來大量的降水,特大暴雨產生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等電視上都經常會報道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同事追的感覺是怎麼樣?